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03-28 21:56杜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科负性

杜康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10

【摘要】 目的 对初产妇采用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单双号抽签的方式将产妇分组,对照组的65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5例产妇实施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对比2组产妇分娩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产妇负性情绪评分情况及产妇角色适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各产程耗费时长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分别为6.15%、1.54%、1.54%,低于对照组的23.08%、12.31%、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下降,由组间对比可知,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采用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后,不仅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还能缓解产妇负性情绪,使产妇更快适应母亲角色,帮助产妇尽早完成角色转换。

【关键词】 初产妇;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分娩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29-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7

生育是女性繁衍后代的重要功能,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临床目前主要通过阴道及剖宫产分娩,其中阴道分娩是最传统的分娩方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临床广泛使用。分娩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产妇情绪波动起伏大,再加上分娩时强烈的宫缩带来的疼痛感,使各种负性情绪滋生,影响子宫收缩,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导致产妇难产,引发产后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1]。不少研究发现,妊娠及分娩给产妇带来的生理变化及精神刺激极大,对于毫无分娩经验的初产妇而言,负性情绪会直接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及胎儿的健康。因此,初产妇更需要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2]。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针对产妇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及一体化的护理服务,使得护理工作更加连贯,在提高产妇分娩认识的同时,使产妇做好产前准备,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順利分娩,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3-4]。鉴于此,此次研究以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1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护理及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对产妇起到的不同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单双号抽签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12±2.44)岁;孕周36~41周,平均(39.11±1.02)周。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08±2.4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7±1.05)周。产妇的一般资料经过专业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后显示均衡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单胎头位初产妇;积极配合护理研究;孕36周以上。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者;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者;不配合研究及后期随访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产妇分娩前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告知产妇定期产检的重要性,让产妇按照规定的日期正常到产科产检。指导产妇到孕妇学校学习,以了解更多分娩知识,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讲述不同分娩方式的优劣势,待产妇临产时安排办理好住院手续,并对产妇进行常规分娩护理,使产妇顺利分娩。

观察组采用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除了进行常规的孕期健康知识宣教外,安排产妇参与一体化分娩过程。选取沟通能力强的产科医护人员数名,经过为期2周的统一培训后担任模拟分娩体验指导员,指导产妇进行分娩,具体操作如下。(1)分娩知识宣教。在医院开设一体化分娩体验课程,采用多种形式对产妇进行相关分娩知识的宣教活动,课程内容主要为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需要准备的物品、分娩时的宫缩间隔时间、分娩时机、分娩流程、注意事项及产科分娩时的处理方式。宣教活动主要为邀请产妇观看分娩较为顺利的产妇的采访视频,或者邀请分娩后快速进入角色的产妇分享自身的经验及感悟,引发产妇的共鸣,使产妇对自身更有信心。(2)现场模拟。在分娩体验指导员的指导下,带领产妇亲临现场,向产妇示范入院—待产—分娩—出院流程,使得产妇对入院时机、分娩物品有所了解,真正分娩时能做到临危不乱。产妇待产时、围产期实施一体化护理。宣教期护理为分娩特色课程的具体安排、课程效果及咨询服务。根据产妇的预产期,灵活安排分娩课程,参照分娩流程及培训内容,根据产妇的时间及身体条件安排课程时间及形式。邀请产妇扫码加入微信群,每次课程结束后给出相应的模拟题目,以了解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若产妇无法正确回答,则再进行重点讲述,增强产妇记忆。产妇围产期易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产妇咨询,护理人员要及时且耐心地回答,使产妇负性情绪得以疏导;不定期邀请成功的亲历者参与其中,了解产妇参与各种宣教活动的感受,帮助完成角色转换,使产妇感受到新生命来临的喜悦。模拟期护理为保障产妇在一体化分娩体验中各环节的安全性,让产妇学会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及应对技巧,比如分娩时出现胎头嵌顿的处理方式;同时护士要现场指导产妇进行宫缩监测,并进行呼吸、屏气和用力的正确指导,纠正产妇的错误行为,对正确的行为加以鼓励。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记录产妇各产程耗费时长。(2)记录产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及新生儿结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3)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产妇负性情绪,SAS量表评分≥50分可判断为焦虑,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SDS量表评分≥53分可判断为抑郁,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4)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医院自拟调查问卷表对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包括角色认同、角色行为及亲子依附3部分,共24个条目,每项按照0~4分标准进行评分,总分96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越强。

