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联系各民族的纽带,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和“两个结合”重大论断,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守正创新‘非遗人”专题,对多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深度报道。他们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传承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适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生机活力。
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记录着穿越时空的历史变迁,是文化脉络相传的活态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秦戏代表性传承人、西秦戏表演艺术家吕维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现代马头琴艺术大师齐·宝力高,都历数十年之功,通过多种方式传承和发展守护“非遗”项目,只为传统文化赓续不断,并以更好的姿态持续发展。
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终极目的。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传承实践,让“非遗”“活”起来,才能真正传承非遗的独特价值,才能让“非遗”留住“根”、守住“魂”、固住“本”,展现出独特魅力、时代气息和创新活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花费数十年心血,“在传承中促创新,在创新中做研究,在研究中促传承”,不仅获得蓝印花布的“重生”,而且与时代同频共振,以鲜活的姿态融入了现代生活。
还有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韦洁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术(宫廷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钢……很多像吴元新一样的“非遗”传承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探索适合的方式,不断拓宽“非遗”项目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推动传统“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古老的、美好的技艺正在成为当代生活的一部分。
“非遗”凝结和传递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经验智慧,也是我们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唐卡艺术大师娘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伟成,都是带着“非遗”走出国门、让古老的传统在新时代走出新发展之路的代表人物。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他们践行“两个结合”引领“非遗”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非遗”文化,让“非遗”在新时代展现蓬勃生机、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