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英
烟台八角湾(谭富州/ 摄)
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2023年美丽海湾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要求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推动2024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保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布,2024年将启动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组织沿海省重点推进100余个美丽海湾建设,以实现“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目标。
“海湾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地、生态保护的重地、亲海戏水的胜地。抓住了海湾,就抓住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的关键区,就抓住了协同推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牛鼻子。”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约3.2万公里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约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约1.4万公里;已记录海洋生物2.8万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数的13%,位居世界第三位。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 余个海湾出台并实施了美丽海湾建设的具体方案,1682项任务完成837项。预计到2027年, 全国将有40% 左右基本建成美丽海湾。
在《“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将我国近岸海域统筹划分为283个海湾,明确提出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系统部署了1682项任务并逐一分解落实到283个海湾,通过示范引领、梯次推进,争取到2035年全部基本建成美丽海湾。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余个海湾出台并实施了美丽海湾建设的具体方案,1682项任务已完成837项。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有40%左右基本建成美丽海湾。
2023年监测结果显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已达85%,较2016年提升12.1个百分点;全国283个海湾中,有167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超过85%,102个海湾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较2022年有所提升。
國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曹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整体呈稳中趋好态势,公众亲海空间品质不断提升,美丽海湾建设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逐步提升。
美丽海湾三大目标中,“水清滩净”是基础,而实现水清滩净的关键在治污。海洋污染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因此陆海统筹极为重要。
近年来,入海河流总氮通量削减成为近岸海域水质改善的重要因素。
总氮,指水体中各类无机氮和有机氮组分的总和。总氮此前并未纳入我国河流水质评价指标体系。2018年后,随着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等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先后打响,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不断强化。2023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海域入海河流总氮等污染治理与管控的意见》,指导相关地方协同推进入海河流总氮减排和近岸海域水质改善,重点海域海水水质整体向好。
在这方面,秦皇岛治理成效明显:2023年,全市6条行政辖区内国控入海河流总氮浓度为3.22毫克/升,较2022年同期下降35.81%。
“因涉及陆上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污染,以前一提起总氮治理,很多人都觉得难度很大。”曹可表示,“但随着陆海协同推进治理,大家逐渐改变想法:这事其实可以干好。”
“示范引领、两行一看”是美丽海湾建设推进机制,即以开展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为示范引领,通过海湾治理“把脉行”、美丽海湾“采风行”和优秀案例“回头看”等三个活动,激励和督促沿海各地深入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2022年和2023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山东青岛灵山湾、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福建厦门东南部海域、江苏盐城大丰川东港等共计20个海湾入选。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于2024年3月启动。这些案例各美其美、富有特色,具有极强的示范性。
曹可是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评委,也是“两行一看”专家组成员。他告诉本刊记者,优秀案例评选过程把关严格,组织不同领域专家从材料内容、申报范围、数据准确度等方面进行审查,并设定了“一票否决”退出筛选机制。此外,评选过程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各海湾现场获取的公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占据了一定权重。
2022年12月26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海滨水清滩净,海鸥翔集
第一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中的盐城东台条子泥岸段就给曹可留下了深刻印象。
东台条子泥岸段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因港汊形似条状而得名,是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型世界遗产——盐城黄海湿地的重要部分。这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心节点,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殖和越冬。
