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惠容
新罗区东肖镇畜牧兽医水产站,福建龙岩 364012
鸡蛋是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摄食量大的动物性食品之一,鸡蛋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规范养殖用药行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农业部对多种兽药做出了禁用和停药规定。从实际情况分析,绝大多数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根本无法确切地辨别具体都有哪些禁用药物。基于此,本文就蛋鸡疾病防治的安全用药展开分析,以期给广大蛋鸡养殖户提供帮助。
常见的蛋鸡疾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源进行传播,如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贫血等。非传染病则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条件恶劣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如大肠杆菌病、气管炎、蛋壳质量下降等。因此,及时识别、预防和控制蛋鸡疾病是养殖者的重要任务。通过定期疫苗接种、合理饲养管理以及防治安全用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蛋鸡疾病的发生,保障蛋鸡健康和生产效益。
《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 号》明确规定了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化合物清单。这份公告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而发布的。适用蛋鸡,清单涉及品种共21 种。这些品种被证实存有致癌物质、生殖系统毒性、堆积毒性或其他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严禁使用清单品种是法律底线,不可逾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
2.1.1 抗生素类药物:某些广谱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在蛋鸡养殖中严禁使用。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药性问题,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2.1.2 禁用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激素类药物或生长促进剂会对蛋鸡的健康和蛋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1.3 非法药品和添加剂: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使用未经国家批准或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药品和添加剂也是严格禁止的,这包括未注册的兽药、没经过合法渠道进口的药品以及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2.1.4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蛋鸡养殖场应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甚至会通过蛋壳或蛋液的形式进入人类食物链中。
标注蛋鸡产蛋期禁用药物是指那些在蛋鸡产蛋期间被认为对鸡蛋生产有不良影响或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威胁的药物。这些禁用药物在每日摄入量和残留限量标准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与禁用药物清单不同,标注蛋鸡产蛋期禁用药物更加注重药物的每日摄入量和残留限量标准。在最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农业部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氨苄西林、阿维拉霉素等兽药在蛋鸡中使用作出了严格限定,如“蛋鸡产蛋期不得使用”“蛋鸡产蛋期禁用”“产蛋供人食用的鸡,在产蛋期内不得使用”,现有药物研发没有数据作为基础,无法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临床上使用的产蛋期药物,可能在牛奶、鸡蛋等能检验到相关的残留药物,超出养殖范围,故不纳入安全用药范畴。
现阶段,兽用抗菌药中泰妙菌素、土霉素有关制剂产品,以及兽用中药、兽用抗球虫药物等允许蛋鸡产蛋期使用的兽药,要按产品说明书的用途、用法、用量来规范使用兽药产品,严格遵守说明书中标明的休药期或弃蛋期要求。此外,养殖者在使用兽药前应查阅当地的法规和规定,确保所使用的兽药在目标市场合法使用,并且遵守相关的药物撤离期要求,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合规性。以下是一些通常被批准作为蛋鸡产蛋期使用的兽药。
2.3.1 抗菌药物:对于某些特定的细菌感染,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可以使用一些特定抗菌药物,例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3.2 抗寄生虫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蛋鸡身上寄生虫感染的药物,如吡喹酮类、苯咪硫磷类等,可以帮助控制寄生虫感染,保障蛋鸡的健康和产蛋质量。
2.3.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为了满足蛋鸡产蛋期间的营养需求,可以使用一些经批准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补充剂,有助于维持蛋鸡的健康状态,提高蛋的质量和数量。
安全用药原则既是蛋鸡疾病防治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蛋鸡质量的重要保障。所谓的用药安全性,要求养殖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用药标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药品,检查药品包装上是否标注了批准文号,明确成分并注意用药时间及方法,了解生产日期、有效期限、产品批次等信息。对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应注意观察并记录,避免重复使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发生禁忌情况。根据药品适用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症状的药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若产品未有以上标注应禁止使用,避免因选择不合格的药物而造成严重后果和经济损失。
蛋鸡疾病的防治并不是盲目地滥用药,必须要在鸡病发病期间,观察鸡病症状以及持续时长,尽可能找到发病原因,再根据鸡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做到精确诊断、对症下药。而准确计算药物剂量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养殖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兽医指导的建议用药剂量进行投药。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和药物抗性的问题,而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另外,用药周期是确保药物疗效的重要因素,养殖者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兽医指导的要求,按时完成整个用药周期,过短的用药周期可能导致疾病未能完全根除,而过长的用药周期则可能增加药物残留的风险。药物撤离期是指停止使用药物后,等待一定时间让药物代谢物排出蛋鸡体内。养殖者必须严格遵守药物撤离期要求,确保在药物残留物质完全消失之后再上市销售蛋鸡产品,如此才能确保食品安全,避免消费者风险。
选择简便快捷的药物可提高用药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防治的目的。因此,养殖户在选择药物时,以简便高效为原则,确保所选药物能够快速进入机体并被吸收。口服药物是一种简便高效的选择,直接进入消化道并被吸收。相比之下,肌肉注射需要更多的操作,可能增加动物应激反应。在选择药物时养殖户应优先考虑口服药物,而非肌肉注射,能用肌肉注射就别选择静脉注射。这是因为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需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保证药物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口服的防治药物。
