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效”活动

2024-04-01 02:13马巧婷
中学语文 2024年7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创设主体

马巧婷

一、背景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1]。新教材在单元学习任务设置上也倾向于引导学生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开展趣味、有效的言语思考行为活动。新高考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的“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如2023 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第9 题以“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为情境,要求考生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短评思路;第17(3)题则以“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为情境,要求考生填写两句古人成句。由此可见,“三新”背景下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效”活动成为必然趋势,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情境化、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为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但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效”活动仍存在较多问题:活动设计或形式化、表面化,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放在次要位置,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或忽略教师的有效指导,将活动放任给学生,教师成了旁观者;或直接舍弃文本,为了活动而活动,弱化了语文学科特性。究其根本,是把教师、学生、文本处理成“主客体”的关系,而非多元主体的关系。

“主体间性”是20 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概念,其英文是“inter-subjectivity”,它还可译为主体(观)际性、主体间本位、共主体性等。从汉语字面意义理解,“主体间性”是“在主体之间的”一种形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多个主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在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效”活动这一问题上,以“主体间性理论”进行观照,或能直指问题实质,打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和文本多元主体的对话交流,从而构建情境场域、明确任务内容、设计有效活动,保持课堂的持续生成。笔者在坚持教师、学生、文本三大主体的前提下,围绕“3+3+3”进行了整合与创新。所谓“3+3+3”,即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三大学习情境类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类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法[2]。

二、基本内涵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基于真实情境创设“有效”活动,教师首先需根据文本这一活动“依据主体”和学生这一活动“参与主体”,充分发挥自己活动“设计主体”的作用,创设贴合文本和学情的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真实情境,设计以课堂核心任务为驱动的,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的有效语文活动。其次,在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主体”,要在课堂活动中充分突出学生的“参与主体”地位,结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综合利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内发性、协同性和能动性,同时不能忽视文本的主体地位,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弱化教材的主体地位。

当然,在这样的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体,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文本对话,实现共享经验、共享知识、共享情感价值。经过教师、学生、文本多元主体间的有效对话,多方主体的视域融合得以达成。展开来说,即主体间的共识、共融、共生。

第一,实现主体间的共识,即教师对文本要有自己的解读,同时对学生学习文本时产生的困惑有充分的了解。由此,“设计主体”教师才能与“依据主体”文本、“参与主体”学生达成共识,从而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

第二,实现主体间的共融。在课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旁观者,只是从“设计主体”转换为了“引导主体”,与学生共同融入活动,并随时根据现场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对活动作出有效指导,实现“师生共融”;同时,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主体,在进行经验、知识和情感价值共享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生生共融”;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文本,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文本这一“研习主体”出发,与之对话,实现“生本共融”。

第三,实现主体间的共生。在“有效”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生本之间的深入沟通,从而实现“师生共生”“生生共生”。

由此,多元主体之间共识、共融、共生,保证情境创设下的活动真实有效(如图1 所示)。

图1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有效活动,应立足单元体系以及任务群学习内容,充分分析、研究文本,挖掘文本中能够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闪光点,并以之作为阅读课堂活动的切入口,提取并扩充阅读课堂活动的内核,由文字到情境,由文本到活动。同时,教师应充分调查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兴趣潜能,将学情作为语文实践活动类型选择的重要参考。

三、具体实践

教师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有效”活动,可根据主体对象侧重点不同,缘师而设,依体而设,重生而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学习共同体,进行倾听和倾诉交往,从而促进多元主体的理解与生成。

1.基于社会生活情境,缘师而设“有效”活动

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首先要有强烈的“设计主体”意识,不能闭门造车,而应做好文本解读、资料查阅。在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做好“引导主体”,运用创造性的思维,给学生以智的启迪、情的陶冶、美的享受,调动学生“参与主体”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由此实现师生、生生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教学实践案例:《体言而悟情,入境始与亲——〈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活动一:品读赏析,感受文人审美心理

活动二:细读探究,体会散文话语方式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闲话”“独语”的散文话语方式。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富阳与我们毗邻,所以语言表述上我们不妨结合自身生活情境,用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述习惯去感受《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先生的语言特点。比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

活动三:发挥想象,表达交流

“从生活语文追求与课堂语文实际角度来看,创设学习任务要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以上案例中的活动二,主要从社会生活情境出发,以真实问题为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这一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做到了强烈的“设计主体”意识,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散文的主导话语方式——“闲话”和“独语”,从而在活动设计上另辟蹊径。然后,教师在活动开展时,调动学生“参与主体”的意识,引导学生结合平时的说话习惯,发现郁达夫先生的散文语言生活化的特点,像是与自然的“闲话”。随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联系写作时间和时代背景,明白“闲话”并非闲情逸致,其实是文人与自然、与自己交流,是孤独感在文字上的体现。郁达夫有个人思绪的苦闷和社会黑暗带来的压抑,所以他将情感寄托给了自然景物,在无人告语的境况下向自然“独语”,寻求精神的寄托。由此实现了师生共融、共生,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做到了深度学习。

