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Ⅱ号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脑卒中疗效观察及对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2024-03-20 04:05顾华芬张宴斌徐杰
新中医 2024年5期
关键词:丁酸血瘀脂肪酸

顾华芬,张宴斌,徐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神经内科,浙江 杭州 311100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近年来,中医治疗在各类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其中中风Ⅱ号方是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常用方剂,具有养肝益肾、化痰祛瘀之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但部分患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3-5]。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有效反映患者脑部血流改善情况[6];临床记忆量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在临床记忆障碍的诊断、疾病康复效果的判定、记忆能力的评估等方面均取得可靠的结果[7-8];而短链脂肪酸参与脑部神经功能的重塑,其水平升高有助于患者大脑认知功能的康复[9-10]。本研究观察中风Ⅱ号方联合针刺治疗对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学习记忆功能、脑血流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以期为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11]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 及MRI 检查确诊。

1.2 辨证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2]拟定气虚血瘀证脑卒中辨证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次症:面色 白、自汗、流涎、心悸、气短乏力;舌脉: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发病后2 周~半年)患者;初次发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存在药物过敏史;由外伤、心脏病及肿瘤等引发的脑卒中;伴有其他脑部疾病。

1.5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0 月—2023 年9 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140 例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70 例。联合组男44 例,女26 例;年龄40~79 岁,平均(62.34±10.71)岁;体质量指数(BMI)19.46~25.76,平均22.86±2.07;发病部位:小脑7 例,基底节区39 例,腔隙性24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病43 例,糖尿病19 例,高脂血症24 例。常规组男41 例,女29 例;年龄40~79 岁,平均(60.89±10.44)岁;BMI 20.01~25.92,平均23.26±2.13;发病部位:小脑6 例,基底节区41 例,腔隙性23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病38 例,糖尿病17 例,高脂血症21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伦2021 论第106 号)。

2 治疗方法

2 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抗血栓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湖南康尔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843,规格:50 mg)口服,每次100 mg,每天1 次;降血脂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51407,规格:10 mg)口服,每次10 mg,每天1 次;降血糖治疗:阿卡波糖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14,规格:50 mg)口服,每次100 mg,每天3 次;降血压治疗: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浙江为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835,规格:5 mg)口服,每次5 mg,每天1 次;营养脑神经: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哈尔滨医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784)静脉滴注,每次20~40 mg,每天1 次。

2.1 常规组采用中风Ⅱ号方治疗。处方:生黄芪、鸡血藤、何首乌各30 g,葛根24 g,山楂、郁金各12 g,川芎、桃仁各10 g,土鳖虫6 g,水蛭3 g。加水1 000 mL 煮沸,滤去药渣,取汁300 mL 为1 剂,早、晚各1 次,每个疗程7 d,共治疗2 个疗程。

2.2 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主穴:百会穴、上星穴、风府穴、哑门穴、至阳穴、腰阳关穴、命门穴。辨证加减配穴: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穴及血海穴。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使用长40 mm、粗0.32 mm 毫针,长25 mm、粗0.32 mm 毫针,以小幅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法单手快速进针,针下得气,留针40 min,留针期间行针1 次,取穴:风府穴、哑门穴。每天1 次,每周治疗6 d,暂停1 d 休息,以2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②中医证候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3]制定中医证候积分量化表,包括: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其中0 分为无症状,1 分为轻度症状、偶尔出现,2 分为中度症状、经常出现,3 分为重度症状、持续存在;分数越高提示症状越为严重。③脑血流动力学。于治疗前后使用自动心脑血管检测仪(上海德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测定2 组脑部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平均血流量。④短链脂肪酸。于治疗前后收集2 组粪便中段标本80 mg,植入-80 ℃冰箱保存,以便后续检测使用;取出(50±5)mg 的粪便标本以进行预处理,使用Agilent MSD-5977B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等短链脂肪酸水平。⑤学习记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学习记忆功能:使用临床记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内容包含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系学习五项。除无意义图形再认外,其他几项均以回答正确数量为得分,无意义图形再认得分=(正确再认数-错误再认数)×2,五项所测原始分查对等值量表分表,换算成量表分相加后,根据年龄换算成记忆商数。记忆商:>130 分为很优秀,120~129 分为优秀、110~

