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传情

2024-03-31 07:54马颖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点线面高中美术跨学科

马颖

摘要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绘画》(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围绕点、线、面传情的内容,两处运用跨学科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内容涉及数学中的空间知识和语文课文《故都的秋》。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点、线、面传情,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 点线面 跨学科 空间表现 高中美术

一、教学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绘画》(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聚焦五大核心素养,立足于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综合性,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

在跨学科的教学框架下,本设计围绕点、线、面传情的内容,通过导入、欣赏探究、深入学习和教师示范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习了空间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抽象的点、线、面和符号来表示空间关系。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此外,通过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学生已经通过阅读和分析《故都的秋》一文,感受到了五个场景所传递的情感和细节。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如何使用点、线、面在绘画中表达情感和意境,使学生切身体验美术与校园生活的关系,增加文化自信,让学生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与数学和语文跨学科融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从多维度、多学科视角共同建构知识框架,初步了解和掌握用点、线、面进行绘画传情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跨学科情境导入,使学生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与作品产生情感共振,并能简要分析作品是怎样用点、线、面传情的。学生能感受不同风格点、线、面的情感,分析感悟点、线、面组成的语言手段如何传情。其中,空间理解的难点要结合数学中空间的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学案上勾画出这些线条,使他们感悟点、线、面表达的空间关系,最终尝试结合语文课文《故都的秋》赏析的情境,用点、线、面的元素小组合初步表达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美术作品,对比中西文化,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美术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点、线、面的情感表达方法,运用点、线、面,初步尝试表达语文课文表达的情境,初步体验创作过程。

(二)教学难点

感悟点、线、面和其组成的语言手段的表现力,着重理解怎么用点、线、面表达空间从而传情,怎样在打印的画稿上进行勾画,并感悟画面点、线、面组合的形式传递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组学案,内容有《故都的秋》课文、《欢呼的人群》《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和《珊瑚帖》的鉴赏参考资料、《江南风景》《小丑的狂欢》和美术作品打印稿、五张尺寸为10.5厘米×14.9厘米的画纸、场景参考图、勾线笔和纸胶带。

五、教学过程

(一)跨学科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高一下学期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一课,其中讲到线与线有异面和同面的位置关系,请大家在吴冠中的《江南水乡》上找一找这样的线条,并勾画出来,一边画一边体会绘画中的线与线之间以什么形式组合,表达什么样的空间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情感?

学生:这几组平行线和相交线表现出屋顶的关系,是相交的关系。这一对是异面的关系,虽然没画地面的线,但根据常识可知房屋和水面的空间关系,体现了房屋前小河流水的静谧场景,能使人感觉到平静祥和的江南风光。

教師:线与面的位置关系也被概括为两种,即线在平面内外和线在平面内。请大家在米罗的《小丑的狂欢》打印画稿上勾画出来。同样地,一边画一边体会绘画中的线与线表达出怎样的空间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情感?

教师:同学们的画纸上有线和面,线又是由点聚合形成的。吴冠中画中的点、线、面很有秩序,丰富了空间关系,体现了江南风景的静谧和谐,而米罗画中的线与线、线与面的关系错综复杂,表达了怪诞纷乱的氛围。点、线、面的语言如此丰富,经过不同的组合可以传递丰富各异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走近点、线、面,探索如何用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来传情。

教师出示板书:《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以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始有了体悟点、线、面如何传情的概念和状态。

(二)欣赏探究——画面如何用点、线、面传情

教师:我们欣赏一下这件新石器时代的作品《欢呼的人群》,这件岩画表达了什么场景?

学生A:欢呼狩猎跳舞的场景。

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吸引你的是哪个细节,请上台指给大家看看,并分析他们是怎么通过点、线、面表达出来的?

学生A:中间这个大一点的人,应该是重要的首领,因为画中他的体型最大,头上的线条勾画出他的头冠,点表达头部,向上举起的手臂用线条表达,显示出他正在欢呼的状态,旁边的小人用点、线、面表现出他们团结手拉手的场景。

教师:你感觉到画面传递了什么情感?

学生B:我感觉到画面很热闹热烈、人们很团结的氛围。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从点、线、面的视角分析不同的美术作品,丰子恺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和米芾的《珊瑚帖》,请同学们在学案中找到参考资料,结合资料跟大家分享这几幅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抓住几个细节谈谈点、线、面起到了什么作用,你感受到了画家什么样的情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分享。

学生B组代表:《珊瑚帖》用书法的点和画的线面结合,笔势放纵,体现出作者乐观的生活态度。珊瑚笔架的干湿笔表现的线条有明暗对比关系,让珊瑚笔架看起来更有细节,线条的曲线让珊瑚笔架看起来充满了生命力,向上的右侧支架指向“一枝”,绘画和书法中的线条浑然一体,一字的点状语言和珊瑚笔架线的用笔有几分相似,珊瑚笔架中也有一些隐约的点,增加了珊瑚的质感。这样的用意让字和画都带有对生命的向往和喜悦之情,并浑然一体,传递着米芾当时喜出望外,高兴得无以言表的情感。