2.基于个人体验情境,重生而设“有效”活动

语文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要让活动有效开展,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即注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进行共生、共创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砥砺思想,切磋观念,质疑问难。教师在活动中要做好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主体”,灵活挖掘有价值的文本内容,从而形成师生本的主体间性。

教学实践案例:《披文入境赏景情,探变析因悟哲思——〈我与地坛〉》

真实情境: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是一档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人文纪录片。第一季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走访,体现名人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在第二季节目组想通过访谈读者的形式来展现作家对社会、对读者的影响。这一期要拍摄关于作家史铁生的内容,“地坛”作为史铁生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被列入话题之一。同学们将作为史铁生的读者接受访谈,来聊一聊“史铁生与地坛的关系”这个话题。

活动一:知人探源,初识人与地的关系变化

活动二:披文入境,品析景情中的生命进阶

活动三:总结升华,表达品赏后的人生启示

在活动二“品析景情中的生命进阶”环节展开时,笔者和学生一起细品第一处地坛景物,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再让学生调动自身生活体验畅所欲言,其中有一学生对第七段的景物描写进行了如下分析。

第一处是落日,映照着地上的每一个坎坷,这仿佛映衬着作者一生之路,一生的坎坷。第二处是雨燕,它唱着歌,歌是苍凉的,正如伤心的人喜欢听伤心的歌。这歌不仅使作者感到慰藉,也呐喊出了作者的心声,使作者受伤的心更清静。第三处是孩子的脚印,孩子是欢乐,但这里却没有用“孩子”,而是用其留下的“脚印”,好像是在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向往着能再度获得快乐,是回忆与追寻。第四处用了苍黑的古白,似是一位老者,他不说话,但哭也好笑也罢,他都伴随着你,对受伤的作者来说,陪伴最是让他心安。第五处写了暴雨、草木和泥土的气味:暴雨是残酷的,但草木和泥土则被其激得更灼烈、清纯,予作者以鼓励,让其感受到了生机与美好。最后一处则是早霜、落叶和一种味道。这三样都既安适又苦涩,让作者心安,又展现着作者的心情——苦。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切都让作者身临其境,与之交流。我们再总体来看,首先作者用了一个不能改变,说明这些是永恒的东西,亘古不变之物,是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和积淀,这一份古老与时空感更吸引着作者,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会去老人前哭泣一般。其次,欢乐的意象用哀笔描写,悲哀的意向用乐笔描写,像雨燕的欢乐高歌,偏要用“苍凉”来描述,这都体现了作者心绪的复杂。最后,上面的都是作者之意加于景之上而形成的。我觉得地坛最能吸引他的是宁静,世事纷繁,一个宁静的港湾,更能安抚一个受伤人的心,宁静使其归心,让其获得启发,作者在宁静中寻得了生活的乐趣,与地坛相融。

上述案例活动二中,教师注重把握《我与地坛》这样一篇生命哲理散文的“文本主体性”,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景物描写加以思考,与文本深入对话;同时尊重学生的活动“参与主体”身份,让学生尽情分享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做到了“生本共融”“生本共生”,也让教师和其他学生得到了启发,一定程度上也做到了“师生共生”“生生共生”。

3.基于学科认知情境,依体而设“有效”活动

文本表面上看是一个语言客体,其实是一个像“你”一样的主体,是对话中的另一个人。语文的学科认知情境要求教师在创设活动时紧扣学科特质,让学生与文本建立起关联,不脱离文本这个“依据主体”和“研习主体”,尊重“文本主体性”,从而在人与文的“对话”中,教师、学生的个体视界不断与文本的历史视界融合,达到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教学实践案例:《报道典型人物 树立时代楷模——〈喜看稻菽千重浪〉》

活动一:理一理 人物典型事件

活动二:比一比 人物通讯特点

比较《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和本课小标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下的语言,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红楼梦》第三回

2001 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喜看稻菽千重浪·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活动三:写一写 人物评论文字

这一案例中的活动二,就是从文本情境出发,充分尊重文本作为课堂活动设计时“依据主体”的地位,贴着文本性质,通过对人物通讯与小说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得出人物通讯的特点是具有典型性(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真实性(时间、数字、发表的文章)和评价性(时代楷模、激励鼓舞)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人物通讯这一文体的特征,实现了“本生共生”。

综合来说,“主体间性”视域下真实情境之“有效”活动应是为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行为主体,学生广泛并深度参与的实践性、体验性、生成性学习活动,其创设应注重教师、学生、文本多重主体之间的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文、生与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多元主体间的共识、共融和共生。基于真实情境的真实活动创设是实现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教师应抓住这一推进语文教学变革的关键力量,站在课程育人的视角,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坚定立场,聚焦关键,努力推进语文课堂的变革,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创设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