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光 陈锐刚|文
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服务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2023 年7 月21 日,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锂期货品种——碳酸锂期货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 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额1.06 万亿元,同比增长29.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900万辆,接近全球总量的70%,渗透率达到30%。碳酸锂作为锂电产业的重要原材料,自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产业客户参与积极,期现价格相关性逐步提高,有力支持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在期货市场服务产业平稳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效果。
碳酸锂期货自2023年7月21日上市至2023年年底,运行110个交易日,碳酸锂期货在市场规模、期现货价格关系、投资者结构、产业客户参与、交割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服务锂电产业的基础正在逐步夯实。
一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碳酸锂期货日均成交32.03万手,较2023年7月日均成交6.21万手,增长416%;日均持仓14.70万手,较7月日均持仓1.37万手,增长973%,期末持仓27.56 万手,持仓规模约占国内现货消费量的46%,较7月末持仓的1.55万手,增长1 678%。
二是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较高。碳酸锂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已达到0.97。2023年7月至2023年年底,由于上游产能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碳酸锂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行,现货价格由28.80 万元/吨下跌至9.69 万元/吨,期货价格从挂牌价24.6 万元/吨跌至10.67 万元/吨,期现价格同步下跌,但期货跌幅明显小于现货。
三是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参与碳酸锂交易的法人客户成交占比21%,较上市首日的7%,增加14个百分点;持仓量占比为50%,较上市首日的21%,增加29个百分点,市场结构还在持续优化,法人客户占比不断提升。
四是产业客户参与积极。截至2023年年底,碳酸锂产业客户开户数量超过13 000个,参与交易的产业客户数接近1 200个。其中,不少碳酸锂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龙头企业都已经参与了期货套保,还有不少企业正在组团队、建制度,做好参与准备。
五是交割布局服务现货贸易。碳酸锂期货设有交割仓库12 个,库容规模约占国内碳酸锂年产量的20%,交割厂库15个,包括主要的生产和贸易企业,区域覆盖江西、青海、四川等国内主要产销地,8家产量排名前10的碳酸锂生产企业成为交割厂库。2024年1月到期的首个合约交割量达11 351吨。
2023年,碳酸锂国内外产量增加明显,终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正极材料企业缩短库存周期,供给转向宽松,价格整体处于下行趋势,反映了市场格局的变化。
一是供给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碳酸锂新建产能陆续投产,据上海有色网统计,国内碳酸锂产能约96万吨,同比增长60%;产量约46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青海省产量约9 万吨,同比增长33%;江西省产量约15万吨,同比增长22%;四川省产量约5 万吨,同比增长15%。进口方面,2023年1-11月,锂精矿进口量约386万吨,同比增长55%;碳酸锂进口量约14万吨,同比增长11%。
二是需求增速下降明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58.7万辆,同比增长36%,但增速较2022年下降逾50个百分点。正极材料方面,据上海有色网统计,磷酸铁锂产量约127万吨,同比增长29%,但增速较2022年下降逾100个百分点;三元材料产量约62万吨,同比减少5%。出口方面,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整理数据显示,2023 年1-12月,碳酸锂出口量不到1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三是库存不断向上游转移。截至2023 年年底,据上海有色网统计,碳酸锂产业企业库存约5万吨,同比增加146%。由于下游企业缩减库存周期、上游销售减少,导致库存累积逐渐上移,上游库存约4万吨,同比增加193%;下游库存约1万吨,同比增加66%。
碳酸锂期货虽然上市时间不长,相较于其他成熟品种尚处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但是在服务产业降低成本、平抑价格波动、提升价格影响力、增强行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1年年底开始,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碳酸锂价格从10万元/吨开始持续走高,产业链上的正极材料、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保障生产供应,一窝蜂开始抢购,导致2022年碳酸锂市场一货难求,价格最高时接近60万元/吨,全年均价突破40万元/吨,价格在远超价值的非理性高位运行,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被动高价囤积了大量碳酸锂库存。
