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减量管理推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24-03-31 12:13沈发鸿
唯实 2024年2期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沈发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我国保险业经过4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风险化解的重要途径。2022年,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3678.65万亿元,赔付支出约1.55万亿元,为实体经济融资超过21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保险的基本理念是“互助共济、风险共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演进,作为保险基础的补偿机制和功能已经无法全面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在安全、健康、环境和价值等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风险减量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原中国银保监会自2020年起鼓励、引导财产保险业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其中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为政府强化保险业开展风险减量管理的重要实践。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保险)大力发展产业保险,着力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在风险减量上努力尝试,为产业客群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防范化解金融风險,促进财产保险高质量发展。

一、保险风险减量管理的实践探索

风险减量是相对传统的风险补偿,重新定位风险管理程序中预防和抑制损失机制的地位,依托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调整和优化风险管控重心,构建全流程的风险介入协作模式,对风险进行更精准的评估和预测,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从而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规模,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实现新技术和需求条件下的理论升级与实践创新,从总量上降低社会风险的暴露及其成本,为社会创造增量价值。近年来,紫金保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满足社会公众对保险机构风险保障、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不断扩大风险减量服务覆盖领域。《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确定了“双强制”制度,一方面强制高危行业领域投保安全责任险,另一方面强制保险公司提供事故预防技术服务。在此要求下,紫金保险积极对接实体经济保险需求,开展防灾减损等风险减量服务,并通过各类财产险种在车辆、农业、安全生产、企业财产、工程建筑等领域推广风险减量服务。

不断丰富风险减量服务形式。财险公司风险减量服务涉及风险评估、风险勘查、风险预警、事故救援、风险管理培训等。如在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中,紫金保险在保险费用中预留出工程质量风险(TIS)费用,专门用于聘请独立于建筑各相关方的专门机构负责建筑质量的风险评估和工程质量控制,以降低工程质量潜在风险。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红外探测等高科技手段引入风险减量服务。紫金保险从2022年开始自主搭建风险减量管理平台,以线上化的方式整合外部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包括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风险管理服务。通过创新建设风险工厂,实现隐患排查表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定制,形成隐患地图,并对所有隐患整理进行跟踪直至风险消除。运用物联网技术协助被保险人整合安防设备,实现对厂区及时管理,有效降低了风险发生概率。

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紫金保险从2018年开始,根据各保险产品大类梳理和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完善了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110项制度。通过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提高公司的稳健性和竞争力。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每年组织各类风险培训20余次,通过培训和教育,使员工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建立全系统的风险控制队伍。紫金保险在2020年提出了“双百人才”计划,即在两年内招聘100名非车险销售人才和100名非车险专业人才。通过引进制造、电子、电力、工程、船舶、农业等100余名各级专业人才,初步建立了公司内部的风险减量专业队伍,为公司风险减量管理服务打下了人才基础。广泛建立外部专家队伍。五年来,和各类科研院所、风险评估机构、行业科技公司等建立了广泛联系,目前已经有各类兼职专家队伍超过2000人。

二、风险减量管理实践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风险减量管理服务推行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保险业经营理念有待转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财险公司主要是在保险合同约定范围内,对投保人因风险事件而遭受的损失事后给予赔偿和给付,公司往往只注重损失补偿功能的发挥,忽视了防灾防损工作。而风险减量服务更侧重于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险公司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对被保险人采取防灾防损措施,减少或者降低风险,这就需要公司经营理念的转变。

保险业现有经营模式影响了风险减量服务的快速推广。当前,保险业普遍存在规模导向,以低价高费方式获客的商业模式还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保费已低于标的面临的潜在风险所应有的对价,这严重挤压了保险公司提供包括风险减量服务的成本空间。

保险业的产业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风险减量服务的开展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如风险评估、查勘、预警、救援、培训等。风险减量覆盖多个险种,包括车险、农险、责任险、企财险、家财险、工程险等。针对不同险种,风险减量的服务形式也各不相同,这给服务的提供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然而,保险业长期以来集聚的人才都是金融、保险、财经等专业偏多,而相关工程类、产业类人才不够。虽然公司已经有意识地吸纳、培养各类产业人才队伍,但是离做好风险减量服务的要求还很不够,风险管理的人才和技术相对匮乏。

支持风险减量管理高效开展的制度不够健全。在某些情况下,现行法律法规可能制约了风险减量服务的开展。例如,对于某些高风险领域,法律法规可能限制了必须采取的特定风险管理措施。风险减量不仅涉及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还可能涉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利益诉求和风险管理需求可能存在差异,这在制度设置上也需要有突破。此外,数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在数据安全的逻辑下,各企业、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数据无法共享,物联网大多是企业内部的互联互通,风险减量管理中通过分析设备、建筑物、人员等关键过程数据来预告潜在风险设想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三、加强风险减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保险业践行风险减量管理是一个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保险业才能真正起到风险减震器的作用,才能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更好地实施风险减量管理服务,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尤其是需要保险监管者和从业者不断努力。

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推动风险减量服务成为社会共识。完善立法和执行规范、标准,使风险减量服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划定监管“红线”和负面清单,加强市场行為监管约束,保障风险减量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险公司应聚焦细分行业领域研发风险管理技术模型,从提高社会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风险减量管理技术水平、针对特定场景设计风控流程、针对重点产业的防灾减损、通过历史数据探索建立地方信息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参与社会巨灾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

要强化专业能力建设,让风险减量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加强风险减量服务专业力量建设,特别是聚焦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内部选拔具有保险与其他领域交叉背景的专业人才,以及具有多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员组建专业风险减量服务团队,充实风控服务队伍;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风控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风险减量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服务客户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与安全技术服务专业机构的合作力度,借助第三方专业技术和人才,为投保企业提供定制化风险减量服务,提升客户服务体验。通过新技术应用突破服务边界、突破传统的风险管理经营模式,实现保险服务—体化、数字化和便捷化,成为客户的风险顾问和合作伙伴。

要理顺与被保险企业的关系和分工,推动风险减量管理使各方受益。保险公司无法完全替代企业在其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企业对自身安全管理有主体责任,保险公司风险减量服务是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的补充,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只眼。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企业与保险公司以高效流程合作共同做好企业风险管理。比如保险公司在试点通过远程分析企业现场和过程数据进而实现对风险预测和及时发现的同时,将这结果融入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中,双方实现有效协调并及时处置风险。如可以按照提升安全系数设置、安全冗余逻辑定位保险公司的风险减量服务,包括保险公司线上化的及时安全预警等。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49期省管干部进修班学员,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

责任编辑:梁曙霞

猜你喜欢
保险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