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研究

2024-04-08 05:10凌子茗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思政素养

凌子茗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着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效成为高校一项迫切任务,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除受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影响外,还与大学生就业观、自身素质有关,思想道德素质在综合素质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职业道德建设,也关系着大学生内驱力的激发。基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需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就业,借助就业指导课程阵地作用,提高课程思政的渗透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全面素质的发展。

1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的可行性

1.1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程围绕大学生就业,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当前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根据社会职业需求情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思政教育则从意识形态层面入手,着力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坚定政治立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内驱力。可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教育尽管着力点和侧重点不同,但都致力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谋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也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1.2 教学内容的互通性

从教学内容维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教育具有互通性。首先,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如“三观”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三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无疑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择业观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等互为交融、互相渗透,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成效。其次,就业指导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时,充分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包括自己的个人喜好、个性与特长等,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根据自身实际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盲目、不好高骛远,从实际出发。这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宽度。最后,两者内容具有交叉性。在教学内容上,两者具有交叉性,如法律法规教育,都是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内容之一,都意在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1.3 教学效果的互补性

从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维度分析,两者在教学效果上具有互补性,互相补充、互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着力于大学生意识形态,表现出很强的政策性,理论教学也容易造成单调、枯燥感,容易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不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热情。就业指导直接与学生未来就业有关,关系着大学生就业前景,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思路,与学生关系密切,为大学生所高度关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渗透到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思政课教育内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外延,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单调感,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课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向感,让就业指导课程思想性更强。因此,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合,能够较好地实现两者教学效果互补性,互相促进,实现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2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2.1 激发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能与学生主体性直接相关,学生主体性发挥越充分,课程教学效果越显著。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将从改变学生意识形态入手,让学生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不仅关系着自身就业,也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些都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业指导课程,改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漠不关心的现状,将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2.2 明确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向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向具有导向性作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将借助德育优势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方向,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学习认知。就业指导课程既要全面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信息、培养就业意识、提高就业基本技能,还要学会制作简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要重视提高自身情商和道德素养,进一步增强自我意识,学会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关系,不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激励,不断提升共情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改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认识上的“短视”,让学生放眼未来。

2.3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念

就业观念对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成为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任务。然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不少学生存在就业焦虑心理,自信心不足,从而制约了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等,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将个人职业和祖国建设、民族发展等力量,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我。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2.4 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发展

职业道德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软实力,是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将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借助我国古代思想高尚的杰出人物、各行各业工匠精神等力量,引起大学生思想情感共鸣,从而坚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岗位实践。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职业道德素养生长奠定坚实的根基,也使思政教育元素转变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生长的养分,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发展。

3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渗透的路径

3.1 转变课程理念,确立课程思政思想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应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积极转变课程教学理念,确立课程思政思想,根据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在设计就业指导课程时,既要重视就业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又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思想需要就业指导课程精心预设两者融合点,让思想道德教育自然地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如结合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等,帮助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思想,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将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高度对接,以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发展观[1]。

3.2 挖掘德育元素,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渗透思政教育,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借助鲜活的德育元素,自然地实施思政教育。如结合疫情中各行各业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挖掘爱国主义思想、爱岗敬业思想、集体主义精神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岗位表现出的敬业精神,正是这些无私奉献,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人,才能够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给人民筑起一道生命防护墙。通过挖掘德育元素,扩大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效,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努力完成学业,立足于岗位[2]。德育元素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改变“教书”和“育人”相脱节的做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践促进学生的理解,让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如结合每年劳模评选活动,让学生通过劳模事迹,感受到劳模身上体现出来的职业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再如结合劳模产生的行业,让学生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让学生确立“岗位无尊卑”的正确择业观。这样不仅丰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提效。

3.3 创新教学模式,确保思政渗透效能

首先,创新教育载体。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思政教育渗透有效性[3]。如援引网络视频,引导学生以视频为抓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就业指导课程知识和理论,同时借助视频载体有机渗透思政教育,将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构建双线模式。信息化时代,网上教学成为常态。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应构建线下、线上教学模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渠道[4]。如结合线上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微课、慕课,让学生自主建构就业指导,在学生自主建构过程中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

3.4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能力

首先,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就业指导课程教育缺乏德育渗透意识和主动性。高校应基于课程思政背景,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教师在就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认识,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就业课程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让教师心中有“思政”。其次,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教师心中有“思政”,更需要教师具备渗透思政教育的能力[5]。高校应针对课程思政实施的需要,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培训,引导学生系统化学习课程思政理论,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同时,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课程思政大主题,通过观摩课、公开课等,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最后,还应基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对就业指导课程思政教育渗透成效进行思考。

4 结语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也具有重要价值。就业指导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应进行系统化设计,从加强意识形态入手,凭借鲜活的思政元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学生就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养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