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2024-04-01 09:14靳文娟石水莲边振兴钱凤魁
生态经济 2024年3期
关键词:葫芦岛市葫芦岛分值

靳文娟 ,石水莲,边振兴 ,钱凤魁

(1. 沈阳农业大学 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2.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耕地立体保护与监测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161;3.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1)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当自然资源开采量达到可采储量70%以上时,被定义为资源枯竭城市[1-2]。随着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各类不可再生资源逐渐消耗殆尽,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产业发展不可持续[3-4]。为此,资源枯竭城市需着力推进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有别于城市常态发展,其指原有经济发展模式限制了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5]。为支持和引导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于2007 年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6]。2008 年、2009 年和2012 年分三批确定了69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7]。辽宁省是中国传统的原材料和重型工业大省,长期资源开发建设使全省形成一大批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持续成为全省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截至目前,辽宁省共15 个地区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随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性的出现以及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1930 年,加拿大学者INNIS 等[8]首次研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从资源开发过程的高速发展到资源枯竭后的迅速衰落进行阶段性分析,奠定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研究基础。此后,国外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主要涉及资源城市的经济和政策转型问题[9-11]、社会生活改善[12-13]及生态环境问题[14]等方面,也有专家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转型、以政府为主导的转型和自由放任式转型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15-17]。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生[18-19]、转型发展原则及存在的障碍[5]、转型发展现状[20-21]、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22]及转型绩效评价[23-24]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形成大量丰富且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辽宁省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均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转型发展观念、发展体制机制、产业接替、特色优势塑造、生态环境恢复和民生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目前,对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多,曾贤刚等[3]在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评价中对辽宁省的两个大型煤炭基地抚顺市和阜新市进行评价,分析了其绿色转型速度及存在的问题。张婷婷[25]对辽宁省阜新市、盘锦市、抚顺市、北票市、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葫芦岛南票区和辽阳弓长岭区这7 个最早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地区,从产业结构、就业问题、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定性描述其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冷艳菊等[26]在分析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民生及生态困境后,探析阜新市的转型路径选择及经验。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省,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是新一阶段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2009 年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已进入关键时期,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实施创新发展政策,为新时期辽宁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辽宁资源型城市规模不同,枯竭资源类型各异,转型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特征各有千秋。全面系统地分析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发展动态特征,才能为新时期深入实施《辽宁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 年)(1.0 版)》(辽委办发〔2021〕4 号)及《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目前,研究多以辽宁资源枯竭城市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典型对象探讨其转型发展特征及成效,较少全面分析辽宁所有资源型城市在多年转型发展中的动态变化状况,且多数研究主要以经济和社会指数为基础,缺乏空间信息上的研究。因此,参考现有研究成果,基于熵值法和夜光遥感数据对辽宁省15 个资源枯竭城市(县、区)在2009—2019 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时期的转型发展状况、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目前的发展程度、转型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后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支撑。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38°43′~43°26′N,118°53′~125°46′E),总面积14.86 万平方千米,全省辖14 个地级市(沈阳市和大连市为副省级市)、59 个市辖区、16 个县级市、17 个县和8 个自治县。辽宁省是矿产资源和矿业生产大省,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全省境内现有110 种矿产资源。煤炭、油气、冶金、化工、有色金属等矿种齐全,是全国三个矿种齐全的省份之一。目前,辽宁省共有15 个地区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图1),其中有6 个地级市(阜新市、盘锦市、抚顺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4 个县级市(北票市、调兵山市、凤城市和大石桥市)、2 个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和义县)及3 个市辖区(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葫芦岛南票区和辽阳弓长岭区)。

图1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位置示意图

1.2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1]中资源枯竭型城市在2020 年要解决其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多元化,解决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并形成生态宜居城市。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结合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问题以及要实现的目标,充分体现“转型”的概念,遵循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构建经济—民生—环境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 个二级指标和17 个三级指标(表1)。

表1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

1.3 指标标准化

采用极值标准化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适度型指标:

式(1)~(3)中:Xij为i城市j指标的标准值;xij为i城市j指标的原始值;xmax为i城市j指标的原始最大值;xmin为i城市j指标的原始最小值;xa为指标阈值。将标准化后的矩阵记Pij。

1.4 确定指标权重

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确定指标的熵值。

式中:Hj≥0;k>0,k=1/ln(n);pij表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比值。

(2)确定指标的权重。

式中:ωi为各指标权重,0 ≤ωi≤1。

1.5 计算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现状综合分值

计算第i个城市的综合分值如下:

