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成
本期欣赏的是仰韶文化庙底沟陶灶。
陶灶,是庙底沟的经典器物,代表了其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成就,也是研究史前制造业及生活方式的重要物证。陶灶多发现于豫西与陕东交接部,以陕西渭南市为最多。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秦人喜食清炖羊肉,将羊肉切成块放入陶釜,在陶灶上长时间烹煮,其味妙不可言。陶灶主要产地渭南当属秦地,紧靠秦国都城咸阳,陶灶的使用一脉相承,印证了陶灶的地域文化特征。
陶灶的形状与盆鼎相近,其构造巧妙充满智慧。为保持落地的稳定性,底部多设置三个矮足。陶灶的出现说明庙底沟先民对火的使用已臻成熟,把漫烧的塘火收入小而封闭的空间,让分散的火势变得集中,让固定的火能够自由移动,让桀骜不驯的火順从人意,算得上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这是三套仰韶文化庙底沟陶灶,灶的正面留有宽大灶门,背面或侧面开有进风口,火塘几乎占去陶灶的全部空间,形成易于持续的燃烧性能。这三套陶灶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应该是定制的随葬品,因此完好度很高,依然可以使用。如果用其清炖羊肉,一定味道绵长香气袭人,毕竟有五六千年的底气放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