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薛璇|文
“黑灯工厂”并不是指工厂里“黑灯瞎火”,而是智慧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工厂的代称。“黑灯工厂”是一套全自动、智能化、无人化的系统性创新工程。随着数字技术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黑灯工厂”的概念和典型案例逐渐席卷全国。
小米的一座“黑灯工厂”年产一百万台高端手机;格兰仕数字化智能工厂的一条生产线平均8秒产出一台冰箱;东方汽轮机叶片加工的“黑灯车间”半小时就能下线一件叶片。
“黑灯工厂”除了在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被逐渐引入之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黑灯工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步拓展到钢铁、有色金属等重工业领域。在宝武集团旗下的宝钢,空无一人的行车、六合一的操作室、不知疲倦的“宝罗”机器人等,已实现行云流水般的无缝衔接。笔者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中铝瑞闽热处理工序“黑灯工厂”项目正式投产,实现了热处理车间的无人化生产,成为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类似的还有大冶有色弘盛铜业的智能化仓储车间,从转运、出入库到数据统计全流程实现智能化。
“黑灯工厂”由于采用了众多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生产线基本“全年无休”,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稳定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了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黑灯工厂”对产业工人的就业影响是双面性的。
一方面,“黑灯工厂”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有一些制造业生产线由于引入“黑灯工厂”,产业工人数量缩减了四分之三。
另一方面,“黑灯工厂”并不是完全无人化的工厂,仍然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参与和维护。“黑灯工厂”对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黑灯工厂”中,在几十台智能化机器和几十道工序联合运行过程中,在不同生产环节中间,哪怕是0.1秒的衔接差都可能导致产品不良率陡增。这样的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工程师以及培训、调试、维护人员。“黑灯工厂”来临时,劳动者原有的工作模式将会改变,不再需要有力气、能熬夜、肯吃苦的传统劳力,而是需要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这将倒逼产业工人素质结构的深度调整。
在很长一段时期,有色金属行业由于涵盖矿山、井下、冶炼、加工等艰苦岗位,年轻人不愿意入职,招人难、留人难成为企业的普遍难题。随着“黑灯工厂”的来临,看得懂参数、能操作新系统和新设备的高技能复合型产业工人将成为备受欢迎的群体。当沾满油污的工具被电脑鼠标替代,当忍受着高温的肉眼观测变为屏幕上的自动监测,当年轻人穿着洁净的工装,远离了险、重、热、脏的工作环境,招人和留人还是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