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动物防疫漏洞及补救措施

2024-03-25 11:55高翔安徽省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圈舍养殖场畜禽

文│高翔 (安徽省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

近年来,中国的畜牧业发展迅速,以家庭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逐渐被规模养殖所取代,其中中小规模养殖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养殖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业整体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到土地、资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动物防疫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对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笔者分析了中小规模养殖场存在的动物防疫漏洞,总结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 中小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漏洞

1.养殖场选址不合理。有些养殖场在选址时缺乏专业人员的科学规划指导,建设过程相对随意。部分养殖场选址紧靠居民聚集区,有的靠近交通要道,还有一些地势较低,排水不畅,容易导致雨水倒灌等问题。

2.养殖场布局不科学。在设施布局方面存在多种问题:养殖场周边缺乏围墙和绿化带等隔离设施,导致人员和动物可以随意进出;大门入口没有车辆消毒池或喷淋消毒设施,即使有也不能正常使用;缺乏人员消毒通道,或存在虚设情况;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未分隔,缺乏更衣消毒室,人员可以随意进出生产区;生产区内未严格区分运输粪便、病死畜禽等的污道和运送饲料等的净道;各养殖栋舍的出入口未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等消毒设施,进入圈舍时未进行消毒;相邻栋舍之间距离较近,未设置隔离设施;未建设独立的患病动物隔离舍和引进动物隔离舍,导致患病动物和引进动物直接混入圈舍内饲养。这些设施的缺失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3.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缺乏系统的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没有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一些养殖场直接从外场或网络上生搬硬套动物疫病免疫程序,不符合实际情况;疫苗未按规定的储存条件保存,导致效价降低;免疫操作不规范,包括打飞针、注射部位不精准和免疫剂量错误,导致免疫效果不佳;免疫结束后未及时进行免疫抗体检测,不了解群体抗体水平,也未进行及时补免。另外,一些养殖场在动物出栏时允许贩运经济人直接进入场区挑选出栏畜禽,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和流行的风险。这些问题导致畜禽的免疫力下降。

4.养殖场消毒不规范。一些养殖场存在消毒方面的问题,包括入口消毒池长期没有消毒液,有的即使有也长期不更换消毒药,无法有效消毒入场车辆;人员消毒通道内的消毒设施简陋,如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房间密闭不严、消毒时间不足,导致人员消毒效果不理想;养殖场没有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日常预防性消毒不及时,且消毒药的使用、消毒频次以及消毒范围等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5.粪污处理不彻底。部分养殖场存在粪污处理方面的问题,包括设施不全、储粪棚和污水池容积较小,与生产规模不匹配;污水管道存在破损现象,雨污分流不够彻底;还有一些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备简陋,无法满足防雨、防渗和防溢流的要求,容易导致粪污外流,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为病原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6.引进动物不规范。有些养殖场在引进动物时存在严重问题,包括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未完成必要的手续、未进行必要的检测项目,甚至直接在市场购买动物。此外,一些养殖场也未按期进行隔离观察,这给养殖场的疫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这种不严格的引进动物方式导致了许多疫病的传播,给养殖场带来了经济损失。

7.病死畜禽处理不规范。部分养殖场未配套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导致病死畜禽大多交由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置。然而,由于处理不及时和消毒不彻底等原因,仍然存在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的风险。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病死畜禽被随意丢弃的情况,这会增加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8.养殖场的内外环境卫生较差。部分养殖场存在脏乱差的现象,随意堆积生活垃圾和养殖垃圾,杂草丛生,畜禽粪便散落在场内不能及时清理。这种情况容易造成蚊蝇滋生,进而增加了疫病的风险。

二、动物防疫漏洞补救措施

1.合理选择场址。养殖场应该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同时要尽可能地远离村庄、学校、医院、无害化处理场所、交通干线等。

