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 赵冰馨 任恋
收稿日期:2022.05.27 修回日期:2022.1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GL003)
作者简介:孙卫(1967—),男,浙江宁海人,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过程控制与效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家族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赵冰馨(199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家族企业管理、质量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任恋(197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家族企业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本文通讯作者:赵冰馨。
摘 要: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互补性知识资源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构建“内外兼修”的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均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互补性知识资源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的关系,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为不同类型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开放式创新情境下本土企业战略选择与质量管理实践提供支持。
关键词:质量管理能力;互补性知识资源;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
DOI:10.6049/kjjbydc.20220508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4)04.0043.11
0 引言
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共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关键技术优势与创新驱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受制于人并难以获得较高的产品溢价[1]。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质量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维系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正如Soriano[2]所说:“质量竞争力的获取应先于成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与价格竞争力,因为质量竞争力才是全球競争力的开端与终结。”质量管理广泛存在于企业日常运营中,并与企业精神、发展目标及运营战略相结合。由此,凸显出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3]。在此情境下,强化质量管理能力,助推质量变革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由此,有必要对两者间关系进行深层次思考。
虽然学者们普遍认同与经济责任制相挂钩的质量管理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但对二者间关系仍存在争论,也未能清晰阐明其背后的作用机理[4]。部分学者认为,质量管理实施原则与创新一致,质量管理实践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进而有效促进组织变革与知识分享,从有形、无形、战略3个层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从而为组织创新提供驱动力量与运营平台[5.6]。也有学者发现,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质量管理容易使组织陷入“惯性陷阱”或“核心刚性”,与创新所需要的灵活思维、容忍试错、探索活动明显相悖,使企业在引入、构建创新机制时难以融入新的知识范式,成为动态环境中组织持续发展的桎梏[7]。导致二者作用关系尚无统一定论的部分原因在于企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同类型质量管理能力的绩效表现不同,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概念层面,既未考虑质量管理能力辨识问题,也缺少对中介原因与背后机制的深层次挖掘。
知识基础观认为,企业是不同知识元素的集合体,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可以帮助企业重构内外部竞争能力,是超额收益与竞争优势的来源,知识基础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8]。然而,一味加强知识获取,忽略企业内部知识的互补性,会导致资源浪费。因此,Eisenhardt等[9]提出,企业应具备动态能力,通过对基础资源进行更新,整合互补资源以应对外部动态环境变化。质量管理作为持续改进的动态能力,既包括外部合作、客户意向等关系管理元素,也包括流程管理、员工培训等技能管理元素,是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动因,与知识获取具有较强的关联性[10]。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探寻质量管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关系[11]。一方面,知识视角下质量管理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基于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视角[12],关注组织内部知识循环,对组织边界外的知识流动研究较少。另一方面,有学者发现,知识节点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直接影响知识流动与吸收,互补性知识资源有利于促进企业适应力提升,降低质量管理可能带来组织刚性。资源有效交互可以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13],但现有质量管理研究缺乏对互补性知识资源作用机制的探索。遵循这一思路,本文基于互补性知识资源视角揭示企业质量管理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企业根据自身知识基础特点,制定有效质量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开放式创新作为重要情境因素逐渐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即使是顶尖企业也不可能拥有创新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资源,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以创新为主导的质量管理要求[14]。企业只有沉浸在开放式创新市场环境中,拓展自身边界并从多个渠道获取资源,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快速升级迭代,才能应对愈发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日益复杂的客户需求[15]。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过程中,组织边界慢慢模糊,获得重要合作伙伴的互补性知识资源成为组织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胡畔,于渤,2017)。企业在交互过程中提升自身知识存量,在“个人—团队—组织内—组织间”实现知识传递与转化,促使创新要素集聚融合。知识流动机制是具有跨组织性和目的性的创新活动,开放式创新只有与互补性资源结合才能促进创新活开展[16]。目前,鲜有研究将质量管理视为动态能力,本文认为,质量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取互补性知识资源,而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能够影响互补性知识资源获取数量与质量,特别是以外部资源获取为主的内向开放式创新模式。因此,开放式创新是质量管理与互补性知识资源关系的重要情境因素,剖析其内在机制有助于促使质量管理价值显性化。