式中:Yi为第i个城市的综合分值。

1.6 基于夜光遥感数据的时空变化验证分析

夜光遥感影像作为一种特殊的遥感影像,与城市发展特征有紧密联系,其记录的灯光辐射亮度值在解释人类活动现象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效力,可从空间尺度上分析城市发展状况[27-28]。赵佳曼[28]的研究表明夜光遥感亮度值与社会经济指标参数有较强的相关性,可用夜光遥感亮度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利用DMSP/OLS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水平的验证分析。分析辽宁省15 个资源枯竭城市的夜光遥感数据在2006—2019 年的空间动态变化情况。

1.7 熵值法与夜光遥感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性分析

多因素组合制图是指通过不同颜色渐变组合表示不同因素在空间上耦合关系的一种可视化方法[29]。本文采用双重因素制图方法对基于熵值法的分析结果和基于夜光遥感的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即采用不同色彩组合来直观反映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在空间上的耦合性差异。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分别设置高、中、低3 个等级,通过两两组合形成低—低、低—中、低—高、中—低、中—中、中—高、高—低、高—中、高—高共9 种不同组合方案。

1.8 数据来源

研究涉及辽宁省各资源枯竭城市(县、区)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人口、经济、生态等数据及DMSP/OLS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空间数据来自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人口、生产、经济、生态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 年和2020 年)、《辽宁统计年鉴》(2010 年和2020 年)、各市(县、区)2010 年、2020 年的统计年鉴及各市(县、区)在2009 年、2019 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空间数据以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为基础在ArcGIS 10.2 软件中计算得出。夜光遥感数据获取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的国家地理数据中心研究开发的v4 版本DMSP/OLS 稳定夜间灯光数据,选用夜光遥感辐射亮度值这一指标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转型发展动态变化分析

对辽宁省15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2009 年和2019 年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指标权重及各地区在两个时间维度的转型发展分值。根据各市(县、区)在10 年间转型发展分值的提升率来评估转型发展动态变化情况。

对于经济转型(图2),15 市(县、区)经过10 年的转型发展,差异较为明显。葫芦岛南票区和北票市的转型成果最好,其经济转型分值在2019 年较2009 年分别提升275%和97.62%。究其原因,葫芦岛南票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在10 年间增加35.41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在10 年间提高222.68%,地方自我发展能力逐渐增强;北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9 年为2009 年的4.25 倍,消费需求的增加会刺激投资,增加产出,从而加速产业的转型发展。此外,两个地区在转型发展后逐渐减少对主导资源的依赖,主导资源产业增加值占比在10 年间分别下降19.91%、38.25%,而高新技术增加值占比在不断提高,说明葫芦岛南票区和北票市在转变主导资源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接替产业方面取得较好进展。葫芦岛市、凤城市和盘锦市的经济转型效果也较好,10 年间的转型分值提升率均大于40%。这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均逐年提高,尤其盘锦市和葫芦岛市,其地区生产总值在10 年间分别提高86.91%和65.76%。凤城市的主导资源产业增加值占比由52.06%下降到18.85%,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则由29.60%上升到50.70%,其逐步摆脱矿产资源的束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取得较好的经济转型效果。调兵山市的经济转型效果最弱,其转型分值在10 年间下降了40.00%,较为明显的是其地区生产总值在10 年间下降了18.33%。主导资源枯竭后,区域产业转型力度不足,未能较好地摆脱矿产资源的束缚。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和抚顺市的经济转型提升率也为负值,随着资源枯竭,区域转型发展成效较弱;尤其抚顺市,其地区生产总值在10 年间增幅较小,而主导资源产业增加值占比无明显下降,转型发展过程中未能较好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发展基础的企业仍占据整个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综上,辽宁省资源枯竭地区在经济转型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导资源枯竭后,产业转型力度不够,第三产业占比较少,经济发展提升能力较低。

