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玲 姚立霞 裴美凤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由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发展为“核心素养”,表明我国教育步入素养时代。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具备实践性与育人价值,核心素养的提出体现了地理学科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新课标颁布后,新教材也随之应运而生,素养时代如何利用新教材融合新理念以达到地理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等地理实践是培养与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1]。
区位因素贯穿整个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内容,农业区位因素为产业区位因素的开篇,为后续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及服务业区位因素奠定基础。农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生活中广泛接触过农业,对于农业的区位选择能大概说出一二,学生拥有生活经验,但尚未形成系统的农业区位思维路径。本文以“农业与区位因素”课时为例,以学生生活背景为基础,选取广西代表农作物——甘蔗为实例,重构农业与区位因素这一课时教材,以达到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换,完成学习进阶的教学[2-3]。
一、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1.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课标中的“结合实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尝试分析说明影响该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地理实例资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其区位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实例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思维路径。
2.教材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内容,本节内容对后续学习工业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具有开篇指导作用。教科书为通用教材,因此案例的选择范围性更为宽广。教材中本节导入为“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农业景观案例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江西省千烟洲的立体农业、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等”。案例丰富多样,但案例多远离学生生活,学生难以将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教学案例选取与学生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在已有知识与生活背景上建立知识库扩充知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促进教与学更好地进行。
3.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广西区内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人口、气候、地形、交通运输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等基础知识,已初步了解农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耕作方式,但并没有系统完整地学习过农业区位因素。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但多数学生的生活与农业生产相距甚远,学生不了解农业,故难以将自己置于农业生产的情景中,加之教材的实例多非本省实例,用之讲解农业区位因素,学生难以形成情境性知识,不能最大化发挥地理教学实例的教学作用。甘蔗作为广西农作物的代表作物,广西区内的学生对其较为熟悉。因此,本课选其作为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实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建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思维路径。同时,高一学生已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与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解决具体的情景问题,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知识探索当中,从而获得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思路设计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各大甘蔗种植省份的分布,并对自己家乡的甘蔗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具体的种植规模、种植过程、经济效益等情况,从而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②能够结合广西地域概况和甘蔗生长习性,综合分析影响广西甘蔗种植的区位因素,系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地协调等观念,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案例。③在认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广西甘蔗对我国糖料作物的重要性,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品质精神,焕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并尝试为广西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埋下乡村振兴的种子。
2.思路设计
本节课以“广西种植甘蔗”为主题,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环节。其中环节一为前期准备,环节二及环节三为新课学习,环节四为课后作业。具体环节如下,环节一:小小村官走访田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甘蔗的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在我国的种植情况以及广西的地理概况,做好前期调研、整理资料等相关工作;环节二:各级官员商讨农业。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有关甘蔗”及“广西区域概况”的相关材料,总结影响广西种植甘蔗的区位因素有哪些;环节三:小小村官出谋划策。通过分析广西种植甘蔗经济收入状况及存在问题,为广西甘蔗种植业提出相关建议;环节四:小小村官出省考察。课后分析广东、广西“东糖西移”的原因,為下一课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做铺垫(图1)。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环节一:小小村官走访田间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教材、网络平台等资源,自主预习农业区位因素第一课时的相关内容,对农业的概念、农业的特点、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主要区位因素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将学生分为4个调查小组,通过查找资料、访谈、田间考察、走访调查等形式获取甘蔗产量排名前5的省份、甘蔗生产特点及所需条件,查询分析并总结广西甘蔗种植区的自然因素特点(地形、位置、土壤、水源)和人文因素特点(当地交通条件、人力劳动、售卖去向及盈利情况等),并总结甘蔗的生长习性、广西区域概况、甘蔗产业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将地理实践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接触农业,锻炼其搜集、调查及汇总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总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情况进行进一步补充,并以此作为本节课堂教学案例材料,让学生提供材料、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2.环节二:各村官组织商讨农业发展