综上,质量管理能力是企业持续改进的动态能力,互补性知识资源是企业独特的价值资源,创新绩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形态。本文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出发,将质量管理能力、互补性知识资源和企业创新绩效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不同维度质量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分析互补性知识资源的中介作用,揭示质量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结论既是对现有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互补性知识资源作用认识的深化。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质量管理本质上是组织学习过程的体现,而组织学习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创新产生[17]。不同组织学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过程表现,最终影响创新绩效。Kaynak & Hartley[18]研究发现,质量管理划分与外部、内部资源偏好程度有关。偏向外部资源的企业关注与供应商间的关键活动,聚焦现有客户需求进行信息搜集,通过创新为现有客户与新顾客创造价值;偏向内部资源的企业强调流程控制,通过建立高效的开发循环,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并进行创新设计。由此,借鉴Wu等[19]对质量管理能力的分类,本文从二元视角出发,将质量管理能力分为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和内部质量管理能力。
外部質量管理能力包括顾客关注和合作伙伴管理。顾客关注是指企业需要从市场中持续、动态地获取创新理念,收集顾客对产品质量和交付绩效的反馈,通过开发新产品与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持续创造顾客价值,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20]。合作伙伴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管理关系资本,与合作伙伴建立广泛的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知识共享进行多角度知识存储,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并提升组织能力。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重建市场边界,开创蓝海,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1]。
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包括流程管理和员工培训。流程管理是指企业注重加强现有流程控制,通过标准化管理提升全员生产率,从而减少浪费。有效的流程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标准”和“惯例”,通过建立高效的开发循环,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22]。员工培训是指企业鼓励员工接受交叉技能培训,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员工犯错率有助于减少员工应对一般性常规问题所耗费的时间,让员工在学习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过程中,有更多精力与时间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3]。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H1b: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互补性知识资源的中介作用
相较于一般通用资源,互补性知识资源具有更加精准的内容导向,能够直接锁定资源稀缺位置并进行补充,因而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在动态能力视角下,质量管理是以学习为核心的持续改进计划,其输送的知识和资源是否具有互补性取决于3个方面:第一,能否准确评估企业资源缺口并满足其需求;第二,能否创造交叉知识并建立企业技术能力体系;第三,是否具备充足的经验合理分配并解释运用相关知识。
首先,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可以促使企业主动了解市场动态,甄别顾客需求,形成应对市场变化的诀窍,并利用资源体系获取互补性资源(王丽平,何亚蓉,2016)。其次,互补性资源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情境性,需要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强关系交流中提升资源匹配程度[24],并降低因频繁更换合作伙伴导致核心知识流失、重新沟通与彼此适应的沉没成本。企业能够通过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共享敏感型市场信息和知识信息。由此,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倾向于投入更多互补性资源[25]。
员工是企业战略和各类经营活动的最终实施者。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可以促使员工更多地参与企业决策与自治工作,进而激发其工作自主性并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通过对知识资源的识别、吸收、利用和再创造价值的方式建立企业技术能力体系,促进资源互补(刘和东,陈文潇,2020)。另外,流程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已有知识进行整理、修正以及再学习,提高互补性知识流动效率,并在促进互补性知识相互嵌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分配、知识解释和创造组织记忆等组织学习过程[26]。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对互补性知识资源具有正向影响;
H2b: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对互补性知识资源具有正向影响。
