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主体重节痛”理论治疗颈椎病体会

2024-03-26 10:41吴思静吕珊珊罗开涛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夹脊颈椎病气血

吴思静 吕珊珊 罗开涛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1

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和邻近组织结构受到其继发病理改变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1],临床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手段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大类[1]。手术治疗因费用较高且存在较大风险,一般不易被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则包含服用药物、物理因子疗法以及中医外治法等。西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易出现胃肠道刺激、过敏反应等不良表现;而物理因子治疗因周期较长,所以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近一年来,笔者在侍诊罗开涛主任中医师过程中,发现罗师以“输主体重节痛”理论为指导,运用温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起效时间短,能较快缓解患者不适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1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颈椎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中医并未有与之对应的具体病名,主要散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之类的叙述中。《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此可见,外感风寒湿与颈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又有《医宗金鉴》一书,言之曰:“伤损之证,血虚作痛。”说明了本病存在气血不足之内因[2]。颈椎病多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为根本,以外感风寒湿阻滞经络为标,临床上此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本虚者易感外邪,体健者感外邪后,经脉阻滞,经久不通,亦可发展为本虚,故临床治疗当标本兼顾,以温通经脉、补益气血为治法。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手段多样,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内服和外治。其中中药内服是在辨证的前提下进行施治,不同医家对颈椎病的理解和观点各不相同,用药亦是多种多样,然万变不离其宗,皆是基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来指导临床治疗。虚则补其肝肾,养血益气,实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亦有虚实夹杂之证,则视其虚实轻重,扶正祛邪。外治则包括了中药外敷、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牵引等。中药外敷使药物渗入肌肤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等功效,针刺、艾灸能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推拿可以起到松解局部粘连组织,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牵引则可促进组织水肿和炎症的消退[3,4]。

2 “输主体重节痛”理论及其应用

“输主体重节痛”出自《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体重”意为身体困重,“节痛”则为肢节疼痛。虞庶对此句有独到见解,记载于《难经集注》之中:“输者法土应脾,今邪在土,土必刑水,水者肾,肾主骨,故病则节痛。邪在土,土自病则体重,宜治于输穴。”解秸萍等[5]整理古今文献,发现十二经输穴主治可涵盖一身痛证,包括头面躯干四肢以及脏腑疼痛。输穴大多位于掌指关节或者跖指关节之后,经脉之气在输穴处由弱转强,由浅注深,此处为经气运行之要冲所在。也正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故才具有沟通阴阳、通调气血之效,尤善通经活络,可达止痛之效。阴经的输穴五行属“土”,对应脾,其可运化水湿,故输穴具有健脾益气、祛湿通络之功,脾又主四肢,因而能减轻身体沉重感、减轻肢节疼痛感。阳经的输穴五行属“木”,对应肝,因肝主筋,故输穴可通过舒筋活络以达缓解疼痛的作用。汤臣建等[6]以此为理论依据,辨经取输穴治疗颈肩部病证,疗效甚佳。严宏达[7]在腰三针配合辨证取穴基础上,另予辨经取手足同名经输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果显著提升。方永江等[8]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果显示能明显减低类风湿因子、血沉、C 反应蛋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上均佐证了“输主体重节痛”理论。

3 验案举隅

患者田某,男,31 岁。2022 年3 月22 日初诊。主诉:颈肩部疼痛半月,加重2 日。现病史:半个月前,患者因长期低头劳作引起颈肩部疼痛,右侧尤甚。近2日来上述症状加重,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疼痛难耐,乘车遇颠簸、遇冷疼痛症状加重,伴颈部活动欠利。自诉无头晕头痛,无肢指麻木,无大小便失禁。辅助检查:颈椎双斜位片示:C3-4、C5-6双侧椎间孔变窄,余椎间孔形态良好,未见明显狭窄征象。齿状突形态结构完好,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征象,关节间隙对称。刻下症:颈部活动欠利,前屈疼痛显著,焦虑貌。查体:颈背部肌肉僵硬,前屈、后仰、侧屈、旋转受限,C3、C5夹脊压痛+,叩顶试验+,右侧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霍夫曼征-。舌黯、苔薄,脉弦。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血瘀证)。治法:行气通痹,活血化瘀。治疗:温针灸。取穴如下:风池、C3夹脊、C5夹脊、大椎、肩井、天宗、曲垣、外关、手三里、三间,均取右侧穴位。操作:嘱患者坐位,取75%酒精予穴位常规消毒后,用佳健公司生产的0.30mm×40.00mm 毫针,先刺三间,施提插捻转泻法,以患者感食指抽动3 次为度,嘱患者缓慢活动颈部至受限体位最大耐受角度,2 分钟后再刺外关、手三里穴,针尖均斜向上刺入,外关穴进针时嘱患者咳嗽一声,然后再嘱患者依前法活动颈部2分钟。接下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常规操作余穴,以患者感酸麻重胀或向下放射为度。得气后用艾绒包裹上述穴位针柄点燃,每次施2 壮温针灸,留针半小时。3 月23 日复诊:患者诉夜寐已转安,前屈、后仰无明显疼痛感,乘车遇颠簸亦无不适,仅向左转受限,右肩时有酸痛,续守前法治疗。5日后电话随访,患者已无明显不适,恢复如初。

按语:患者因长期低头劳作,导致局部血行不畅,瘀阻经脉引发颈肩部疼痛,故属血瘀证。临床治疗拟舒筋活络,行气活血,通痹止痛。在治疗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针灸颇具优势[9]。《素问·痹论》即已明确提出:“痹……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故罗师采用针刺之法。在“输主体重节痛”理论的指导下,罗师依据辨经论治选取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三间穴行泻法,以达舒筋活络、祛散实邪之效,故在针刺后患者疼痛缓解。外关穴是对周身气血阴阳的平衡起着纠偏作用的八脉交会穴[10],《针灸聚英》载:“肢节肿痛……头项痛……外关悉主之。”手三里穴为多气多血之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具有通络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局部取穴天宗、曲垣,乃“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可治颈肩之痛。C3、C5夹脊既为阿是穴,亦是膀胱经及督脉经气外延重叠覆盖的地方,通过针刺夹脊穴可以起到振奋经气、疏经活络的作用[11]。大椎穴为项八针之一,《针灸大成》言之曰:“颈项强不得回顾……大椎主之。”且大椎穴可激发阳气,疏通气血[12]。另予温针灸治疗,因诸经络阻滞、气血痹闭者,皆可予温针灸治疗,不论其气盛、气滞,属虚、属热[13]。在针刺得气留针之际,利用艾温达到导气之效,可入经络,理气血,针灸并举,功到病除。

4 小结

在治疗过程中,罗师先取患侧三间穴行提插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待症状有所缓解后方针远道他穴和局部腧穴。罗师认为,“输”者乃“通”也,临床取“输穴”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三间穴因临近骨边,可以用来治疗“骨痹”。《灵枢·官针》有云:“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三间穴属“木”,对应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指)关节之后以及赤白肉际处,因其位置特殊,针刺此穴可达到一针通二经之效,起到沟通阴阳、调理气血的作用。此外,“所注为输”,经气于此处由弱转强,为经气运行之要冲,故输穴长于通经活络,调节气血[5]。临证过程中,笔者发现治疗大部分患者予进针输穴,症状便可大为缓解,始悟针贵精而不贵多,远端取穴之功甚宏,在针刺得气之际,燃以艾绒,留针聚气,燃艾导气,或收奇效。

猜你喜欢
夹脊颈椎病气血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女性与气血的不解之缘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夹脊”源流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