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德育“三全四维”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024-04-01 20:55陆静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模式建构实践

陆静

【摘 要】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通过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一切资源,构建一个全面的德育场域。通过“三全四维”模式的建构,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校园文化全覆盖,学科课程全浸润,实景场域全链接,立体时空全跨越,以“全息”德育的理念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全息德育 “三全四维” 模式 建构 实践

全息德育“三全四维”模式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成长规律,贴近学生需要与个性特点,以德性的涵养为旨归,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重构,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涉及人、物、时间、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情境,每个学生在全面的信息资源场域中自主体验、经历活动过程,激发情感、发展能力,形成内在的品格,并且使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贯穿于学生品格形成的全过程。

一、实践路径

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学校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凸显校园育人文化、立足课堂、丰富课程、开展活动,形成全面、立体的场域、时空,努力探索符合学生主体需要的实施路径和操作策略。具体从四个维度进行项目的架构,即校园文化全覆盖、学科课程全浸润、实景场域全链接、立体时空全跨越。

(一)校园文化全覆盖——凸显校园育人文化

学校对整体文化环境进行设计,包括学校的物型文化场域、精神文化场域以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品格与行为的价值期待,呈现学校育人的价值观,提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生命体验场。

1.用物型文化提供德育体验的场域

①用物型文化营造德育氛围。进一步设计和完善了“一园”(养真园)、“一墙”(办学理念墙)、“二廊”(和雅、朴真走廊)、“三吧”(求真、向善、尚美主题书吧)及“各室”(各体验功能室)等建设,给学生营造了“秩序良好、环境优美、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特色文化氛围。

②让物型文化与学生和谐互动。如校园里的三个开放式书吧—求真、向善、尚美主题书吧,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每学期,大队部都会倡议学生把读过的好书进行分享,在自己读过的书上写上班级、姓名,附上简单的寄语,将其摆放在书吧里,推荐给其他同学。小小的书吧成了好书漂流角,也成了学生心灵沟通的平台,营造了一种阅读的氛围,让学生爱上阅读。

③用物型文化让学生自主体验。如利用校史馆这一独特的校本化资源,开展校史馆讲解员招聘,学校的建模室、风筝制作室等常年向有兴趣的学生开放,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发展兴趣特长,激活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用精神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

围绕“朴真”的办学理念,坚守儿童的立场,对学校精神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努力打造“耕心种德”的校园文化,培养校园文化独有的育人气质。鼓励全体教师捕捉校园中令人心动的瞬间,进行“塘小一周精彩瞬间”分享,激发学生求真、向善、尚美的美好愿望。

(二)学科课程全浸润——构建学科育人体系

1.落实国家课程,坚守立德树人主阵地

①形成以“朴真”为核心的学科课堂教学范式。包括独立自学、交流研讨、分析提炼、当堂训练和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通过五个环节的体验,引导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激发其主动探究的兴趣,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真实的体验和个性化的感悟。

②多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找到有关德育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品格的自主建构。

2.构建拓展性体验课程,丰富生命成长样态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构建拓展性体验课程体系(见表1),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必修或选修,凸显课程的体验特色,让每个生命获得充分、有个性的发展。

(三)实景场域全链接——对接实景育人场域

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使学校与家庭、大自然、社会相融,让学生生活的整个场域成为生命成长的体验场。具体课程内容见表2:

(四)立体时空全跨越——打通多维育人时空

吸取历史时空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立足当下现实生活,展望触摸未来的脉搏,体验时空的拓展,就是学生生命时空的拓展。

1.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开发了古诗词全息阅读课程,这是随着学校海量阅读建设的逐步深入,由部分热爱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师开发的课程。

2.当下生活体验

关心、关注当下的生活,感受新时代,在生活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社会、感受社会、探究社会,在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面对现实挑战和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3.科技前沿体验

学校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开展科技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中,参观科技馆,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其创新潜力。

二、实施原则

(一)全程育人——时时都是德育时

一方面,把德育实践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形成序列;另一方面,抓住每一处细节,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各方面的渗透,以学科浸润方式进行德育等也都体现了全程育人的原则。

(二)全员育人——人人都是德育者

除了德育主任、德育干事、德育教师、班主任等专职德育队伍外,学校的其他教师甚至职工、家长,也都加入德育的队伍。比如学校的种植基地—“东篱园”就聘请了学校食堂阿姨为校外辅导老师,教学生种植方法。

(三)全方位育人——处处都是德育场

综合師生思想行为、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校园文化,使之形成巨大的场域,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

三、评价体系

全息德育“三全四维”模式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品格的全面提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让评价贯穿学生生活的始终,也正是全息德育的关键一环。根据学校“公正诚朴” “勇于实践”“善于探究”的育人目标和“朴真”的文化特色,把学校的风筝文化因素融入其中,制定出“七彩风筝章”具体评价标准(见表3)。

学生“品格银行”制度评价也体现全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

全参与:从学生自评到伙伴互评到教师评价、学校评价;

全方位:评价内容涵盖体现学生“真善美”总体目标的七个方面;

全过程:采用“日日评”“月月评”“学期评”的评价方式,使评价伴随学生品格形成的全过程。

以评导行,以评促行,让学生做到“为学必真,求知探源”,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四、问题解决的成效与社会影响

在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不断学习磨砺,形成了较好的研究素养。依托项目,学校的德育品牌逐渐形成,“朴真”学子的特质逐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银娣,张艳,赵榛.让体验充满生长的气息——“全景式自主体验”德育范式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教育研究,2019(1).

[2]刘琴.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5(5).

[3]陈迪,余晓毅.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举隅》[J].新闻与写作,2020(12).

猜你喜欢
模式建构实践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