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委编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十堰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推行“十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优势,破解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现实难题,多措并举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着力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是健全机构设置,服务产业发展。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的编制资源,向经济建设领域倾斜,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发展,设立市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市武当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机构,为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文旅康养等产业发展提供研究平台和人才技术支撑。二是搭建服务平台,提升竞争能力。研究设立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公平竞争审查中心等专门机构,发挥专利等知识产权作用,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面维护人才及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三是立足区位优势,加强对口协作。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纽带作用,设立京(津)堰对口协作中心,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的经贸联系和人才交流,推动首都地区各行业院士、专家赴堰开展项目合作、休假、学术交流等活动。
一是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市本级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办法》,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按比例收回空余编制等方式,统筹500名事业编制纳入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保障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等满编或超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县级全域建立人才编制“周转池”,累计投入510名编制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二是建立抢抓人才工作机制。从2022年开始提前一年下达事业单位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用编计划,支持各事业单位靠前谋划,在新年伊始尽早尽快抢抓优秀人才。2023年,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197人,其中博士154人、硕士1043人。三是探索建立“事业编企业用”保障模式。比如,茅箭区建立“使用事业编制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制度,调剂编制资源,满足重点民营企业紧缺人才需求,全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严格人才专项目录和条件,人才引进后,在企业工作三年,服务期内纳入茅箭区事业编制进行备案,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为引进人才发放薪酬、缴纳五险一金;人才在企业服务期满,根据“工作需要、人岗相适”原则,按照其所学专业、考核情况和事业单位岗位需求,综合考评后征求人才意愿,可选择到事业单位工作或放弃事业编制与用人企业续签劳动合同。
一是统筹调剂教育资源。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动态调整、增减平衡”的要求,建立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跨区域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各县(市、区)中小学在校学生跨区域流动情况,将各地“沉淀”的空余事业编制按比例跨区域调剂2000名统一纳入教师编制“周转池”,较好地解决了教师人才短缺问题。二是优化中高职学校机构设置。优化全市中职教育资源配置,整合十堰市技术工程学校、十堰市科技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教育资源,重新设立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做大做强汽车产修等特色专业,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作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堰广播电视大学等市属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及领导职数调整进行备案批复,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科教水平。三是保障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持续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助力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次性足额核定2023年度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用编补充计划340名,满足了市直公立医院阶段性高层次医疗人才引进需求;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高层次医疗人才引进用编保障办法,为高层次医疗人才提供长期编制支持。
一是加强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出台《十堰市“武当人才卡”实施办法》,为武当菁英卡、武当银卡、武当金卡持卡人分别提供7项、17项、22项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堰人才。充分发挥276家“武当人才卡”服务联盟单位作用,为持卡人提供安居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服务。二是常态化开展“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组建市大数据中心,推进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政策宣传、家属随迁、创业扶持等64项人才和全民创业服务事项公开挂网。配套出台《高层次人才家属随迁安置办法》《在堰工作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调动办法(试行)》,解决高层次人才“两地分居”的后顾之忧,支持市域外人才回堰返堰与家人团聚,助力家乡建设发展。三是强化人才住房保障。优化房地产服务机构布局,整合组建市保障房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城区公租房运营管理和人才公寓配套建设,筹集人才公寓1.1万套,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