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丹,朱智威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相关问题研究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功能定位、自身学科发展以及与主流哲学、自然科学的关系探究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学者杨臻云主张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功能定位进行再思考,指出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片面强调和突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政治功能、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同危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意义被“唯科学主义”所解构、理论联系实际流于形式和表面、诋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声誉等五大弊端,认为高校应在合理把握课程性质、教学原则、学分管理、特殊性以及立足于实际等原则上,确保课程具有知识传播、文化熏陶、道德教化、政权辩护等功能定位[1]。周可通过阐释陶德麟的哲学教学改革及其启示,提出要推行该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处理好教学改革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流阐释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以及具体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2]。赵秉峰等认为教材内容缺乏相应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提出应完善该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探索教学方法、健全教学考评制度等各项改革措施[3]。刘建军提出该课程要在凸显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并阐释二者的内在联系。突显“二十大”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时代呼应[4]。林凡倡导应将改革的理论精神融入教学当中,并从世界的物质性、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的本质属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等六大方面阐释改革是发展的动力[5]。刘洋等提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紧密结合,在“讲原理”中突出“新思想”[6]。曹望华提出“精心选择研讨主题、合理划分研讨小组、指导确定主题报告、引导把控课堂讨论、科学设置考核方式”等五个步骤,实现教学方法改革[7]。刘鹏坤提出课程中施行浅议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定合理问题,进行提问式启发”“创设情景,实行探究式启发”“妙用语言,进行语言启发”“教具结合,进行直观启发”等教学步骤,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8]。卢艳玲认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上应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学生放置于教育主体[9]。
(1)内容阐发方面。受传统教学思路影响,课程虽然逐渐重视主流社会价值观与时代精神的融入,但仍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即任课教师的教学重心依然放置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仅用课堂的少部分时间提及知识背后的价值意蕴,而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课程思政价值元素的紧密结合,使课程思政的改革理念流于形式。同时,在课堂师生互动中,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也仅止步于对专业知识的检验,而未涉及对价值理念、文化意义的追问,使得课程内容教学仍未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融合。(2)主体界定方面。虽然已有研究指出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时仍让位于教师,或表现为教学的前段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的后半段,则逐渐迁移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受体的教学模式。此外,即便是部分课程全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授课内容、授课流程、考核标准等方面仍然是由任课教师作出规划。因此,学生只是部分处于主体性地位,整体上并未构建起课程主体的身份,这表现出当前课程在教育主体界定方面所发生的模糊定位困境。(3)方法创新方面。研讨式、启发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法融入该课程已凸显成效,对实践性课堂的倡导也逐渐落实。但是,当前仍存在课程之间协调性、贯通性较差等困境,表现在虚拟课堂、第二课堂以及实践课堂在建立过程中的目标指向与价值意蕴没有实现协调统一,导致在不同类型课堂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价值观念重叠、错位甚至相矛盾。同时,传统课堂与实践课堂之间的联系也存在断裂,表现出传统课堂认知滞后于实践课堂的现象,使课程连贯性未能保持内在一致。4.在教育效果检视方面。课程还处于注重期中、期末考核的单点式知识型考核阶段,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思想观念的易变性与价值立场的偏向性,难以考察学生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迁移与偏向。且考察维度单一,仅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则无法探究学生学习前后所产生的价值观念、立场的变化,使作为塑造学生思想观点的哲学类课程最终没能实现对学生正向思想观念的塑造。
各教学环节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元素,在重置教学案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讨论与分析,使其探索蕴含其中的思政元素和专业问题,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教师通过深化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馈,以学生成果形成与推广展示检验教学效果。由此,基于PBL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思政五阶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共分为五个层面,即“课程设计—任务驱动—讨论反馈—成果形成—推广展示”,以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闭环,完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继转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吸收。
在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将在理论认知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脉络,清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提出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延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时代适用性与创新发展性,形成立体化知识体系。综合能力方面,实现单维到多维、现实到虚拟、双主体到多主体的教育元素数字化转型,增强自主性、交互性、创新性学习能力,形成批判性、辩证性等科学思维方式。在学习能力方面,力求突破学生惯性认知结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钻研性与拓展性,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价值意蕴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迁移或拓展知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积极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勇于创新的精神与能力。道德素养方面,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理想信念和践行准则,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培养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及未来工作当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1)破除对学生“旁观者”的定位,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哲学教育理念。在突破“教师主体、学生受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凸显实践体验式教学,增设多主体教学资源,强化全过程考核,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授课驱力与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在知识储备与价值观念的全域协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树立批判反思的哲学教育理念。运用任务驱动教学,通过情景模拟、小组互评,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辩论、批判与反思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高级思维和创新精神。(3)培养教育数字化战略思维,形成与时俱进、持续精进的哲学教学理念。根据数字技术发展的历史潮流,学会运用虚拟仿真、ChatGPT人工语言模型等前沿数字技术服务教学。同时,创造性精炼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其能够与数字技术实现交响变奏,让哲学观点能够搭载数字技术增强传播力,让数字技术能够嵌入哲学观点实现生产力。(4)构建全过程教学考核体系。破除传统以期末考核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加强过程考核的比重,增设专业知识掌握、课程参与程度等维度,以综合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既注重课程内容的知识性掌握,又明晰知识背后蕴含的价值元素,加深与拓宽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理解。