2 结果

2.1 2组产妇各产程耗费时长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各产程耗费时长明显更短(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

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分别为6.15%、1.54%、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12.31%、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干预后2组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下降,由组间对比可知,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2组产妇角色适应情况

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初产妇的分娩知识不足,对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应变能力不足,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尚未适应,因此常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而分娩会带来双重生理变化及精神刺激,会直接影响产妇最终分娩方式的选择及胎儿的健康[5]。常规护理根据产妇不同分娩阶段的情况给予阶段性护理,缺乏连贯性,导致产妇面临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难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分娩、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全方位护理,使得护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连贯性[6]。不少研究顯示,该种护理方式用于初产妇,可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使其心理状态得以调整[7]

本研究将产科一体化护理与分娩体验活动相结合,给予产妇健康知识宣教及实践指导,在提高产妇分娩认识的同时,使产妇能做好产前准备,通过示范入院—待产—分娩—出院流程,使产妇对该流程更为熟悉,提升自然分娩的信心,顺利分娩,获得良好的分娩结局[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原因是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根据产妇的预产期灵活安排分娩课程,参照分娩流程及培训内容,根据产妇的时间及身体条件安排课程时间及形式,而产妇经过系统的分娩课程学习,对分娩过程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评价产妇课程学习效果,加深产妇对分娩方式的了解,使产妇更倾向于选择损伤较小的阴道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9]。同时通过邀请分娩后快速进入角色的产妇分享自身的经验及感悟,引发产妇的共鸣,使产妇对自身分娩更有信心,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各产程耗费时长明显更短,可见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可缩短产程,通过个性化的分娩宣教及技能培训,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需要准备的物品、分娩时的宫缩间隔时间、分娩时机、分娩流程和注意事项及产科分娩时的处理方式,让产妇进行宫缩监测,并进行呼吸、屏气和用力的正确指导,促使产妇尽快娩出胎儿,缩短产程。

虽然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孕妇作为一个脆弱的群体,尤其是对初产妇,不仅带来生理应激反应,还带来精神应激反应,使产妇出现各种负性情绪,导致情绪失控,不仅不利于胎儿生长,还会导致宫缩乏力现象出现,增大剖宫产及难产的概率,因此加强产妇围产期心理干预十分重要[11]。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产妇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下降,而由组间对比可知,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是因为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注重服务细节,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持续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通过微信平台为产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使产妇的不良情绪通过正确途径发泄,且及时耐心地回答产妇问题,及时疏导产妇的负性情绪,使她们心理得到满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还能提升产妇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12]。洪丽霞[13]的研究中将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用于初产妇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部分一致。另外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角色适应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可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新的身份。究其原因,可能是该种护理模式宣教期注重课程知识介绍、宣教活动,并为产妇提供咨询服务,使得产妇分娩技能得以提升,同时针对产妇的负性情绪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方式,使产妇接纳自身母亲角色,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综上所述,初产妇采用产科一体化分娩体验护理模式后,不仅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还能缓解产妇负性情绪,使产妇更快适应母亲角色,帮助产妇尽早完成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 刘海平.产科一体化护理对初产妇不良情绪、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2224-2227.

[2] 段然,漆洪波.“WHO-产时管理改进分娩体验(2018)”第一产程相关推荐的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4):431-434.

[3] 吴阿侠,王海霞.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贵州医药,2021,45(7):1151-1152.

[4] 郑莉伟,林雪.助产士主导的胎心监护室、助产士门诊、孕妇学校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产科门诊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4):2497-2500.

[5] 王善林,彭萍,郭智勇,等.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11):57,60.

[6] 席秀云.产病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症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9):67-69.

[7] 刘晓娜,魏会娟.不同产科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6):2057-2059.

[8] 陈铭红,冯世萍,刘嘉.医护一体化管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1(10):64-67.

[9] 燕美琴,刘亦娜,王娇,等.一体化服务模式对剖宫产后再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5):904-907.

[10] 班慧峰.协同式待产心理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前负性情绪及经阴道分娩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417-1418.

[11] 王春秀,黄蕾.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孕期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0):1657-1659.

[12] 胡亚平,施丹丹,庞明明.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异位妊娠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6):81-83.

[13] 洪丽霞.一体化连续护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6):101-105.

(编辑:许 琪)

作者简介:杜  康,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科负性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