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强,吴 涛,王 君,刘苏哲,丁明山
(1.山东航空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滨州,256603;2.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滨州,256603;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随着会议精神的落实,全国各高校开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但相关研究主要讨论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等。[2]相关研究侧重宏观的理论研究和微观的操作研究,缺少中观层面的主体协同研究,而这正是课程思政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之处。目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体系、保障体系等存在衔接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通过认识上的澄清明确、逻辑上的系统整合、作用方式上的双向渗透、整体设计上的三维共进加以解决。
资源与环境是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的八大专业学位类别之一,至今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治理需求释放及环保产业“井喷式”发展,我国对资源与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且德才兼备的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各相关专业院校的重要使命。传统的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更多专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关注度不足,因此,在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必然的趋势和要求。近年来,大多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注焦点在本科生,而针对硕士研究生群体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相对不足,甚至出现了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空白”、简单套用本科生课程思政模式等现象,既无法实现分类设计、系统推进,又不利于本硕课程思政的一体贯通。[4]因此,开展协同育人视域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提升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精神,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加深对岗位的认同感,激发其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本文阐述了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山东航空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也可为其他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力开展,全国各高校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大多聚焦于本科生,而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对投入也不足。[5]课程教学是本科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其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课程教学在时间上也基本覆盖了本科生四年学业生涯,课程思政几乎伴随本科生学业全过程,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先天优势,更容易开展并取得成果。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过程与本科生差异较大,课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学业阶段时间占比相对较低,且一般仅在低年级开设,因此,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时间受限。此外,硕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各个高校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其承担的科研任务重和面临的科研压力大,也更易产生专业知识学习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比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重要的观念。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科研轻思政,时间和精力投入少,导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学校管理层、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等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也需要行政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只有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才能形成思政教育的强大合力。但目前高校各部门主体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不完备,学校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不顺畅。由于长期以来对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忽视,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管理机构或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人员,各组织机构联动不足。这导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工作缺乏统一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二是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未协同发力。由于大部分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来自不同的学院,在课程思政上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并且存在专业教育背景和课程思政定位的差异,容易出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这会导致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无法在课程思政理念、内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内容割裂,不能做到同向同行。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深层次认识,不知如何挖掘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思政教学经验不足;思政教师对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不充分,无法结合专业特色、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进行针对性教学。综上所述,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和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实现多维度的协同育人效应。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硕士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由于课程思政成效的隐匿性、时间的滞后性和检验的复杂性,目前缺乏有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具体表现为课程思政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指标不完善、考核方法不具体、考核短视化。这导致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考评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真实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打击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考核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一刀切”,要结合各高校具体发展定位、各教学单位实际情况和各专业具体特点制定考核办法,做到“一校一策”,分学院分专业考核,增强考核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
做好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以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保障课程思政建设。[6]山东航空学院(以下简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任副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将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校重点建设项目。学校研究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和学生工作处等各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出台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举措、保障机制等各方面提供保障。各二级学院明确落实各专业具体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将课程思政目标和建设内容全面融入所有课程教学,确保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程和教师全覆盖。上述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工协同联动、党支部与教研室共同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协同工作格局。
构建多层次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学校成立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下设指导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并聘请校内外课程思政专家组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研究员队伍。工作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规划和指导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工作,审核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年度工作计划,督促和规范课程思政研究与改革工作。工作委员会在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学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活动,鼓励与引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员队伍在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开展课程思政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并根据学科专业分类对各专业、各类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在学校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中心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成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结合本单位具体专业、课程实际深入开展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聚焦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对学校和各学院课程思政理论、体制机制、模式、内容、方法、创新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指导专业与课程开展教学实践和资源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还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研究和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通过凝炼课程思政教学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全校形成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全面推进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对传统的研究生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其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大多认识不足,授课过程疏于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专业教师没有系统的思政教育背景,不能深入挖掘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教学能力也偏弱。思政教师主要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其思政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具体专业知识背景,导致其在开展思政教学时多停留在枯燥乏味的思政教育的理论说教上,脱离专业实际和个人发展规划,无法引起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7]此外,由于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两类教师群体一般分属于不同的学院,出于组织机制等原因,两者往往相互分割独立,难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合力。
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需要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相互融合、协同发力,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为此,学校建立了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组成的教研室与课程组,实现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融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协商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总体上规划定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对每门具体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组成课程组,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共同深入挖掘发现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素,找准课程思政的融入角度,并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学时,共同承担课堂教学任务。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也会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专业教师给思政教师讲授专业背景知识,思政教师帮助专业教师提高思政教育思想素养和思政教学技能。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协同育人的教师团队,实现学生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的互通共享,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
课程是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根据各类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8]根据资源与环境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学校确立了不同类型课程的思政重点建设目标,构建了思政课和非思政课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
表1 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对思政类课程,学校在讲授普遍适用于各专业研究生思政内容的同时,针对资源与环境专业特点进行专业思政。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生态政治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权益观为理论基础,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重点结合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实践,让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正确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熟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自觉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处理现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哲学理论指导自身专业学习和实践。
专业课程在系统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专业知识和理论背后蕴含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内容,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分章节适时渗透、巧妙融合。从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讲授专业的先进人物事迹,结合专业实际工程案例和教师自身的科研实践,将爱国情怀、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有效提高硕士研究生对岗位的认同感,激发硕士研究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对公共基础课,通过数学、英语、体育和工程类课程的学习,充分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使硕士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通过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分工协作互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共同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增强了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保障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的有效手段。依据持续改进原则,制定《山东航空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办法》,从机构组织职能、教师能力水平、学生培养质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多方协同育人效果,并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等定期开展教学质量体系的整体评估,建立课程思政体系质量多级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与责任清单,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和课程思政育人成果等主要指标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严格审查教学材料、教学过程是否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综合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和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抓手,在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时,将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作为重要参考因素。研究生思政考核注重过程性和多元化评价,从知识考核、日常行为考核及素质能力考核等多方面着手,综合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正确引导与督促各教学单位和主体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是保证和促进硕士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东航空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例,在协同育人视域下开展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分析探讨了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本文按照行政管理者、教师、课程三主体,分别从顶层设计、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协同发力、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三个方面探索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协同发挥育人功能机制,构建了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根据持续改进原则,把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建立了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思政体系质量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