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激浪
1月13日至3月24日
上海·龙美术馆
展览呈现了20余件方媛近年来的全新创作。方媛的绘画呈现出一种宏大的画面调度和轻盈回溯,就像情感的涓涓细流总是之于奔腾的历史时空之下。画面的色彩来自于中国传统湿壁画在时间打磨和自然锤炼下的颜色,它们不是初始的颜色,却也铸造了一种新的审美可能。
梁绍基:溶熔之幻
1月14日至6月30日
上海·上海玻璃博物馆
12组大体量作品不但延续了梁绍基长期关注的命题,又彰显了其试图在已早为公众熟知的艺术语言体系中寻找新的突破。“溶”呈水态,“熔”为火性,梁绍基试图揭示玻璃作为神奇的第四态物质生成过程中迷幻的存在形式和精神内涵,借之折射生命、宇宙、历史在水火相克相生中的流变之光。
林栋甫:致敬蒙田
1月20日至3月3日
上海·东一美术馆
本次展览以“致敬”“山景”“蓝调爵士”“人物”四个单元呈现了林栋甫创作的80余幅画作,展示了他在蒙田的影响下,对精神世界乃至生命的思考及由外向内的创作历程。林栋甫通过线条笔触的重复堆叠,显化着内心的节奏,表达着返于自心、返于真实的内心截图。这些画作让我們见证了他内心的灵魂之旅。
沈泳岌:纹明
1月26日至2月24日
浙江·宁波美术馆
此次展览展出了沈泳岌的多个大型荧光灯管作品,彰显出其突出的艺术表达特征,即体量的规整、线条的穿刺、色彩的炫然、空间的震动。沈泳岌早年的国画学习经历、大学的雕塑磨砺过程在作品中得以融合,并成为他特有的创作路径,“外向式”的创作状态得以在荧光灯管作品中显现。
傅以新:对话青山
1月28日至4月28日
北京·中国园林博物馆
此次展览精选傅以新绘画作品80幅,通过“山河远阔”“林壑清晖”“采秀撷珍”三个章节绘远阔山河,描清晖林壑,展现中华大地的峰峦叠嶂。此外,还展出了傅以新读史绘画随笔10余幅,这种融绘画、书法、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作者于山水之外新的探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
董大为:观念的代码
2月1日至3月31日
三亚·星合艺术中心
展览集中呈现了董大为的30余件重要作品,体现了董大为多年来的艺术思考,即图像和语言是人类最初的两个认知方法,艺术应该包括文字的直接使用;绘画应该更多地回到其作为物质和材料的本体;在物理学统一了宏观、微观世界后,抽象和具象的二元论不再适用于我们对表象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