图2 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评价结果

对于民生转型(图3),辽阳弓长岭区的转型成果最好,转型分值提升率为107.89%,其余地区经过10 年转型发展后的转型分值提升率均小于30%。辽阳弓长岭区在转型发展中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优先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城市生活最低保障人数占比下降19.2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提高149.32%;2019 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9 年的1.81 倍。葫芦岛市和阜新市的民生转型效果也相对较好,其转型分值提升率分别为28.35%和12.71%。两市的主导资源行业从业人员占比在10 年间分别下降27.22%、37.50%,但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9.30%和15.00%。尽管随着主导资源枯竭,工业企业关停,大量主导资源从业人员被迫下岗,但两市通过开设就业培训基地、设立就业援助月等多种渠道较好地安置了失业人员,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民生转型成效最弱,转型分值提升率为-21.84%。随着主导资源枯竭,主导资源从业人员大量下岗,城镇登记失业率由4.40%上升到5.00%;同时,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比在10 年间上升36.44%。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未能较好安置失业人员,致使民生发展呈现下降趋势。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大石桥市、义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南票区的民生转型分值提升率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均是资源枯竭引起的主导资源行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下岗人员增加,但未得到及时妥善处理,造成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辽宁省资源枯竭地区社会转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

图3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民生转型发展评价结果

对于环境转型(图4),本溪市和鞍山市的转型效果最好,转型分值提升率分别为69.05%和61.29%。环境转型效果主要体现在“三废”排放量得到较好的控制,两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85.25%和67.03%,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58.12%和65.18%。本溪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36.72%上升到44.00%,鞍山市则由17.94%上升到36.00%。抚顺市、葫芦岛市、北票市、义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南票区的环境转型分值提升率在10%~30%。据其各项环境指标的动态变化可知,抚顺市和葫芦岛市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向好发展。然而,两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10 年间分别下降8.68%、11.47%,城市绿地覆盖率也分别下降3.01%和0.37%,可能由于区域采矿废弃地和历史遗留矿山未能得到较好的生态恢复治理。北票市、义县、宽甸满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南票区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环境转型总体提升速度较慢,由此说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盘锦市、阜新市、大石桥市、调兵山市、凤城市、辽阳弓长岭区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环境转型发展效果相对较差,其转型分值提升率均为负值。盘锦市的环境转型分值降幅最大(-19.38%),虽然其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55.74%和45.28%,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却增加61.79%,且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由94.24%下降到83.00%,造成环境转型效果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污染具有累积效应[30],生态恢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短期难见明显成效,但生态环境恢复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图4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转型发展评价结果

对于转型综合效果(图5),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转型综合效果较好,转型综合分值提升率均大于20%,其中,葫芦岛市最高(33.08%)。葫芦岛市虽在经济、民生和环境单项转型效果中没有位居第一,但其各项转型效果均在10 年间稳步提升,转型分值提升率表现为经济转型(46.93%)>民生转型(28.35%)>环境转型(13.98%)。葫芦岛市在转型中以发展经济为主,金属矿产资源枯竭后,其借助沿海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泳装产业,建设运营基地,吸纳创新园区等新兴产业,成为国内泳装标准制定者和发展风向标。此外,葫芦岛市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立中科院葫芦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新增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增加值占比由3.35%提升到11.78%,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发展经济的同时,葫芦岛市也注重民生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市民生支出约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区域不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及棚户区改造,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重保障。此外,葫芦岛市不断推进固废垃圾发电项目,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同时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其转型综合效果在15 个资源枯竭市(县、区)中最好。葫芦岛南票区作为葫芦岛市辖区,葫芦岛市在推动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制定了南票区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支持南票区转型发展财政政策,谋划南票转身向海新途径;同时,葫芦岛市兜底保障南票区民生支出,使得南票区在10 年间转型发展综合分值提升率达25%。北票市的转型综合提升率为23.53%,各项转型均在10 年间稳步提升,总体表现为经济转型(97.62%)>民生转型(10.34%)>环境转型(8.80%),同样以经济转型为主。抚顺市、调兵山市、大石桥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转型综合效果较差,综合分值提升率均为负值,在10 年间未能较好地摆脱区域资源枯竭带来的困境。虽然这些地区在经济、民生和环境某一单项转型中的效果较好,但其均存在发展短板,致使转型综合效果较弱。抚顺市和义县相似,其环境转型发展相对较好,转型分值提升率接近20%,但在经济转型和民生转型中存在短板,从而制约了整体发展效果。调兵山市的经济转型效果较差,制约区域的整体转型发展效果。大石桥市的经济转型略有成效,但其民生和环境转型效果均为负值,制约了整体转型效果。

