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济源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20 06:46牛燕燕李文静成永慧成永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鲜桃济源优质

牛燕燕 李 冰 李文静 成永慧 成永东

(1 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济源示范区将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创新优化农业科研组织模式,聚集现代农业创新力量,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群众增收显著的济源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新格局,塑造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特色农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

1 创新优化农业科研组织模式

整合凝聚农业科研资源和人才力量,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构建“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科研组织新模式,推动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更加高效、更加快速地运行。

1.1 “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两翼齐飞。进一步践行“在创新中服务,在服务中创新”的科研工作理念,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两手抓,在科技服务中不断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急需问题,在科技创新中不断为急需问题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2 “基层科研院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校和基层科研院校+科技型企业”双轮驱动。一是强化院校合作。与省级以上知名科研单位、高等院所建立稳定协同创新协作机制,借助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共建研发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争取综合性大项目,聚焦关键共性问题协同攻关。二是强化院企合作。紧密与科技型企业通力合作,尤其是与蔬菜良种繁育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市场需求和特色产业急需问题协同发力,探索构建“企业出题,共同答题”的创新格局,力争形成“基层科研力量+科技型企业(公司)”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不断支撑企业和产业做强做大做优,带动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

2 实施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以支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多学科、产学研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质量的科技成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1 蔬菜种业振兴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济源蔬菜种业产业振兴,开展蔬菜良种繁育和种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一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依托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产业基础,强化蔬菜(豇豆、无筋豆、洋葱等)特色品种培育,开发高质量济源蔬菜种业“芯片”。二是开展优质蔬菜种苗生产、水肥一体化、土壤连作障碍消减、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研究,构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三是强化蔬菜良种繁育、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十字花科蔬菜制种、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工厂化育苗等蔬菜良种繁育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加快示范区蔬菜制种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

2.2 富硒功能农业应用创新研究。创新引领富硒功能农业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富硒功能农业应用创新高地。一是研发特色功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围绕示范区特色蔬果、优质粮油等产业,深化绿色富硒、富锌、富花青素等功能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提供高品质功能农产品。二是研究功能农产品标准。制定发布绿色优质功能小麦、桃、花生、水稻生产省级标准(规程)、国家或行业标准,以标准规范和引领功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安全、健康、便捷、功能化的营养健康特色农产品研发,探索开发富含功能因子的麦芽片剂以及复合代餐粉等特色产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四是培育济源绿色优质富硒功能优势特色品牌,集中力量打造绿色优质富硒农业品牌。

2.3 优质特色粮食优异种质创新利用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围绕小麦、玉米等优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一是加快小麦、玉米特色优异种质资源引进利用,创制高产、优质、特色、抗耐逆境等综合性状良好的育种新材料。二是加速突破性品种培育。运用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选育糯性(彩色)小麦、鲜食玉米等特色功能、优质高产、抗病抗逆、专用特用、资源高效利用的突破性粮食新品种。三是开展富硒(锌)生产和轻简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集成示范优质特色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支持优质特色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4 高品质鲜桃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将建设一流的高品质鲜桃产业技术体系作为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特色农业发展目标的切入点、突破点先行先试。一是开展鲜桃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研究、富硒生产技术研发,升级改造传统鲜桃品种、技术和栽培模式。二是开展鲜桃贮运、精深加工和农旅融合研究,建立鲜桃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三是建设标准化体系,实施机械化操作、节水化灌溉、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运行科学的鲜桃现代生产体系,建设高品质的标准化鲜桃生产基地。四是打造“花语季”绿色优质富硒鲜桃品牌,积极推动东阳河一带核心区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绿色优质富硒鲜桃产业,辐射带动济源示范区发展高品质鲜桃产业5 万亩,打造济源绿色优质富硒鲜桃产业发展单品冠军和发展典范。五是充分发挥东阳河沿线各类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将农耕文明与旅游有机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产品与服务,进而提高鲜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做优做强鲜桃特色产业。

2.5 中药材育种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立足济源中药材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冬凌草、艾草、连翘等道地药材为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冬凌草产业化创新实践高地。一是开展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为中药材长期研究提供资源保障。二是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品种提纯复壮、新品种培育鉴定,形成中药材新品种新成果。三是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林下高效生态栽培、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冬凌草质量评价、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构建国内领先的中药材规范化生态种植模式和质量控制体系。四是与企业联合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培育济源中药材知名品牌,实现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大幅提升。

2.6 优质特色杂粮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以甘薯、花生、谷子等特色杂粮作物为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鉴定评价,创制优质育种材料,培育抗旱、抗病、优质丰产的杂粮新品种。二是开展肥药精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农机农艺融合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杂粮优质、绿色、高效、轻简生产技术体系和模式。三是开展绿色增产增效栽培和采收贮存、保鲜技术研究等,努力构建产业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

2.7 黄河流域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创新研究。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领先的黄河流域资源节约型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高地。一是农作物高效栽培研究。开展黄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低耗高效新品种选育培育和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的轻简高效、间作套种、轮作休耕等资源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构建优质、增效、绿色、可持续等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技术体系。二是水肥精准管控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低能耗喷滴灌、精细地面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节水节肥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建立旱涝保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三是循环农业研究。聚焦秸秆“另一半农业”的深度加工利用及其产业链发展,让丢掉的秸秆“变废为宝”,走秸秆“高值化”道路,开展畜禽粪污处理与还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稻田综合立体化种养、林下立体种养等循环高效模式研究,实现农业效益倍增,进一步加速济源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和转型。

3 强化科技服务

围绕示范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需求,通过开展科技示范、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科普宣传等各类科技服务,全面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3.1 科技示范。以各级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产业部门、科研院所和新型经营主体深度融合,建设绿色优质高效特色科技示范基地,提供全程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科技服务,集成示范转化特色农作物新品种和绿色富硒功能农产品生产技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循环农业等科技成果,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能力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打造科技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建立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型新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群众增收增效。

3.2 科技下乡。依托示范区科技特派员、科技志愿者等,围绕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科技攻关、人才培养等科技服务,实现科技与产业“零距离”接触,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支撑产业发展。

3.3 科技培训。依托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聚焦示范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需求,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专项科技培训、田间课堂讲座等,提高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应用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益。

3.4 科技咨询。充分利用科技人员在实用技术、特色产业、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国家前沿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及时开展现场面对面问答,或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线上咨询和指导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群众分析解答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难题,提供产业发展规划,智力支持济源农业高质量发展。

3.5 科普宣传。依托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i 科普”、电视台、网站、微信等线上科普宣传平台,示范区“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农时季节适时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先进科技成果,充分传播科技知识和先进实用技术。

猜你喜欢
鲜桃济源优质
济源体彩实体店全城“选美”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万亩鲜桃富一村
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