2.科学规划布局。在养殖场周围,建立围墙等隔离设施非常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障作用。养殖场的入口和出口处应建设消毒池或运输车辆消毒通道,它们与大门同宽,长4米,深0.3米,用于对进出车辆进行消毒。养殖场入口处还应设置密封的人员消毒通道,消毒设施应配置齐全,并遵循科学规范的消毒方法。生产区和生活办公区应该分开,并配备隔离设施。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应建立更衣消毒室,人员必须先进行更衣消毒。在生产区内,应严格区分净道和污道。此外,还应建立相对独立的患病动物隔离舍和引进动物隔离舍,一旦发现有患病的动物,应及时将其放入患病动物隔离舍进行单独饲养和治疗。引进的动物在进入主要饲养区之前,应在引进动物隔离舍进行隔离观察和饲养,确保它们在一定期限内健康,然后才能进入主要饲养区。各个养殖栋舍之间的距离不应少于5米,栋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人员在进入栋舍之前必须进行消毒。此外,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在生产区下游配备适合的污水和污物处理设施。

3.提高防疫意识。广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养殖场主的专业技能培训,普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提高养殖场主对动物防疫安全的意识。同时,要树立“防重于治”的养殖观念,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在使用疫苗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稀释和注射,以确保不会出现打飞针或注射部位不准确的情况。此外,需要定期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对于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如果出现疫病,必须立即将患病动物隔离治疗,并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在动物出栏时,应在指定的位置装车,杜绝贩运车辆和经济人进入场区,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4.规范日常消毒。消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杀灭病原菌,阻止疫病的传播。为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并严格遵守。圈舍及周边环境应定期进行消毒,通常情况下每周进行1~2次消毒,而在疫病流行时期应增加消毒的频次。当车辆进入时,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同样,人员进入时也必须通过人员消毒通道,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在配制消毒液时,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增减消毒药的浓度。消毒药品要定期更换,可以采用多种药品轮换使用,以防止细菌和病毒产生抗药性。

5.健全粪污处理设施。储粪棚、污水池、污水暗道的建设规模必须与饲养规模相匹配,并且必须达到防雨、防渗、防溢流的“三防”要求,以确保畜禽粪便和污水在发酵周期内全部进行收集和处理。这些设施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任何破损或问题都应及时修复,以确保雨水不进入,污水不外流。

6.规范引进动物。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可以考虑推广自繁自养的生产方式,这样可以确保动物“只出不进”,从而避免引入动物带来的疫病风险。如果确实需要引进动物,应该从正规的畜禽养殖场引入,并要求提供动物检测、检疫等相关证明。引进的动物应当在引进动物隔离舍进行隔离和观察,达到规定的隔离期限并确保健康后才能进入常规的养殖圈舍饲养。杜绝随意到交易市场购买动物后直接混群饲养的行为,以免引入患病动物,从而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7.规范处置病死畜禽。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绝对要杜绝随意丢弃或出售的行为。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设专门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将病死畜禽集中处理。如果没有第三方处理中心,养殖场应该配套建设化尸池,或者采取焚烧炉焚烧、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深埋的情况下,选址非常重要。处理地点应该选择地势高、通风燥热的地方,位于下风向,并远离学校、村庄、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动物饲养和屠宰场所、饮用水源地、河流等敏感区域。深埋坑底应高出地下水位1.5米以上,坑底要洒一层厚度为2~5厘米的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然后将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投入坑内,最上层距离地表1.5米以上,然后进行填埋。处理结束后还需要定期观察和消毒,以确保无害化处理的彻底和安全。

8.做好场区卫生。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对于动物健康和疫病防控至关重要,可以分为圈舍内环境和圈舍外环境两部分。对于圈舍内环境,应该每天及时清理畜禽粪便和尿液,保持圈舍的卫生和干净。水槽和料槽也需要定期清洗,以确保食物和水的卫生安全。此外,定期通风换气是必要的,这可以提供新鲜空气,确保动物生活在一个良好和舒适的环境中。对于圈舍外环境,应该定期清扫和清理各类杂草和垃圾,以防止它们成为病原菌的滋生地。此外,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鸟类、鼠类和蚊蝇等进入,因其可能传播疫病。适度的绿化也是必要的,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少臭气产生,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收益。综上所述,养殖场的环境管理是动物健康和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需要细致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的清洁维护,以确保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动物福祉。

猜你喜欢
圈舍养殖场畜禽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