119 分为中上、90~109 分为中等、80~89 分为中下、70~79 分为差、<69 分为很差。ADL 评分:包括梳妆、饮食、洗漱、更衣、洗澡、如厕、翻身、床上转移、行走、使用轮椅、上下楼梯等方面,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越高,完全需要帮助:≤20 分;需要极大帮助:21~40 分;需要帮助:41~60 分;生活基本自理,可独立完成部分活动:>60 分。⑥病残情况。使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估2 组病残情况。NIHSS 评分:共11 个条目,满分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情况越为严重,正常:0~1 分;轻度损伤:2~4 分;中度损伤:5~15 分;中重度损伤:16~20 分;重度损伤:21~42 分。其中0 级为完全无症状;1 级为有症状,但无明显残疾;2 级为轻度残障;3 级为中度残障;4 级为重度残障;5 级为严重残疾。

3.2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治愈:可正常进行日常生活、工作,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 评分降低率≥90%;显效:可生活自理,存在一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45%≤NIHSS 评分降低率<90%;有效:部分生活可以自理,存在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8%≤NIHSS 评分降低率<45%;无效:生活无法自理,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HSS 评分降低率<18%。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为82.8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4 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联合组常规组t 值P 值例数70 70半身不遂治疗前2.17±0.71 2.21±0.69 0.331 0.741治疗后1.12±0.37①1.55±0.49①-5.859<0.001治疗后1.23±0.40①1.66±0.52①5.484<0.001口舌歪斜治疗前2.07±0.68 2.11±0.63 0.361 0.719治疗后1.49±0.37①1.71±0.43①6.617<0.001言语謇涩治疗前1.82±0.59 1.91±0.60-0.895 0.372治疗后1.01±0.33①1.44±0.34①-7.593<0.001偏身麻木治疗前1.84±0.57 1.81±0.55 0.317 0.752

4.4 2 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阻力、平均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脑血管阻力均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最小血流速度、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脑血管阻力低于常规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3 2 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例数治疗后1549.74±87.76①1668.93±98.49①-7.559<0.001联合组常规组t 值P 值70 70最小血流速度(cm/s)治疗前6.11±1.43 6.08±1.37 0.127 0.899治疗后12.89±1.62①10.33±1.68①9.177<0.001最大血流速度(cm/s)治疗前35.39±3.79 36.04±3.87-1.004 0.317治疗后46.92±3.38①43.31±3.94①5.818<0.001平均血流速度(cm/s)治疗前15.37±1.24 15.41±1.22-0.192 0.848治疗后22.94±1.79①20.71±1.88①7.187<0.001平均血流量(mL/s)治疗前8.96±1.21 9.11±1.18-0.743 0.459治疗后12.75±1.53①10.83±1.44①7.646<0.001脑血管阻力[kPa/(s·m)]治疗前1913.37±98.14 1929.76±93.31-1.013 0.313

4.5 2 组治疗前后粪便的短链脂肪酸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乙酸、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乙酸、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均高于常规组(P<0.05)。

表4 2 组治疗前后粪便的短链脂肪酸比较(±s)mmol/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联合组常规组t 值P 值组 别联合组常规组t 值P 值例数70 70治疗后79.46±32.75①64.83±30.19①2.748 0.007治疗后46.81±12.37①40.75±12.81①2.845 0.005治疗后62.38±15.16①50.79±14.47①4.627<0.001治疗后6.63±2.01 6.48±1.96 0.477 0.656例数70 70乙酸治疗前50.66±20.73 52.48±21.39-0.511 0.610戊酸治疗前14.33±4.05 13.89±4.16 0.634 0.527治疗后233.58±54.79①187.46±53.31①5.048<0.001治疗后15.37±4.94 14.48±4.46 1.119 0.265丙酸治疗前31.17±8.75 30.94±9.03 0.153 0.879异戊酸治疗前5.62±1.44 5.83±1.51-0.842 0.401治疗后6.14±1.87 6.08±1.78 0.194 0.846丁酸治疗前45.03±13.31 45.49±12.88-0.208 0.836己酸治疗前0.64±0.16 0.62±0.21 0.634 0.527治疗后0.67±0.20 0.66±0.19 0.303 0.762异丁酸治疗前6.58±2.14 6.37±2.12 0.583 0.561总短链脂肪酸治疗前158.71±50.03 152.24±51.89 0.751 0.454

