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的思考,清楚的逻辑,是创作好文体的诀窍,但要兼顾艺术灵性的话,还需要其他的特质。例如,比思考还快的眼睛,或是对文字特性——一个个美丽汉字的音调、精粗、气味、色彩,乃至其历史底蕴的感官感受也是必需的。这代表对整体情况拥有完全知觉的某种能力,即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整体的知觉”。
说到拥有“整体的知觉”的作家,我觉得萧红极为典型。萧红的一生过得兵荒马乱,狼狈不堪。她颠沛流离,四处飘蓬,走得那么远,走到大海边,走到了天涯海角。把萧红放到中国现代文学史里,中国现代文学史就被她染红了。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深的一道伤,但她有天籁般的才华,且一生不受束缚。
我最喜欢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她的才华于字里行间不经意地、不可遏制地溢出来。她笔下的故乡——小城、祖父的园子、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子、纸扎铺子、秋天里河边搭起的野戏台子、四季轮回里活的那些人……所有这些都如野草丛生,鲜活又蓬勃。
萧红靠直觉和本能行事,而非靠头脑和理智。一开始被萧军撺掇着写作,萧红没找到自己的题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什么都试着写写,写的时候,脑子里可能还想着“时代”“战争”“革命”这些关键词。这样一些大而泛的主题,并不是她擅长的。而一旦触及她的小城、小街和街坊邻居,她就活了。膨胀的情绪,带动着她的倾诉,在字句间不顾一切地向前奔流。
关于幼年,关于亲人,萧红的感情澎湃而平静。文字则没有章法——响亮的大白话,童话般的语言,力透纸背的婉讽(也许应该叫作悲悯),许多东西混合在一起,毫不专业,却自然天成,无隙无缝。我们读很多人的文章是笑着笑着就哭了,但读《呼兰河传》是哭着哭着就笑了,因为总能发现萧红即使在描写最苦涩悲惨的人生时,也忍不住透露出一点不服输的天真和浪漫。
翻开《呼兰河传》,通篇是梦呓般的文字,完全的口语风格,颠来倒去,远离逻辑和理性。叙述时贯穿始终的绝望、恍惚、虚无,与落实到细节上的一种或许连她自己也未察觉的真切喜悦,奇妙地混融在一起。萧红从不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都没有要控制的迹象。文字中的她,既蛮横又可爱。她奇特的感觉和不按牌理出牌的表达,或许才是她对文学的贡献。那是赤裸裸的自我,是生命的本真。
《呼兰河传》写于萧红人生的最后阶段,写完不久她就病逝于香港。萧红从30岁起飞、逆行,飞过20年光阴,降落在童年的院子里。小说里的萧红,大概只有五六岁或者七八岁,无真烂漫,在祖父的园子里摘黄瓜,往天空洒水,追蜻蜓和蝴蝶,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为了吃上烤鸭子,就把鸭子往井里赶……在这部小说里,萧红以书写完成对自身困境的摆脱,以书写确立人生的终极价值。
为什么远隔大半个中国和数十年光阴,人生最后阶段的萧红要以“精神还乡”的方式回到“祖父的园子”?因为对于她来说,祖父的园子,不只是儿时玩耍的地方,更是终生的精神家园。这正是我最喜欢萧红的地方:她至死都保持了少女的天性,她的淳朴和自然,她投向万物时如初生儿一般新鲜而好奇的那一瞥。
我曾经作过一个设想:萧红能否活得稍稍像样一点?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原因不仅在于她生逢乱世,更多的是她身上有一团火——她把自己投入了这团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她若不早逝,恐怕也会马不停蹄,继续折腾。她的生命就像满满一盆水泼出去,任由它在大地上流啊流。走在路上的她,全然地、奋不顾身地把自己交给了这个世界。她整个身心都打开了,每个毛孔都在呼吸,听觉、味觉、嗅觉连成一片,自己和世界连成一片。
我想,所谓“整体的知觉”,大概就是整个把自己搭进去的状态。那是一种全身心沉醉其中的心流状态,是作者把自己的个性挥洒到极致,天然成就的一种写作典范。一个自我与文字混融一体的生命,从不粉饰,从不深思熟虑后再确定。之所以动荡不定,是因为这特定的生命本身具有太多不能确定的、转瞬即逝的痛苦、喜悦、迷惘、爱恨,只能携带这唯一的生命横冲直撞,并绝对忠实于它。
我是多么渴望拥有这种写作状态。即使我也希望自己的人生具有普通人生那种简单、稳定的温暖,不要大起大落,不要死去活来,感性和理性兼具,但是,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在一张平静的书桌前,我还是以别人难以理解的激情,一次次流连于暗夜,献祭于缪斯。写吧写吧,不然对不起沸腾过并随即凝聚的身边的历史,对不起流淌在心间的万般感受,对不起眼前光怪陆离的幻象,对不起耳畔琤琮变化的音符……
那种感觉,就如萧红当初说过的:“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就是最贴切的描述吧。
给作家涂色 橙·黎荔
最喜欢橙色,所以觉得它就应当属于黎荔老师。这种奇妙的因果关系没有道理可言。
作为顶级名校的才女教授,她的学识和才华依然有着不可遮挡的光芒,这并不容易。读过太多她的文字,读至不舍释卷,也读至心生惭愧。她似乎无所不知,通晓宇宙间的所有秘密,懂得生活细微处的一切暗语。她对万事万物保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热情和一种手到擒来的捕获力,并最终用信手拈来的文字赋予它们新生命。所以,我真正惭愧的是自己与她走过长度几乎相等的人生旅途,她捕获的风景却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我。我感叹精致的人生可以如此饱满,也感叹自己和许多人的人生居然这般粗粝、苍白和空泛。
行文至此,我发现橙色之于她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主观上的偏爱原来有客观逻辑。你不觉得橙色就是能给人一种不艳俗也不夸张的饱满感吗?不仅如此,我估摸或感知到的她所具备的那些特质,与我所理解到的橙色的种种特质高度契合。橙皮柚的内心颗粒分明,这像她思考时的冷静与清醒;透熟的杧果鲜甜多汁,如她充盈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情绪;甚至,她背着背包行走在泛着橙光的沙漠中也不违和,因为她的内心本就有着无尽的远方……
橙色还是沉静又旺盛的火焰。身为大学老师,她日日穿行于纷繁的工作与俗务间,依然坚持每天不应付地写一篇文章。这种充沛的力量,我在与橙色对望时感觉到了,在与黎荔老师于深夜聊专栏事宜时也感觉到了。她似乎总是不知疲倦,总是新鲜而热情高涨,这多像置于空气中许多年也不肯褪色的橙色。有很多次,读她的文字时,我总以为有种铺天盖地的、无孔不入的橙色将我团团包围,将万事万物团团包围,这大概就是她所说的“整体知觉的写作”带来的真实阅读体验吧。
或许,她也應该在橙色作为轻柔的温暖色存在时,无所事事地坐一会儿。无所事事就好,坐一会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