潮间带滩涂是鸻鹬类迁飞鸟类的重要觅食地。在涨潮尤其是天文大潮时,滩涂会被海水淹没,鸻鹬鸟类无处停歇。东台条子泥创新思路,在离候鸟觅食区最近的围垦养殖区专门辟出720亩的区域,采取塘底微地形改造、裸滩湿地恢复、人工调节水位等措施,营造鸟类生境,打造出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为鸟儿们提供一块躲避涨潮的歇脚栖息地。
曹可表示:“我们常说要以人为本,东台条子泥的做法更进一步,宁愿放弃围垦的可观收入,用来保护迁徙水鸟,凸显了以生命为本的理念。”
浙江省台州市的台州湾虽暂未入选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却因创新实施了海洋塑料废弃物污染治理的新模式,让张志锋和曹可不约而同点赞。该模式名为“蓝色循环”。
“蓝色循环”模式将新理念和高新技术融合,通过“陆防、闸截、滩净、船收”进行源头控制,并应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搭建闭环治理平台,实现海洋废弃物“储存—处置—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对收集到的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全流程溯源。
此外,“蓝色循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吸纳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组建实体化收集队伍,有效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该模式构建了价值再分配体系,赋能困难群体生态致富,打造“收集、处理、追踪、认证、共富”于一体的治污样板。
2023年,“蓝色循环”模式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联合国环保领域的最高荣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它也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项目。
曹可认为,海湾之美亦是城市之美,优美的海湾环境是沿海地市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生态底色,是沿海城市独有的宝贵财富。地方管理者要依托城市的发展定位,以美丽海湾建设为契机,将美丽海湾建设打造成城市的金字招牌。
“回頭看”主要针对已入选的优秀案例。很多城市已经体会到,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不仅是荣誉,也是极大的鞭策和监督。
“把脉行”主要针对问题复杂且任务艰巨的海湾:一则将优秀案例的先进经验带给它们;二则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深入一线把脉问诊,帮助沿海地方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推动工作。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沿浦湾是“把脉行”的首个试点。这里有我国北缘(即红树林生长最佳地带的北部边缘地区)规模最大的红树林,用海类型涉及生态保护、海水养殖、旅游开发、核电项目等,美丽海湾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较具典型性。
2023年5月,曹可赴沿浦湾实地调研,同行的还有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青岛大学等科研院校涉及生态、养殖、工程、旅游等领域的7名专家。他们将沿浦湾40余公里海岸线全部摸排一遍,发现问题,研讨解决方案,随后与当地政府管理者座谈交流,提供建议,助其梳理建设美丽海湾的思路与方案,取得良好成效。当年年底,沿浦湾入选第一批浙江省美丽海湾培育单元名单。
目前,“把脉行”范围已扩大到全国其他12个有代表性的海湾,依托分省驻点帮扶机制,实现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帮扶全覆盖。
“各海湾特点不一样,问题也不一样。要‘把好脉,关键在于对症下药、精准用药。要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凸显亮点,也就是‘一湾一策。”曹可表示。
优秀案例的治理模式,都是一个个“人”努力奉献做出来的成就。“采风行”既聚焦海湾的环境之优、生态之美、治理之效,还注重挖掘感人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教育人、鼓舞人、引领人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公众关心、参与美丽海湾建设,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回头看”主要针对已入选的优秀案例。很多城市已经体会到,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不仅是荣誉,也是极大的鞭策和监督。
张志锋表示,通过“回头看”行动,要给地方管理者传导压力,“建设美丽海湾是久久为功的事,不是成为优秀案例就一劳永逸了,而是要建立健全推进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
2023年8月20日,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鸟群(季春鹏/摄)
山东省烟台市共有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四十里湾、莱州湾、芝罘湾、丁字湾6大海湾,其中八角湾、长岛庙岛诸湾入选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崔国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两个海湾入选优秀案例,不意味着可以躺平。我们要好好总结经验、提炼做法,形成机制体制,引导其他海湾加入美丽海湾的队伍,持续保护与建设美丽海湾。”
据张志锋介绍,在优秀案例“回头看”行动中,发现一般性问题,一次,得黄牌警告;两次,就要退出;如发现严重问题一次,立即退出。
关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的表述为“加强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十四五”规划中则是“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如何理解以上用语变化?
张志锋解释,二者对比,有一个“不变”、两个“变”。“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这条主线是不变的。而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载体之变。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监管而言,海岸带是一个宏观概念,而海湾则更加具体、更加精准。
二是思路之变。过去强调保护与修复,侧重生态指标;美丽海湾建设更加强调整体系统观,通过“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从而实现“水清滩净”环境优、“鱼鸥翔集”生态美、“人海和谐”保障佳的目标,突出了环保为民的宗旨意识,贯通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
“建设美丽海湾,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陆海统筹、综合施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海洋环境和生物生态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绘就海洋特色篇章。”张志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