课程团队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关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授课主线统领课程建设与创新,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导、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价值相匹配”的PBL教学创新理念,开展“课程设计—任务驱动—讨论反馈—成果形成—推广展示”五阶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图1)。实现“理论夯实、价值正向”双重目的,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遵循上述思路,课程团队将从五个阶段实现课程思政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创新。
(1)实现优良教材精选与课堂教学体系互融共生。该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作为课堂学习的“主心骨”,以求在根本上保证教学材料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维持课程教学的高度水准。同时,增强教学内容的凝练性、价值性、引导性,在淬炼主干知识、拓展前沿问题的基础上,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蕴含的意志品质与价值元素,加强对学生在理论学习外的其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把教材中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讲深讲透的同时,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时代背景与使命任务,使其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深刻内涵。(2)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原则。立足思政资源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式贯穿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的信仰导向与价值原则。立足历史逻辑优势,以主纵副横的结合方法,历史性地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该课程在发展中相互彰显的事实案例,确立彼此结合的过程特点与重心。立足内容结构优势,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蕴的“国家、社会、个人”三重面向与该课程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支柱的结合点,挖掘其中含有的共同元素与关键要素。立足实践应用优势,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突出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以案例分析、情景剧汇演、理论微解读等教学方法为主要途径,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的多维路径和实践特点。
课程将采用基于多元样态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式体验教学法(图2),即在教学中布展回顾历史诵读经典、理论微解读、课程案例分析、情景剧汇演等一系列具体任务线索,将教学核心内容隐含在具体任务中,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尔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应性引导,以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性,使学生自主处于最近发展区,以逐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图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思政体验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此外,除横向上采用多元样态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任务驱动式体验教学法,课程在纵向上也将运用阶段性任务驱动的体验式教学。在前任务阶段,课程主要通过先导课件、拓展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引入任务式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根据章节内容有计划、有选择地整合运用课程导入式、问题嵌入式、体验感悟式、隐性渗透式等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以自我为主导的学习场域,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在多重任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内容学习。在后任务阶段,课程则主要采用Seminar教学法,以小组讨论、第二课堂、实践课堂等实践拓展环节作为巩固并检阅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在丰富学生学习形式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
首先,在“专题型知识讲授”环节,课堂导向主要偏向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核心观点及其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教师在此环节中居于一定的指导性地位,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理论脉络与思想图景,以便为后续的自主学习筑牢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此的指导性地位并非全盘教化,而是基于PBL理念的问题导向作为讲授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意识问题、发现问题,进而在后续阶段中自主解决问题[10]。其次,在“交流型课堂文化”环节,课堂导向逐步偏向学生讨论、教师辅助的形式,教师的指导性地位逐渐让位于学生,以课堂秩序维持与规范讨论边界的身份予以呈现。在此,学生成为自主探索的主导者,并开始探究与讨论自己或是同学所提出的理论问题、道德问题、价值问题等,自主解读这些问题背后所蕴藏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道德逻辑,确证自己正向的价值立场与社会意识。再次,在“学习型组织氛围”环节,鼓励学生在多元样态的学习形式中继续表达与巩固自己的思想观点,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调整自己观点中的错误意识与价值偏向。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在不影响学生自主探索性与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逐渐介入学生产生偏向的观点意识与价值立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并树立正向的价值立场。最后,在“体验式教学实践”环节,课程发生的场域由原本的学校课堂拓展为虚实结合的多元教学场域,包括诸如情景剧汇演、历史经典诵读等现实体验实践活动,在虚实结合的多元教学场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感与代入感,使学生在前面各环节形成并巩固下来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理念再次内化,真正成为自我的行为实践。
(1)通过情景剧、社会热点案例分析、战友眼中的马克思等环节,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在情景剧环节,将原有的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转化为注入相关价值元素的情景剧汇演,讨论题目涉及解析新时代大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等。在热点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在遵循课程内容与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以案论理”的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呈现出来,通过讲述马克思战友的故事,使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自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2)通过设立师生点评环节,融入“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等思政元素。在各教学环节设立师生点评环节,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介入活动过程,以便完成课程思政的价值赋能。在听取学生观点的同时,教师可通过点评环节,虚实结合地将“大局意识”“合作精神”等价值元素融入到学生思想形成的过程当中,由课堂讨论(20%)、体验式教学实践(30%)、期末考试(50%)三个子系统构成,在每一子系统中,体验式教学成果分析都占有相当比重。
(1)创造性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多元数字技术与手段制作该课程虚拟课堂。该课程虚拟课堂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双维限制等相关问题,使教师可以自主更新教学资料、提升教学进度,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查阅学习资料与提前预习。同时,该课程虚拟课堂能够整合多方资源,以内嵌数字资源链接的方式使教学内容呈现出视频、图片、文字、语音等多种方式,多主体并行完成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2)整合数字“微平台”,以该课程体系联动数字教学“大平台”建设。相较于传统课程局部开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整合各部分数字教学“微平台”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数字教学“大平台”建设。
体验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课程参与感与活动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辩论、敢于实践。据统计,参与该课程的学生已获得多项省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部分学生荣获学校“攀登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学部竞赛一等奖。
在教学成果方面,该课程主讲教师多次荣获校部级奖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课程思政路径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项目“立体化共享资源库建设”等。
在成果推广方面,制作线上虚拟课堂,以扩大课程受众面,通过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推送教学成果微视频100余部,累计阅读量达数万人次。其中,首个课程视频在哔哩哔哩点播量高达8000余次,分享近300余次。此外,“回顾历史 经典诵读”等课程成果被纳入市科普周系列活动,并得到认可。在课程价值渗透力方面,该课程师生共同创作原创诗歌朗诵作品,以串联抗日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疫情防控时期三大历史节点,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