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业旺,张毅
(1.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2.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际上一流高职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1-2]。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正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主题。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在“一带一路”政策刺激下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疆备案纺织服装企业累计达到5 017 家。2022 年,全疆棉花种植面积3745.4 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83.2%;总产539.1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90.2%,带动轧花、仓储、检测、棉纺、服装、物流等全产业链21.5 万人就业。阿拉尔地区是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中唯一实现三大基础纺织原料生产的区域,是全疆织造、印染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区域,当地每年一线用工数量约1.2 万人。新疆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东中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投资额最大、企业数量较多的省(区、市)之一。伴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用工缺口持续增大,培养更多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
为充分瞄准纺织服装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着力解决纺织产业部分校企合作停留在书面协议或顶岗实习用工表层[3],企业未能深入参与到纺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两张皮”等现状,文章依托知名品牌毛巾生产基地——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和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以毛巾面料织造、花型图案设计、毛巾功能整理、毛巾质量品质管控、毛巾电商运营等实践为例,旨在实现与企业生产过程、专业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标准的无缝对接,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产教融合、良性互动的职业教育校企协同育人发展格局。
锚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中融入“胡杨精神”。兵团“胡杨精神”是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这16 个字为内涵,体现了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是一种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价值取向。成立于2020 年4 月的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近60%生源来自内地省份,将“胡杨精神”紧密贴合学院办学育人实际,导入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建立以“胡杨精神”为引领,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核心产业——纺织服装及家纺制品产业链,针对企业用工情况,聚焦南疆纺织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扎根行业领军企业典型生产岗位,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等多层次纺织人才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打造学习好、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新时代边疆建设添砖加瓦。
职业院校普遍面临双师型队伍生产实践能力薄弱问题,培养具有一流专业技术素质的学生,必须先构建一支生产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导师团队。双师型导师团队的构建,是创建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的保障,其建设一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师资队伍实为关键。在校企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选定纺织行业企业导师,企业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具有中层以上管理经验的人员均可纳入选拔范围;建立以纺织大类教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培养双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基地,在生产、科研一线掌握先进技术,着力提升教学团队实践育人能力;辅之以双导师管理制度,强化校企双方合作动力,提升企业、学校导师积极性,保障双师结构团队建设平稳推进。
坚持在生产一线提升学校导师实践能力的工作思路,破解学校导师和企业动力不足问题。一是建立学校导师在企业轮训制度,可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每个专业选定1~2 名教师,至少6个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学校负责选定有合作基础、专业对口的企业,同时在时间上保障参加轮训的老师无后顾之忧;二是以联系生产实践的纺织大类教科研项目为切入点,解决生产一线面临的困难问题,组建涵盖企业能工巧匠、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项目团队。项目资金由学校注入,实践场地由企业负责提供,教科研成果由学校、企业和项目团队共享。同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双导师制”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双导师制”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双导师制”管理制度的制定,校内外导师的遴选、培训和聘任,导师工作质量的考核和检查评估等。
构建1 个创新教学区,1 个工作室,1 个实训中心。继续引进和添置精密纺织检测和新型棉纺设备、织造设备,找准现代纺织技术服务新疆区域经济的“棉纺织产业新形态”“棉高端纺织与时尚设计”两大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与区域内龙头企业合作,搭建毛巾生产与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创新教学区;成立面向南疆纺织品贸易市场的“纺织新产品设计工作室”。校内进一步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试验培训中心。该中心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棉纤维及新型功能性纺织材料、较为先进的测试仪器使用方法,掌握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制品测试技能以及部分生态纺织品GB 18401 等标准的检测要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生态纺织品安全防护意识,同时为纺织专业教师研究功能性新材新、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等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与测试环境。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与区域内产业链中的岗位人才需求相匹配,是高职院校与区域产业协同育人的关键点[4]。一方面学校、行业协会、领军企业三方协同,充分运用企业实地调研、市场调研、问卷调研,找准产业链的产业需求;由产业需求,拟定出相应的岗位设置,学校针对产业中的岗位需求,决定对需要输送的人才培养,绘制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保证人才培养的定位正确;组建专业核心课程校企教师团队,前期以选聘的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共同开发适用于毛巾生产一线的课程。促进课程内容、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的无缝衔接,构建基于毛巾生产全过程,学习实践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含先导课程、专项课程、提升课程、工作课程。先导课程包括纺织导论、纺织英语等;专项课程包括纺织材料、染整基础、服装概论等;提升课程包括织物组织结构与设计、国际贸易地理等;工作课程包括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纹织设计与CAD 应用等。