【教学活动】甘蔗是我国一大糖料作物,在广西多地随处可见,并有着“中国甘蔗看南方,南方甘蔗看广西”的口号。下面我们来看航拍中国广西篇甘蔗种植规模的情景及人们收割甘蔗、输运甘蔗的场景。种植甘蔗就是种植业,也就是农业,而农业除了种植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四种形式。利用土地来栽培甘蔗来获得我们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学生活动】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农业区位因素。
【承转】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甘蔗的信息呢?根据同学们提交的材料老师又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看有关甘蔗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种植区域。
材料一:有关甘蔗
①甘蔗生长习性: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 500 ℃~8 500 ℃,无霜期330天以上,日照时数在1 195小时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 200 mm,是一年生宿根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因此,在南北纬度35°以內都可种植生长,以南北纬10°~23°之间为最适宜生长区。甘蔗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甘蔗自身却不耐涝,因此,在甘蔗生长期间,需要在灌溉的同时做好排水工作,要保证甘蔗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又不能使水分过量使甘蔗涝死。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土地是提升甘蔗含糖量与产量的基础,甘蔗普遍生长在沙质土壤中,土壤的酸碱度在5.5~7.5,更适合甘蔗的生长,因此,在进行甘蔗种植地块选择时,要选取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沙质地,若当地条件允许最好选择有经济作物的轮作地。②甘蔗生长周期:广西甘蔗春播时间为1月底至3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月底至9月底为宜,12月中旬收割,年复一年。③我国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图略)。
【学生活动】学习小组根据有关甘蔗的材料概括甘蔗生长习性,并概括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师生总结】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承转】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如此之庞大,侧面说明广西的地理条件符合甘蔗所需生长条件且具备地理优势,我们一起来看看广西的地理条件如何,哪些因素满足了甘蔗的生长。
材料二:广西地理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地年降水量均在1 070 mm以上,大部分地区为1 500~2 000 mm。河流众多,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中南部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土壤以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酸性土为主;2022年广西人口数量为5 047万人。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一中甘蔗生长所需的条件,读图分析甘蔗在全国及广西区内的甘蔗种植情况,并对比材料二中广西区域概况地理条件,探讨影响广西种植甘蔗的区位因素。
【师生总结】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及土壤等。
【承转】广西种植甘蔗面积如此之广,产量如此之高,那么其甘蔗产业盈利情况如何呢?
3.环节三:小小村官出谋划策
材料一:甘蔗盈利情况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2000—2018年我国食糖总量约90%来自甘蔗糖,因此,甘蔗在食糖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广西是蔗糖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其甘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甘蔗种植是广西实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甘蔗种植质量直接影响农户的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但种植甘蔗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假如将人力成本计入其内,这也许是个赔本买卖。广西甘蔗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一是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良种推广能力不强;②二是户均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不高;③三是甘蔗精深加工水平低,糖企效益不高;④四是农民种蔗收益低。
【教师提问】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是食糖短缺的国家,食糖净进口为常态,因此广西甘蔗产业对我国糖业具有重要地位作用。但由于许多农户种植甘蔗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许多农户放弃种植甘蔗。假如你是当地政府人员,对于农户提高种植甘蔗经济收入,你有什么建议?
【学生活动】学生角色扮演为当地小小地方官,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出谋划策,为青少年未来担当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乡村振兴埋下种子。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让学生明白农业是一切产业的基础与根本,从事农业不丢人,劳动也不可耻,劳动是光荣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广西甘蔗对我国糖业的作用,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之情。
4.环节四:小小村官出省考察
【教学活动】展示广东、云南、福建、海南、台湾五个省份种植甘蔗面积及产量的变化,广东甘蔗产量及种植面积曾经位列全国第一,是什么原因促使广东甘蔗种植逐渐转移到广西,形成“东糖西移”的结果?
【设计意图】浅析我国“东糖西移”现象的成因,为下一课《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作铺垫。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丁荣,杨昕.地理课程与地理学科关系的探讨——基于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J].地理教育,2022(5):3-7.
[2] 郑祖槐,龚顺丽,董江南,等.基于乡土地理的“农业区位的选择”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23(S1):77-80.
[3] 陈婷,王智能,王月健.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J].地理教育,2023(S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