教师:在丰子恺的作品中,我们体会到了画面传递的清冷的感觉,后期丰子恺画了一幅设色的画,但没有黑白灰版显得简洁明快,可见点、线、面的表现力是很丰富的。而米芾的字画给人感觉文字中的线和点在画中也能找到影子,字画都像有生命力一样,体现了作者对珊瑚笔架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根据资料,直观感受和加深理解后,总结两件作品用点、线、面如何传情,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和文化理解的能力。

(三)跨学科——點、线、面的组合

1.语言元素、手段和规律

教师:在学习鉴赏时,我们了解了三个层面——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律。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语言手段包括明暗、空间、透视、材质、肌理、构图及其构成的审美意象,语言规律包括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构成的审美关系。本节课研究元素中的点、线、面及其组成的语言手段,着重对难点空间进行探究。

2.不同形式点、线、面传情氛围不同

欣赏了两位名家的作品,我们体会到点、线、面在绘画传情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用绘画表达情感,就要掌握点、线、面的规律并学会利用它们。绘画中的点、线、面和生活中的点、线、面有所不同。绘画中的点、线、面是概括简练后符号化的元素。康定斯基的《构成第8号》中大点给人感觉很孤立,小点给人感觉琐碎,方点又给人滞留感,圆点有运动的感觉。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中虚点给人虚幻之感,实点则给人很真实的感觉。王维新的《涤》中垂直线让画面有了重量感,水平线让人感觉平静,自由曲线给人流动的感觉。吴冠中的《船与帆》的斜线,给人感觉船就要启航的动感,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58号·黄色和黑色》就如丰子恺画中的两个月亮,几何曲线组合给人分裂的感觉。所以不同的点给人不一样的情感传达,这需要同学们多揣摩优秀的作品,从中去感悟更多的情感内涵。

【设计意图】学习体会不同形式点、线、面的传情氛围,培养学生深入地、联系地看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审美判断的能力。

3.跨学科——解决空间如何用点、线、面传情

教师:实际上,点、线、面经常以组合的方式出现在画面中,他们可以传递更丰富的情感。开课前我们做了小测试,提到了数学的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其实数学中的线和绘画中的线的概念完全不同:数学中的线是无限延伸的连续直线,但是绘画中的线条是有限的,但数学中三者位置关系的抽象概念也和绘画中三者关系有相通之处,比如在罗尔纯的《布拉格小景》中,大家就可以找出符合数学中面与面的位置关系的组合。请大家在学案上动手勾画出来。这样的面与面的结合让画面看起来有秩序感,又增加了空间的变化。对比罗尔纯笔下的小镇和吴冠中笔下小镇:你想住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我想住在罗尔纯画的小镇里。因为这小镇面与面很近,很密,显得很热闹,我喜欢和邻居经常聊天聚会。

教师:疏朗的面与面显得冷清,密集就显得热闹。实际上在绘画中,面经常不是平面的,也许是曲面的,但是我们可以概括成平面来理解,比如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经常出现相交的面,体现出一种滑落的动感,传递出画家的情感。

4.语言元素组成的其他语言手段

教师:除了空间关系,物体的肌理、材质、明暗也可以用点、线、面组合表达。

5.教师示范

教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老师想表达一个艺术家在艰苦的环境下写生的场景,画面用点、线、面表达了画家写生环境的恶劣,讴歌了艺术家的奋斗精神。视频主要显示草图生成的过程。

6.艺术实践

根据语文课文《故都的秋》中讲述的五个场景,以小组为单位描绘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和秋日果影的场景。要求小组合作用点、线、面表达符合场景情感的画面草图,画纸尺寸为10.5厘米×14.9厘米。

六、多元评价

画面里点、线、面如何表达秋天清凉的场景,表达怀念和惆怅的情感。

小组合作上台自评。

学生A:我用线条勾勒出庭院里的房屋和树木。人物桌子上的点、地面的白面、落地的树叶点都能表达出画面安静的氛围。

学生B:我用几个房屋的屋面与退后的空间关系表达出街巷的错落关系,点出落叶,表达出落蕊凋零的场景,显示出凄凉的感觉。

学生C:我用线与面结合,表达出秋蝉的形象,秋蝉落在白色的面上,突出了主题。

学生D:我用立面和平面画出人物在桥上的场景,用线条勾画出三个人在说话,用树上飘落的点状树叶体现出秋凉的氛围。

学生E:我用线条勾画出树木,用面表达果实,突出秋日果实丰收的场景,用空间密实的关系体现出丰收的场景。

教师小结:我们在初中美术课上已掌握用点、线、面表达情感的基础,鉴赏课中也分析过画面如何传情。今天我们尝试用点、线、面来表达感情,完成了绘画表现的初步学习,想必大家收获很多,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用画笔记录生活,并热爱生活。

七、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数码作品出现了,比如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数码绘画。不论媒介有多少变化,绘画遵循的美的规律一直没变,好的作品流芳千古,各个时代都绽放出光彩,这个单元我们将继续学习用点、线、面创作美的作品。

猜你喜欢
点线面高中美术跨学科
吴冠中的点线面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勾股定理应用“点线面”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东郊记忆——点线面
绘画点线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