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萍 桐乡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使国有企业更具市场导向、敏捷性和竞争力。然而,这一变革给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这些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不仅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强化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有助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从而推动国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在提升公司治理、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提升市场信任度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实施有效的内控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这些公司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内控管理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明确各级员工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流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司的治理能力。而财务风险防范则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确保公司的财务健康和稳定运营。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是主要问题之一[2]。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和实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管理结构庞大复杂,涉及的业务范围广泛,导致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这使得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和协调性难以得到保障。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和流程,容易造成职责冲突、资源浪费和工作重复等现象。
第二,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由于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常享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保护,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导致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低。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投入不足,对员工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出现违规行为和漏洞。
第三,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部控制缺乏独立性和审计的有效性。在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中,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和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容易受到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的干扰和影响。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内部控制的薄弱和审计的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发挥其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第一,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风险评估机制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信息获取渠道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更加广泛。然而,部分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现。管理层和决策者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而基层员工则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使风险评估不准确,从而无法全面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如果风险评估不准确,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就会出现盲点,难以快速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
第二,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风险评估机制方面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决策权通常掌握在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手中,而基层员工的参与和意见往往被忽视。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可能导致决策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的风险情况[3]。此外,由于决策者自身的利益和目标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忽视了某些风险或者低估了某些风险的潜在影响。
第三,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风险评估机制方面存在缺乏综合评估的问题。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不同的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然而,部分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风险评估时往往只关注单个风险,忽视了整体风险的综合影响。例如,企业可能只关注市场风险,而忽视了政策风险或者经营风险。这种片面的评估可能导致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第一,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往往受到政府的控制,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具体来说,其董事会成员大多由政府高层官员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决策。此外,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构也往往缺乏独立性,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管理者往往难以受到真正的监督和制约,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腐败等问题。
第二,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管理者容易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此外,由于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相对较为垄断,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压力。这使得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在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包括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员工培训不充分等。
第一,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和体制因素导致的技术环境相对封闭,使得公司难以充分接触和采用外部的先进技术。此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不足或对其长期效益的疑虑,也可能导致公司在该领域的投入不足,进而制约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可能不适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从而影响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效果,使得新的技术难以得到充分应用和发挥。
第二,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包括设备采购、系统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通常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批,决策周期较长,资金往往无法及时投入,这使得公司在硬件设备购置、软件引进以及信息系统升级等方面面临困难。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导致公司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不仅影响了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还制约了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第三,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人员培训不足的问题。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员技术和管理能力,但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能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信息技术和内部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导致公司在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不足。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及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和教材,导致培训内容可能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效果不佳。同时,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也使得公司难以衡量培训效果,无法对培训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公司难以满足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考虑到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多种风险,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明确风险评估和监测责任,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并建立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此外,加强对内部风险的跟踪和预警,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通过定期培训、宣传等方式,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优化组织结构。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需要构建一个分工合理、权责明确、运行科学的组织结构,以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4]。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精简管理层级、优化内部流程等方式,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体系和权责清单,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并通过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及与关联企业的合作,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第三,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不仅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更是对企业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优化。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从而降低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更新和完善内部审计的范围和方法。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一,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和分析。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需要加大风险信息的采集与解析力度。包括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收集渠道,涵盖内部员工、合作伙伴、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通过构建信息化系统,确保风险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此外,风险评估部门应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与整理,准确识别关键风险与潜在风险,并对其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发生概率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工具,进一步提升风险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建立多方参与的风险评估机制。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建立决策机构、内控部门和风险评估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机制。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战略和目标,内控部门负责制定企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而风险评估部门则负责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各部门之间应建立协调机制,通过定期会议、报告和信息共享等方式,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且,还可引入外部专家和咨询机构参与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增强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第三,综合评估风险的综合影响。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需要特别关注不同类型风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叠加效应,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金融风险等。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和方法,全面考虑各类风险对企业经营的综合影响。综合评估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模型和风险评级系统等方式来实现。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不同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路线图以及资源投入计划。在规划过程中,公司应关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如目标设定、实施范围、时间表等,并构建相应的评估体系以确保实施效果。此外,信息化建设还需与企业整体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协同,确保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增加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系统,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同时,公司应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内部控制信息化解决方案。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有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知识分享和岗位轮岗,提高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此外,公司还可以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和专家资源,引进专业人才参与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5]。
第四,加强内外协同和合作。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应与外部供应商、专业机构和其他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通过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信息系统和解决方案,提高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水平和效果。同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加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是其整体管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加快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将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