图5 辽宁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2.2 基于夜光遥感的时空变化分析

由于获取的2006—2013 年和2014—2019 年的夜光遥感数据源不同,不能同时分析比较。因此,首先分析15 个地区的夜光亮度值在2006—2013 年的动态变化情况(图6、图7)。各区的灯光亮度值在2006—2013 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图7)。鞍山市的亮度值始终居首位,其次为抚顺市、阜新市、盘锦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这6 个地级市的灯光亮度值明显高于其他县级市和县(区),与城市基础规模有关。对比分析各地区的灯光亮度值增长率(图8),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增长率均大于60%,表明其人口聚集度有所提高且活动相对频繁,转型效果相对较好。鞍山市的增长率最小(9.78%),其转型发展较为平稳,从图7可看出,鞍山市的灯光亮度值在2010 年达到峰值,在2011—2013 年趋于稳定。

图7 2006—2013年辽宁资源枯竭城市夜光亮度值变化趋势

图8 2006—2013年夜光增长率分布图

同样对比分析夜光亮度值在2014—2019 年的动态变化情况(图9、图10)。整体上,除抚顺市外,各地区灯光亮度值呈波动上升趋势,转型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抚顺市的灯光亮度值在5 年间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抚顺市人口在5 年间每年约减少1 万,人口活动强度逐年递减,整体转型效果相对较差。对比分析各地区的灯光亮度值增长率(图11),葫芦岛市、北票市、调兵山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增长率较高,其人口聚集度有所提高且活动相对频繁,转型效果相对较好。抚顺市的增长率最小(-13.83%),这与其大量人口流失有较大关系,城市发展水平受限,整体转型效果较差。此外,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夜光亮度增长率也为负值,分别为-9.30%和-1.10%,转型发展效果较差,区域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图9 2014—2019年辽宁资源枯竭城市夜光亮度值空间可视化

图10 2014—2019年辽宁资源枯竭城市夜光亮度值变化趋势

图11 2014—2019年夜光亮度增长率分布图

2.3 空间耦合性结果分析

将基于熵值法的转型综合分值提升率和基于夜光遥感的灯光亮度值增长率分别划分为低、中、高3 个等级,根据双因素组合制图得到研究区基于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分布图(图12)。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空间耦合性总体较好,其分级结果相一致的区域占比高达73.33%,说明可以通过夜光遥感的灯光亮度值反映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总体效果。结合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可以明晰,经过10 年转型发展,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整体转型效果较好,转型分值提升率和夜光亮度增长率表现为高—高耦合关系,四个地区在经济、民生和环境转型发展方面均有提升,在区域主导资源枯竭后,转型向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注重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相比之下,抚顺市、调兵山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整体转型效果较差,转型分值提升率和夜光亮度增长率表现为低—低耦合关系,其在转型过程中未协调好经济、民生和环境的关系,使得区域在转型中存在发展短板,转型综合效果较差。其余地区在10 年间转型效果有所提升,但提升率相对较低,均存在发展短板。

图12 熵值法与夜光遥感分析结果空间耦合关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基于熵值法和基于夜光遥感的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性总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73.33%,夜光遥感数据可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效果判断的一种有效方法。②辽宁省15 个资源枯竭市(县、区)在10 年间的转型发展动态变化速率差异较大,总体而言,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转型发展效果较好,抚顺市、调兵山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整体转型发展提升效果较弱。③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力度不够,第三产业占比较少,经济转型发展速度较慢;民生发展中受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限制较大;生态环境恢复所需时间较长,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但却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④辽宁省资源枯竭城市(区、县)在转型发展中均以经济转型为主,其提升率较高,民生转型次之,以生态环境转型为辅,同时,抚顺市、鞍山市、本溪市、大石桥市和义县等多数地区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短板,制约区域转型整体效果。

3.2 建议

要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与“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辽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现阶段,辽宁各资源枯竭城市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主导资源已枯竭,传统产业衰退,接替产业有待发展,新兴产业处于萌芽期,建议从以下方面促进辽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实现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①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响应《辽宁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 年)(1.0 版)》(辽委办发〔2021〕4 号),着力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新型接替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占比,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盘活区域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②在民生保障中,加强对因主导资源枯竭造成的下岗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落脚点,不断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③在生态环境改善中,积极发展循环产业,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持续修复因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④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发展短板问题,努力做到经济、民生和环境转型“三管齐下”,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协同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自身禀赋和优势,为辽宁省实现“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持续的动力。

猜你喜欢
葫芦岛市葫芦岛分值
葫芦岛市连山东城世纪小学
◆其它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 其它
仪表
葫芦岛市旱灾风险评价
葫芦岛市参考作物腾发量的短期预报研究
葫芦岛海边补网人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