4.6 2 组治疗前后学习记忆功能比较见表5。治疗前,2 组临床记忆量表评分、ADL 评分、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临床记忆量表评分、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临床记忆量表评分、ADL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NIHSS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表5 2 组治疗前后学习记忆功能比较(±s)分

表5 2 组治疗前后学习记忆功能比较(±s)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联合组常规组t 值P 值例数70 70临床记忆量表评分治疗前63.05±12.47 63.71±13.04-0.306 0.760治疗后6.61±1.94①10.85±3.38①9.103<0.001治疗后84.33±12.46①71.84±12.95①5.815<0.001 ADL 评分治疗前38.14±6.75 39.22±7.13-0.920 0.359治疗后78.08±12.66①61.57±10.89①8.272<0.001 NIHSS 评分治疗前21.17±5.64 20.81±5.92 0.368 0.713

4.7 2 组病残比较见表6。联合组病残程度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2 组病残比较例(%)

5 讨论

脑卒中病归属于中医仆击及偏枯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元气亏虚,气虚生瘀,血瘀生痰,气血不畅,痰瘀阻滞,痰郁化火,火极生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14-16]。研究认为,脑卒中为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多为气血亏虚,运行不畅,阻滞脑络,脑脉失养,进而引发卒中;故气虚血瘀是脑卒中的关键病机,临床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益气补血为主[17-19]。

中风Ⅱ号方是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常用方剂,有温补肾阳,益气活血,通络化瘀之功[20];而针刺头部穴位可改善头部血管血流,改善大脑缺氧缺血状态,进而改善大脑功能[21-22]。故本研究采用中风Ⅱ号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脑卒中,结果显示,针刺头部穴位有助于改善头部血流、减轻神经损伤程度、缓解临床症状、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学习记忆能力,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风Ⅱ号方治疗。其原因可能为:百会穴位于督脉上端,针刺百会穴可沟通督脉,促使血气上行至头部,进而改善头部血流;此外,针刺百会穴还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上星穴为督脉经穴,针刺上星穴可清督脉之气,以通窍止血、清利头目;风府穴属督脉,可将哑门穴传至此处的天部阳气散热吸湿化为风气,是天部风气的生发之源,针刺风府穴可散风吸风、通关开窍;而督脉与阳维脉在哑门穴处交汇,针刺哑门穴有开窍醒神之效;诸穴合用可益智开窍,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提升患者学习记忆能力。且本研究除针刺头部穴位以醒神开窍之外,还针刺至阳穴、腰阳关穴、命门穴,其中至阳穴乃督脉阳气隆盛之处,有振奋阳气、疏通经血、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针刺至阳穴可祛邪扶正、缓解疼痛;腰阳关穴位于腰部,有通利关节、止痹祛痛之功;命门穴则有固本培元、温阳补肾之功;联合针刺头部穴位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其偏身麻木、半身不遂等症状。此外,根据患者气虚血瘀之证加刺足三里穴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加刺血海穴以化血为气,运化脾血,联合中风Ⅱ号方以温补肾阳、益气活血,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缓解患者各项症状。此外,本研究显示,2 组治疗后乙酸、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乙酸、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均高于常规组,说明针药结合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认知功能。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参与了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康复过程,短链脂肪酸可影响患者脑部认知功能的恢复,其水平升高可有助于减轻大脑炎症反应,激活脑胶质细胞,进而促使脑皮层网络连接,参与脑部神经功能的重塑,提升多种形式的学习记忆能力[23-25]。

综上,中风Ⅱ号方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证脑卒中疗效显著,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学习记忆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病残程度。

猜你喜欢
丁酸血瘀脂肪酸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话说血瘀证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HIV-1感染者肠道产丁酸菌F.prausnitzii和R.intestinalis变化特点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