2023年年初,由于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开始集中消化库存,碳酸锂市场突然遇冷,市场价格又开始快速大幅下行,一季度从接近60万元/吨跌至20万元/吨以下,跌幅接近70%,下游正极材料以及锂电池生产企业大面积毁单。2023年4月,随着产业链企业集中采购,现货价格在1个月内再次超过30万元/吨,涨幅超过50%。整个产业链企业在价格的暴涨暴跌中疲于应对、苦不堪言,生产和采购计划完全无法执行,产业链供应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碳酸锂期货上市后,一方面,现货市场下跌幅度和节奏较2023年上半年明显放缓,6个月的期现货市场的价格跌幅不到12 万元/吨,部分生产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甚至实现了高于现货销售的盈利;另一方面,价格波动明显减小,不同于2023年上半年暴跌70%和暴涨50%,期现货市场价格同步缓慢下行,再也没有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
同时,贸易企业的蓄水池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通过期货套期保值,贸易企业敢于在价格下行阶段建立库存,2023年下半年贸易企业库存较上半年增加明显,并采用“期货+升贴水”的方式定价,有效缓冲了价格下行阶段的市场影响。据产业企业介绍,目前,碳酸锂期现货价格稳定在8万~12万元/吨,正处于产业供求平衡点,对上下游企业做好生产和采购的计划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碳酸锂期货上市以后,现货市场运行更加平稳、也更加理性。
碳酸锂期货及期权上市仪式
碳酸锂期货规则论证会
受2021-2022年锂电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等因素刺激,碳酸锂、正极材料产能大幅增加,甚至有不少企业在主营业务之外跨界锂电产业布局。2023年进入了产能集中建成期,据上海有色网统计,碳酸锂产能达到96万吨,产量46万吨,实际开工率不到50%,磷酸铁锂产能427万吨、产量114万吨,实际开工率只有27%,大量的产能和投资闲置。
碳酸锂期货上市后,市场明确了未来价格下行的预期,部分锂电企业不再急于扩张,取消或延期了产能建设。部分企业原计划2023年下半年建设的碳酸锂产能延期,不少非锂电的跨界企业也取消了计划建设的正极材料、电解液、锂电池等项目。目前,整个锂电行业的投资和扩产已经趋于理性,在调研时部分产业企业反馈,在期货价格的引导下,2024年碳酸锂和正极材料产能的建设和投产会更加有序。
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子蓄电池是我国出口“新三样”,此前受锂资源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影响,产业链利润分配并不均衡,下游产品受高价原材料的影响,竞争力减弱,大量利润向资源端转移,持续发展势必会影响我国锂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50%以上锂资源依靠进口,90%左右的锂辉石和25%左右的碳酸锂分别主要从澳大利亚和智利进口,碳酸锂价格暴涨也导致产业链利润大量外流。据统计,2021年,锂辉石精矿进口均价仅为576美元/吨,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达到2 896美元/吨和3 682美元/吨;2021年,碳酸锂进口均价为6 937美元/吨,而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达到49 449 美元/吨和42 467 美元/吨,上涨明显。
碳酸锂期货上市后,一方面,有了公开透明的价格指导,锂矿石进口价格也同步下行,定价模式由之前采用的“本季度锂矿石价格挂钩上季度碳酸锂价格”,从2023 年四季度改变为“本月锂矿石价格挂钩下月碳酸锂价格”,极大节约了锂资源进口的成本,在调研时部分产业企业反馈,正在与海外协商采用期货价格为锂矿定价。以2023年7-11月锂矿石进口情况估算,锂矿石进口量194 万吨,单价从4 083 美元/吨跌至1 873美元/吨,可节约外汇约43亿美元。
另一方面,碳酸锂期货极大地减轻了终端企业成本压力。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反馈,碳酸锂价格每吨上涨10万元,每辆新能源汽车成本将上涨约3 000~5 000 元,而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理性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约9.09 万辆/月,8-12 月出口10.36万辆/月,月均出口较碳酸锂期货上市前增长14%。
下一步,广州期货交易所将继续立足于服务绿色发展的目标,完善锂电产业链品种的研发,做精做细碳酸锂期货,加强市场培育、优化合约规则、促进功能发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大文章。
一是深入锂电产业链风险管理需求,丰富和完善锂电产业原料品种体系。锂电产业是我国具有绝对产业优势的新兴领域,碳酸锂期货上市后,广期所将继续加快锂电相关品种的研发工作,包括氢氧化锂等正极材料品种,为我国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持续推进市场培育,提升产业客户参与数量和质量,严防市场风险。一方面,积极开展产业培训活动,把期货市场风险和作用讲深讲透,让企业“一看二试三参与”,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另一方面,产业内外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广期所也将做好市场分析和预研预判,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加强期现货市场的联动监管,做好风险防控。
三是跟踪研究产业变化,做好合约规则的优化,更好贴近现货市场需求。锂电行业作为前沿科技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变化特别快,原料质量以及贸易格局也在同步发生变化。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持续做好碳酸锂产业的跟踪研究,紧跟现货市场的发展,不断评估合约规则的科学性,持续优化合约规则,更好服务实体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