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长期主义,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展望孩子未来的人生,自然会少一份焦虑和盲从,多一份信心和笃定。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限式思维有很多种,短期主义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担忧和无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孩子本该几年、几十年乃至一生完成的事情,用一天、一个月、一年的视角去看,得出的结论、应对方法自然就会不同。
短期主义: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秉持短期主义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让父母在教育理念和方法的选择上急功近利,而无视孩子作为人的尊严、独特性和成长节奏。为什么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常会弄得鸡飞狗跳?因为父母等不了孩子慢慢思考、领悟和试错,急着要一个正确的结果。看到自己眼中非常简单的题孩子却做错了,就会认为孩子不认真、不努力,从而加以训斥和惩罚。
其实,真正的学习是一个自我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需要时间。任何结论和技巧来得太快太早,都会变成思维的敌人,剥夺孩子自己感受、体验、思考、判断和领悟的机会。
孩子磨蹭也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但我们可能忽视了,孩子的成长需要尝试、探索、思考、发呆、想象和游戏的机会和空间,需要在没有催促和训斥的情况下学习。用成年人的效率和标准来要求孩子,对孩子是一种绑架和束缚。它会阻碍孩子心智的发展,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造成孩子情感的压抑和性格的扭曲。如果我们能反躬自省,就会发现,不是孩子磨蹭,而是父母缺乏耐心。
短期主义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让父母拿孩子当成年人,甚至圣人一样要求,导致亲子关系的倒置和错位。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不勇敢、不独立,不配合父母,犯过的错还会再犯。对此,我通常建议他们先问问自己:我们自己勇敢、独立、自信吗?我们自己能做到“不贰过”吗?3岁的孩子和30岁的父母,谁该主动理解谁、配合谁?
当我们因孩子哭闹、磨蹭、不听话等表现而焦虑、愤怒,进而呵斥、打骂孩子时,等于说:孩子,爸妈虽然30岁了,但没能力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自己负责,需要3岁的你对我们负责,照顾好我们。这本质上不仅是对孩子的欺凌和压榨,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对自己的矮化和责任的逃避,只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失去对我们的信任。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没有生命强有力的连接,没有好的亲子关系,就没有影响力;而没有影响力,就没有教育。
短期主义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让父母忽视孩子童年的价值和意义,不断用各种猛药和激素对孩子催熟,导致孩子既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也失去了幸福的未来。这几年,选择“鸡娃”的父母越来越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被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教育观裹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他们要求孩子提前学习课本内容,报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有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催熟很容易导致早衰,捷径往往是最远的路。
诸葛亮曾在写给兄长诸葛瑾的家书中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是,我的儿子8岁了,资质聪明,过于早熟,恐怕未来担不了大任。这是一位智者对成长规律的洞察。他知道一个早慧的孩子很容易错过童年该有的经历和体验,也更容易在一片赞誉声中迷失自己。
孩子的成长就像洋葱一样,每一层都是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经历的体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内在特定的主题和意义,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为另一个阶段做准备的。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是童年的价值所在,也会为其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关于“鸡娃”和提前学习的研究,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A从46周后每天进行爬梯训练,练习6周后,在第52周爬5级梯需26秒,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B爬梯需要45秒。从第53周起,B也开始进行爬梯训练,到第55周,爬上5级梯只需要10秒。尽管A比B早训练了7周,训练时间是B的3倍,但是在56周和3岁时,A和B的爬梯成绩惊人相似,几乎处于完全一致的水平。这就是著名的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长期主义:父母学做时间的朋友
英国作家、诗人奥斯卡·王尔德说:“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孩子如果能学会某种知识和技能,那一定是自身内在的好奇心和渴望所驱动,同时自己的心智水平、成熟度和认知能力所能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盡可能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时间表”,尊重孩子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特点,多一些耐心和平常心。对于孩子的成长,最好是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万物生长自有其节律。
秉持长期主义还因为科学研究表明,生命的智慧等级越高,童年期就会越长。因为身体、大脑、心智的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自身发育基本成熟前,孩子需要与父母建立起充分的情感依恋,需要被精心照顾和呵护。也正因为有足够长的童年期和与父母强有力的生命连接,人类才可以发展出足够的韧性和智慧。而自然界中的动物童年期大都很短,有些甚至出生几分钟、几小时就可以站立、行走,但他们的智慧程度要远逊于人类。所以,父母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保证孩子的童年期不被压缩和省略。催熟的心智、透支的童年是无法发展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幸福而有后劲的人生的。
传说,古印度有一位非常喜欢下棋的国王,打算重赏发明象棋的宰相达依尔。达依尔向国王提出要求,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赏一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赏2粒;第三个格子里赏4粒;第四个格子里赏8粒……依此类推直到64个格子。国王开始认为达依尔的要求并不高,哪知道一算,到64格时,要摆放2的63次方,也就是1800兆粒麦子,这相当于人类2000年来生产粮食的总和。这就是长期主义的本质:复利思维、专注和时间价值。
世界著名的投资家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1965年至2020年间,实现了约28000倍的收益,年化收益率约为20%,让巴菲特连续多年进入世界首富排行前十。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问过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答道:“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地变富。”投资如此,人生如此,教育孩子亦如此。
秉持长期主义,学做时间的朋友。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就是不平凡,简单的事情长期做就是不简单。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用19年的时间完成了越狱。试想,如果没有一份坚定的信念,如果没有对自由的深切渴望,如果不信奉长期主义,他应该早就会放弃越狱的想法,像他的那些狱友一样,甘愿成为监狱的一部分。长期主义并非对自我的否定和利益的放弃,恰恰相反,它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愿意做出最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选择和行为,本质上是自尊和自爱。当一个人真正地爱自己、尊重自己时,自然会长期坚持去做有利于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事情。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受到很大启发。讲的是一位隐士住在山中,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次,隐士要出远门,找了一位朋友帮忙看院子。这人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形如兰花,但花边呈蜡黄色。这人采撷了些花和叶,到镇上找懂行的人品鉴。行家看了一阵儿,兴奋不已地说:“这是腊兰,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
这种腊兰价格十分昂贵,许多人穷尽一生也难找到。那位隐士远行归来,知道此事后感叹道:“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道至简,多一点儿耐心,给孩子“开花”的时间。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不要总想着抢跑和速成,催熟必然导致早衰,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正如意大利当代作家卡尔维诺所说:“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都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設,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作为父母,试着用更长的时间跨度去审视孩子未来的人生和我们今天的教育,自然会少一份焦虑和盲从,多一份清醒和笃定。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学做时间的朋友,避免急功近利、固步自封和自以为是,不仅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王人平
著名儿童教育学者,长期致力于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和父母自我成长的研究和实践。“人平陪你走世界”成长营创始人,新浪教育评选的“中国榜样家长”,新浪微博知名“教育博主”,曾为多家育儿杂志的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