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伟成 榫卯之间见蕴藏

2024-03-28 07:09:17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样古建榫卯

王碧清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祁伟成的足迹遍布全国。他造访现存重点古建实物,严格按照升起、侧脚、榫卯的制作技艺,将那些历史长河当中的珍贵古建筑按照比例制成“小样”。

“古代,人们在建筑前会先制作一个等比例的缩小样本,把脑子里的建筑设想通过模型呈现出来,这样的模型制作被称为‘扎小样。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是伴随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产生的,此技艺早在900年前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祁伟成介绍。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通常由画草图、选料、烤干、下料、制作基台、立柱、形成柱网、组建梁架、屋顶建造、装修、油漆彩绘等11道工艺组成,各工序复杂、细节完备、精准度要求高,“有时,制作工艺会随模型的复杂程度做出调整”。模型的整体制作均为纯手工,全面传承我国古建筑中采用的技艺特点。其中,升起的计算、侧脚的放线方法颇具难度,而榫卯技艺就有70余种。

古时的建造者们通过一个个小样,逐步推演建筑构造,再在若干个小样中,不断品评修改,最终确定其中一件为样板,后进行实物的设计、购料和建造。而在实物建筑竣工后,小样存放于建筑内,以备将来修缮之用。山西太原市晋祠博物馆馆藏的宋代建筑小样、朔州市崇福寺的明代建筑小样、太原市阳曲县悬泉寺的清代建筑小样等,均为古建筑模型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而今,作为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伟成围绕古建模型制作、古建筑保护,不断探索、跋涉、精进、传承。他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山西古典艺术研究院院长、山西古典传统艺术博物馆馆长、山西古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国家级综合评标库专家、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特聘顾问、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等。承担的责任越重,祁伟成的内心反而更加古朴坚定,那就是将古建模型制作、古建筑保护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登高望远,结缘古建修复工作

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中有三大技艺:升起、侧脚、榫卯。祁伟成介绍,模型中,立起来的柱子高度各不相同,需要角上的高、中间的低,这是升起;侧脚是指建筑角上的柱子都朝里侧倾斜,而非垂直,因此会将四周的力聚拢起来,不易倒塌。正如宋《营造法式》所载:“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榫卯则是木构建筑中典型的连接方式,在我国,榫卯结构起源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因此,榫卯也被称为早于汉字历史的民族符号。

对古建筑研究越深,祁伟成越能从一座座古建殿堂中感受到充满意蕴的生命力,“一卯一榫、一转一折,正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张弛有序、天人合一、相克相生、若即若离的大道理念。从遗存的古建筑,可以看到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一座古代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

回望来路,在祁伟成还很年轻的时候,他并未想到,自己会将研究制作古建模型、参与修缮古建工作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和使命。而脚下的路与心中的理想,就是在一步步前行、实践中,开辟而出。

1968年,祁偉成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芳兰村。他的爷爷在村子里是有名的“老秀才”,也是十里八乡所熟知的老校长,深受村里人的尊敬。每每逢年过节、红白之事,邻里乡亲都会前来邀请爷爷撰写楹联。祁伟成记得,一年春节,爷爷在案前挥毫书写,奶奶则在一旁研墨,静静相伴。那情景到今天都依然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像电影画面一样,隽永美好。他笑着说道:“咱老祖宗行过!”

祁伟成牢记爷爷的嘱咐——“走一条靠手艺养活自己的人生道路”。18岁时,他跟着姑父,也是当地有名的木匠薄秀章,学起了做木工。“如果没有师父带,我只会拉大锯、打家具”,祁伟成感慨道。得益于薄秀章的悉心教导,祁伟成从拉大锯到凿卯榫,又从打家具到一步步参与到修古建。

跟着师父薄秀章的芳兰古建队,祁伟成在各地辗转、磨练,从木工活做起,常常早出晚归,一天工作下来,浑身木渣,也常受伤,一次做木工不小心刨伤了一处手关节,至今仍有疤痕。就这样,他吃苦耐劳,勤学善思,一步步成为技术员、项目经理,日子也在日复一日地打磨中,开阔而充满挑战。

20世纪80年代中期,祁伟成随薄秀章来到太原,开始参与到文物维修、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不久后,他便参与了一项神圣的古建筑保护工程,即天龙山漫山阁复建工程。“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天”,天龙山由此得名。漫山阁,又名弥勒阁、大佛阁,为天龙山古八景之一,名曰“佛阁停云”。北汉时,已有弥勒大阁,明代又建高阁,以护石佛。有诗云:高阁凌虚拥碧云,烟林万壑望中分。乘风直上三千界,长啸犹夷帝阙闻。

1987年,祁伟成跟着师父等人参与到漫山阁复建工程。他们协助专家深入实地勘查、作分析比对研究,并对天龙山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进行测试和记录。除了对天龙山部分山体、危岩进行了防止雨水渗漏、裂缝合拢的加固工作外,最具挑战的也是特别重要的是,祁伟成和古建团队完成了天龙山石窟中第9窟漫山阁的复建。