同时,进一步开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设计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并积极进行推广使用。首先是构建开放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已有的《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设计》教学资源库,整合利用现有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完成《织物结构与设计》《纺织材料》《纺织品设计》《纺织面料创意设计》等课程任务的建设;依托生产实践现场,逐步建设毛巾生产实践全流程教学资源库,将生产流程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衔接的短视频并融入教学实践。利用合作企业的微信视频和公众号平台,开发以生产案例为主的企业实践电子教材;借助专业数字化课程制作平台,开发高水平精品在线课堂;充分利用慕课、微课、雨课堂、云班课、翻转课堂等进行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此外,在培训学习中,开展优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竞赛及微课比赛、课堂革命竞赛,用特色课堂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再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组教学内容,重塑课堂实施路径,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按照学生个体的差异、专业兴趣、职业取向、各级专业技能大赛要求等因素,将理实一体化课程进行层次化、个性化课堂教学改革[5],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使之个个能提高,人人能成才,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聘请由纺织行业协会、新疆区域内的龙头企业、纺织产业兼职教授、纺织高职教育学者组建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家组(即专家顾问组),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解决办法和思路。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人才培养组、双师团队组、考核评价组,负责协调各组按照项目目标协同开展工作。人才培养组负责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联合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等;双师团队组负责明确企业导师教学职责,强化学校导师实践能力,制定双导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组负责设计和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制定项目考核评价标准,明确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
建立制度保障。一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所有制度必须由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制定颁布;二是涉及企业导师、学校导师选聘、经费使用、岗位确定、课程体系设置、考核评价制度等均有相应工作组负责制定,经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审定后发布执行;三是制度修改每年一次,修改前须经专家顾问组、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学校导师等充分讨论酝酿,报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确认后执行。
强化队伍保障。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四个工作组组成人员均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兼职教授、高职教育学者中选聘。企业人员须持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人员由涉及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兼职产业教授、双师型教师、辅导员等组成,一经选定,学校人员需将主要精力投放在项目运行中。
依托校企合作毛巾生产实践基地项目协同育人中心建设,推动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纺织品设计、服装工程(筹建)等专业的发展,加强在校学生对于棉纤维及其他新型功能性纺织材料加工、先进织造设备操作、面料花型及图案设计以及功能性、生态纺织品安全基本检测技能、检测标准的认识、训练与培养,增强在校学生对于产品质量为先、健康生态纺织产品设计理念和作为纺织人追求的专注、精益、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两年来向新疆及内地省市纺织服装行业输送200 余名高端技能人才,毕业的学生因爱岗敬业并具有工匠精神而深受企业好评。
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能力与教学策略上苦练内功,同时依托企业导师、学校导师的“双导师模式”,推进科学研究与校企攻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培养体系,着力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学团队。两年来涌现出“双师”教师4 名。
以毛巾面料织造、花型图案设计、毛巾功能整理、毛巾电商运营等研究为重点,提升阿拉尔市毛巾及其他纺织产品质量,赋予了产品新型的功能性,提升了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同时以现有课题研究为基础,申报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同时改善了市场现有毛巾产品质量,提升了纺织服装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增强了与内地纺织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阿拉尔市毛巾行业提供新颖、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科研技术服务。两年来,共立项校企合作科研课题两项,校企合作申请专利两项,发表或录用教科研论文两篇,为企业开展相关技能培训500 人次。
践行“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理念,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以“互惠互利、协同发展”为原则,依托知名品牌毛巾生产基地和纺织专业群,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职业岗位标准与院校专业课程标准的无缝对接,打造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了大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和技术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