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师 李颖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地处鲁西南大平原腹地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作为农业大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巨野县委书记冯艳丽在接受《中国质量万里行》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巨野县聚力乡村振兴建设、发展、治理“三大重点”,围绕人居环境、特色产业、示范带动等多方面精准施策,正在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整体目标,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七项举措”助推高质量发展
记者:巨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效。为充分展现“高品质民生”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巨野縣为高质量发展做了哪些工作部署?
冯艳丽: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巨野县在菏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巨野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一二三七”的工作思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紧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发挥优势履职尽责,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探索了“七项举措”积极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以观念创新为引领,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人才创新为手段,激发全县创造、创业、创富活力。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大项目规模、做强市场主体、做优经济结构,加快形成主导产业引领、重大项目带动、骨干企业支撑、园区平台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实践“五大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四是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围绕“城市靓”目标。坚持用现代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彰显城市品位。
五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六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畅通循环体系,激活发展潜能,优化营商环境,增创发展优势,为巨野县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七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幸福之城、文化之城、平安之城,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方面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档升级是关键。近年来,巨野县聚焦聚力营商环境,打造创业兴业新高地,在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发展、创新执法监管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具体做法?
冯艳丽:近年来,巨野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为着力点,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针对性措施,推动市场主体满意度不断提升,招商吸引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支撑更加强劲。
一是重改革、简流程,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企业开办简化为1个环节,开办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小时,多项业务实现一网通办。扎实开展审批要件规范清理,取消许可3项,精减材料58项,由限时办理转为即时办结144项。组织开展“局长(一把手)走流程”活动,通过走流程、坐窗口,深入查找审批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优化办事流程。各类审批、审核、转报事项,在去年提速72%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将再提速50%以上。
二是优服务、出实招,纾困帮扶持续加力。建立“店小二”式服务机制。为全县434家“四上企业”及重点在建项目配备一名“店小二”,由“店小二”代办审批事项,让企业抽出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建立企业恳谈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周与一家成长性好的重点企业召开恳谈会,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现场制定解决措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建立律师服务企业制度。实行“一企一法律顾问”,设立3个“园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委派54名律师为590余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律师每月深入企业开展一次“法治体检”服务,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狠发力、破难题,执法检查逐步规范。设立“企业宁静日”。将每月1日至20日设为“企业宁静日”,除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特殊重点领域和投诉举报外,各有关执法部门均不得在“企业宁静日”期间入企开展执法检查,为企业凝心聚力发展营造了安心环境,实行涉企执法检查备案;开发涉企执法检查智慧监督平台——“麟智法”APP,实现执法检查事前报备、事中留痕和事后评价的全要素、全过程监管;全面落实“首次不罚、首次轻罚”。在全县范围内梳理26个领域342个“首违不罚”事项、3个领域18个“首违轻罚”事项。
四是抓重点、促发展,要素保障精准有力。强化资金保障。成立财金集团双A级平台公司,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建立银行联系企业制度,组织召开“专精特新”、商贸物流、重点企业和项目专场银企对接;强化人才保障。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为200余家企业搭建用工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深化合作,引进招才引智项目35个。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发展公司,聘任“麟州智库”专家23名,对企业开展指导、辅导、培训等活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三个“强化”“画”出一条致富路
记者:作为著名的“中国麒麟之乡”,工笔牡丹画已经成为巨野县的一张新名片。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县“镇镇有画院,村村有画室”,全县有1.1万名画师,大部分是农民。作为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的“中国工笔画之乡”,在这座县城里,上到花甲老人,下到初中生,都能拿起画笔画牡丹。在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方面,巨野县是如何成功“破圈”,“画”出了一条致富路?
冯艳丽:近年来,巨野县依托“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品牌优势,坚持以画塑城、以画兴业发展思路,完善产业链条,打造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画产业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
一是强化产业培育,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书画产业发展规划,制订《巨野县关于发展书画产业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支持书画产业发展。投资6500万元建设农民绘画培训基地——巨野县书画院,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模式,政府投资78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7亿元,积极建设乡村基层画院,构建覆盖城乡的书画创作阵地;坚持人才引领。设立全国唯一的国花牡丹创研中心博士站,联合中国工笔画学会挂牌成立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研究院,积极推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巨野县工笔牡丹画创意设计中心建设,大力培育牡丹画高端人才。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书画家62人、省级书画家154人。制定“请进来+走出去”画师提升机制,年培训指导本地画师6000余人;坚持市场引领。筹建全国书画交易市场和书画产业一条街,在全国重要城市设立巨野县书画院分院,不断拓宽书画市场销售网络。高标准打造牡丹画专业镇村基地,构建镇村牡丹画创作、装裱、展览、销售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绘画专业镇8个,专业村50个,基层画院49家,书画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创作品120余万幅,作品远销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强化品牌塑造,绘制书画之乡新名片。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与山东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国际展会,定期举办世界牡丹大会中国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论坛,全力推介巨野县工笔牡丹画。应邀参加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7幅优质作品被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等多家国际组织收藏;精品力作提高美誉度。巨幅作品《花开盛世》《锦绣春光》《盛世中华》,先后亮相上合青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家重大会议活动,以“黄河文化+牡丹文化+红色文化”为创作元素的作品《盛世长虹》绽放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先后在中美协、中书协举办的各类书画展中入选作品106幅,获奖作品52幅;申请非遗提高影响力。投资50万元兴建“山东手造·匠心麟州”非遗专题展室,创作《独占天下第一香》等非遗工笔牡丹画作品212幅,积极申报巨野县工笔牡丹画版权,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养认定工作,新增代表性非遗传承人15人,工笔牡丹画入选第五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强化机制创新,开创文化强县新局面。健全组织聚合力。成立书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下设“塑品牌”“育人才”“拓市场”三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县书画产业战略研究、品牌塑造、人才培养、市场培育等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巨野县工笔画行业党委、巨野县工笔牡丹画协会,聚集全县书画行业高端人才,组织编撰工笔牡丹画基础教材,为全民普及推广打好基础;坚持绿色、标准引领。聘请国家及省级专家探讨“巨野工笔牡丹画”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制定的可行性;计划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产品证书。营造氛围增活力。加强书画文艺作品创作活动,融入书画元素,创作专题戏曲、短视频、微电影等50余个。在城鄉重要交通节点、旅游景区、高铁站等投放具有工笔牡丹画元素的公益广告、墙绘,推动城市建设和工笔牡丹画元素深度融合。开展书画进校园活动,连续开展三届“佳信杯”青少年书画文化艺术节;厚植乡村挖潜力。重点面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积极开展农民画师免费培训课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累计举办农民画师公益培训班120期,培育农民画师30000余人次。脱贫攻坚期间,2500余户贫困户通过学习绘画,实现了“一人学绘画,全家齐脱贫”的目标,以书画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七个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巨野县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规划?
冯艳丽:今后五年,巨野县发展有利因素加速聚集、潜在动能已经形成、政策机遇窗口期仍在延续,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下一步,巨野县将围绕“七个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推进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
二是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装备、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支撑能力全面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3个。
三是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实现新突破。高铁新区初步建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承载力持续提升,常住人口达到35万人以上。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集聚效应和辐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在实施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乡村治理效能和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菏泽市前列。工笔牡丹画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巩固传承发展。
五是在推动改革创新上实现新突破。通过改革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解决难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得到更好结合,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深入实施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六是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养老、住房、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环境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法治巨野县、平安巨野县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七是在加强党的领导上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干部队伍更加担当作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