天龙山漫山阁复建工作结束后,祁伟成进行了系统思考与梳理,与生土建筑工程专家左国保合作,共同阐述了天龙山石窟的开凿、现状及加固、保护的过程,对保护的要求、技术、效果等作出详细介绍,写就《天龙山石窟保护研究》,后于2016年正式出版。

步履不歇,矢志激活古建生命

对于祁伟成而言,古建筑如同一部部厚重的史书,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建筑文化的积淀和展示。“它历史悠久,又饱经风霜,见证时代变迁。人们在走近它时,会产生想象,催生灵感。我们可以欣赏其外貌,了解其内涵。我们是游览者、观光者和共享者,也应该是保护者、宣传者,我们应该以倍加呵护的心态,科学地认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承载中华文明的古建筑。”

祁伟成认为,这门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由一辈辈老艺人口传心授至今,反映了古代建筑的建筑特征、结构类型、工艺技术,那些精巧的古建小样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时至今日,祁伟成仍记得恩师柴泽俊曾对他说:“一些古建筑建造技术濒临失传,用机制构件代替手工构件,不仅抹杀了历代建筑特征和风格,在观感上也截然异趣。基于此况,传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与营造古建筑小样模型,用以教学、陈展,对古建筑技术人员和工人匠师进行培训示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三十余年间,祁伟成将造访的一处处重点古建实物,按比例制作成小样,许多小样也成为教具,走进高校建筑专业的课堂。他广收门徒,传承“扎小样”技艺,已收徒8人。对于徒弟们,他希望年轻一辈从事古建筑模型制作,首先要喜欢,要有木工基础和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要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传承这项技艺的过程中,祁伟成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人的问题”。“虽说这项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但是多数年轻人并不想学习、传承,他们认为木工活儿又脏又累,费时费力。要找到有文化基础、愿意钻研琢磨、喜欢古建的青年来传承,很难,传承发展这项技艺非常不容易。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藝如果失去年轻人的参与,在未来恐怕会出现技艺断层。”

2021年,祁伟成在太原清徐县徐沟砖雕博物馆内,建立中国古建筑模型博物馆,作为展示、接待、研学的场地。2023年,他在太原古县筹建的山西古典传统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祁伟成和团队这些年制作的大量古建筑模型陈列其中,涵盖汉风、唐韵、宋式、明作、清则……祁伟成希望通过博物馆,吸引更多人走近、了解古建筑模型,以及背后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明。祁伟成说,精美的古建筑模型是视觉盛宴、审美享受,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收藏价值,“木头本身容易保存,所有的木构作品都是有灵魂有温度的”。

祁伟成也多次走出国门,参加文化交流,在感受不同国度各自文化魅力的同时,他更加坚定要让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要让更多人通过古建模型领略到中国古建的美,让古建筑文化成为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在新时代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祁伟成认为,在依靠传统工艺制作、不断发展的同时,要做好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发扬,而后结合先进的手法和设备,“要让传统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不能让技术发展磨灭传统视野”。祁伟成提出,“传统做法不能丢弃,首先要修缮保护好古建”,而每一座古建都有其特别之处,要寻找其文化特色、提取运用到文创产品中,也可以打造文化IP,激活古建筑生命。

如今,在祖国陆地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一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仿唐榫卯结构阁楼——东极阁拔地而起。其中的铜件、瓦件、石件和木构的技艺等手法接近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构造。祁伟成正是主创设计师之一,他带领团队制作木制小样,并参与到东极阁的实际建设,“其构造为五个仿唐风格的建筑合为一个仿龙首的建筑”。东极阁自2020年12月竣工以来,屹立于华夏东极国家森林公园南山风景区制高点,迎接着神州大地的第一缕曙光。祁伟成自豪道:“古建筑专业的同行看后,首当会说这是仿唐建筑!”

祁伟成每天的日程依旧忙碌,他带领团队着手五台山大白塔的修缮工作、整理应县木塔抢险加固工程的技术资料、针对古建筑塑像与壁画人才稀缺组织人才培训……“古建是美丽中国不可缺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如果我们今天不能保护好,古建会在岁月的洗礼中最终消失。我们责任重大,一定要做到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良心。带好徒弟、制作好古建模型、保护好文物,让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古建筑修缮技艺后继有人,使其传承、发展、创新,这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赵汉琪

猜你喜欢
小样古建榫卯
赠你一枝花
中学生博览(2023年1期)2023-05-30 16:13:48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5:52
古建军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现代装饰(2019年10期)2019-10-17 02:04:00
古建抗震有绝招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16
千年古建看高平
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13
萌图
初中生(2016年1期)2016-03-17 03:27:02
搞笑图片
《榫卯》
中华手工(2015年5期)2015-05-11 1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