据研究表明,药物治疗是防治蛋鸡疾病的主要措施,值得推广使用。为确保蛋鸡疾病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可根据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从而达到防治蛋鸡疾病的最终目的。
4.1.1 饮水给药是促进药物吸收的有效途径,但仅限于短期内药物。另外,饮水可根据药剂呈现不同效果,若超过标准范围内的剂量可提高药效。针对安全性覆盖面广的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可加大药物剂量,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注意不要超出安全用药范围。尽管某些呋喃类和聚醚类药物对于某些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大,使用时必须非常谨慎。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这些药物很容易导致动物中毒,甚至可能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若必要选择也要先咨询专兽医的意见。
4.1.2 拌料适用于规模大的养殖户和养鸡场,利于集中式和长期性用药。但此类方法依赖于拌料人员的专业素养,需充分考虑药物与水相结合反应出的溶解性。在蛋鸡疾病防治中,如果使用不溶于水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菌群中积累,引发肠道慢性疾病。选择安全的药物和方法需根据鸡病具体病情决定。
4.1.3 口服给药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通常适用于个别治疗。这种给药方法需要费时费力,因为需要逐只鸡进行给药,但是其优点是剂量准确,治疗效果比较确实。当病鸡食欲下降时,口服给药法仍然可以使用。
4.1.4 注射治疗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易吸收、消化快的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应急治疗中效果明显,其局限性是仅适用于逐只治疗。
4.1.5 体表给药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式,主要用于杀灭体外寄生虫或局部创伤治疗。主要采用喷雾、药浴、外涂等方法用于杀灭体外寄生虫或创伤治疗。直接将药物施用于病患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不同蛋鸡疾病的用药时间会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应结合药物疗效来科学规划用药时间。例如驱虫药物:雏鸡在出生后的7 日龄左右,就开始使用药物。为确保鸡群的健康和防止耐药性产生,每周应轮换使用不同的药物。维生素类:以维生素为添加剂的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可现配现用,并适时适量地在鸡的各个生长阶段补充维生素,满足营养需求。抗菌素类:长时间混在饮水或饲料中会降低药物疗效,可通过拌料或饮水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服用。
通常来说,药物的疗程需要根据病情确定。一般3d 称为小疗程,5d 为中疗程,7d 为大疗程。部分药物可能需要使用更长的时间。对于健胃消化药,例如含有食母生和促菌生的药物,最佳的使用时间是在喂料前。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以促进鸡只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和吸收效果。微生态制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其中含有活菌剂。这种药物应该在抗菌素后使用,现配现用。切勿将抗菌素和活菌剂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抗菌素可能会杀死活菌剂中的有益菌种,降低或失去疗效。消毒药物:目的消灭鸡病的病原菌,阻断疾病传染的传播路径,为其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但多数养殖户只注重入鸡前的消毒环节,往往忽略了进鸡后的消毒才是重中之重,应将喂养的鸡舍、活动场地、使用工具等与之相关的物品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交替使用消毒药物。
根据病鸡的体质、病情以及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来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影响药物防治的预期目标。因此实际用药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用药安全。
对于规定了具体剂量的药物,必须遵守执行,以免发生中毒等其他严重后果的事件发生。例如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剂量稍大即可引起中毒,在将金霉素混合到饲料中时,必须确保其浓度达到规定的标准值。浓度过低抗菌效果低,浓度过高则可能导致药物浪费和鸡群健康问题的出现。用药时间严格控制,一般不超7d。值得强调的是,任何防治药物都需要按照疗程使用,如若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便反复换药,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耗损鸡体内的抗体,使之产生抗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用。
目前,市场上治疗蛋鸡疾病的药品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品牌名称不同但药品成分相似的药物,也存在着品牌名称相同但药品成分不同的药物,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如果鸡病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导致该药物产生较强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选择治疗蛋鸡疾病药品时,需仔细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成分和品牌信誉度,养殖人员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搭配使用,尽可能避免在短期内重复使用同一抗生药物,但切勿频繁更换,一般在1 ~2 个疗程后更换即可。
为达到提高药效的协同作用,临床上广泛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防治。但并不是所有配伍用药都能提升药效,部分药物之间的药效会相抵、拮抗,并不能起到增强效果,甚至还会带来毒副作用。为此,配伍用药需注意以下三种状况:①协同作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即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其效果超过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效果之和。例如,红霉素和新霉素联合使用时,可以产生更强地抗菌效果,因为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可相互补充,增强对某些细菌抗菌作用;②有时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可能会低于预期。如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联合使用,其抗菌效果不如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相似,联合使用不能产生明显协同作用,反而增加副作用风险;③有些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毒性反应。如磺胺类和氟苯尼考联合使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这是因为这两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相似,在体内产生过高的药物浓度对肾脏造成损害。
总的来说,蛋鸡疾病的防治和安全用药需要养殖用户加强疾病预防意识、强化养殖管理、合理使用药物,并遵守相关规定,才能确保蛋鸡养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蛋鸡疾病安全用药时,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依据相关规定要求规范科学用药,不仅能够减少病鸡、死鸡率,提高养殖场产量和经济效益,还能确保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