企业间创新绩效差异源自知识创造和利用机制不对称,知识资源获取有利于企业保持柔性并提升组织学习能力,缩短创新过程[27]。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仅依靠内部知识不足以解决开发流程中的全部问题,必须获得外部资源并将其与自身资源进行互补。因此,互补性知识资源是企业创新灵感的源泉,通过外部与内部创新知识重组产生新的知识应用场景,抵御模仿者带来的风险以增加企业边际收益[28]。当企业拥有与合作伙伴互补的知识资源时,能够与外界建立长久、高效的合作关系,通过增强互补性知识获取与管理能力,提升知识创新动态效率。同时,企业能够发现与生产技术或制造经验相关的异质性知识,进而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研发设计、流程优化、成本控制、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创新[29]。由此,企业创新过程就是知识资源互补过程,这一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在动态竞争市场上持续获取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互补性知识资源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生产所需的一系列资源集合。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和替代的互补性知识资源是企业间开展合作的前提,更是各主体实现资源配置、跨界整合和共赢共生的重要支撑[30]。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质量管理能力获取、整合互补性知识资源,拓展现有知识基础与能力构成,强化合作伙伴关系,降低合作交易成本,缩小与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势差,进而减轻研发负担,提高创新绩效[31]。另一方面,通过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实现新旧知识更替和互补性知识动态积累,建立一定的技术壁垒,针对产品或技术流程产生突发性创意并获取问题解决经验,提高企业研发动力、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绩效获取提供保障。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a: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H4b: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
1.3 开放式创新的调节作用
开放式创新以知识交互观为基础,是企业知识交互、跨边界知识流动和价值创造的过程。目前,学界主流分类方式是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开放式创新。
内向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寻求外部合作研发、知识产权购买等方式将外部知识、信息、创意吸收内化,自外而内地丰富内部知识基础的过程[32]。在内向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外部搜寻频率提升,加上运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导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客户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无形中会加大企业数据泄露、资产受损等风险。出于对核心资源保护的考虑,企业强调通过获取关键信息的独占权提升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33]。由于合作双方会不自然地产生竞争威胁感,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与知识共享的意愿降低,导致其创新资源获取途径减少[34]。另外,信息不对称会阻碍企业知识资源获取。由于内部质量管理相对保守,企业会认为外界知识资源可能对自身已有标准产生冲击,打破组织原有稳定结构,增加知识资源获取难度,从而降低创新效率[35]。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內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关系;
H5b: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关系。
外向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选择地将内部创造的知识与技术向组织外部输出,由其它组织进行商业化并与其进行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共享的过程[36]。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具有整合内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技术手段,可以借助外向开放式创新将冗余资源或自身无法兑现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方面,将无法整合的知识资源进行商业化以便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对外输出技术和知识的同时,不断积累技术并形成知识溢出,精练互补性知识资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37]。此外,企业可以借助外部质量管理提高自身与外部知识源互动频率,以外向开放式创新中的技术输出获得更多社会认同,提高行业地位,并利用合作关系产生更多的互补性知识资源。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c:外向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关系;
H5d:外向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关系。
由以上论述可知,互补性知识资源中介质量管理能力两个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外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关系,外向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外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的关系。由此可知,第一阶段调节效应成立。进一步判断,互补性知识资源的中介效应受到内向、外向开放式创新水平的影响,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H6b: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H6c:外向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H6d:外向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概念模型如图 1 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本土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发放。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正式调研前,采用电子问卷方式进行预调研,累计发放问卷119份,回收问卷112份。按照填写完整、填写内容不能有明显敷衍、填写时长需超过180s等标准对问卷进行筛选,获得83份有效问卷。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将外向开放式创新中“公司很少与其它组织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活动”这一题项删除后,各维度Cronbach's α值显著提升,故在正式调研问卷中将上述题项删去。所有变量KMO系数均大于0.7,且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各变量所测题项的因素载荷均大于0.6,且各变量总体方差解释度均达到50%的要求,说明修改后的正式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自2020年10月开始,正式调研时间历时7个月,在部分地区质量协会、企业联盟、校友的帮助下,对相关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研,通过电子邮件、问卷星、纸质问卷等方式,向全国680家制造企业进行问卷发放,剔除未完整填写(主要来自纸质问卷)、填写时间较短(少于180s)、内容存在矛盾以及非企业高层管理者或质量/生产部负责人填写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5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2.35%。
在企业成立时间方面,成立5年及以下的企业占比为14.89%,成立5~15年的企业占比为34.55%,成立15~30年的企业占比为44.94%,成立3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为5.62%;企业规模方面,300人及以下的企业占比为42.13%,300~1 000人的企业占比为21.63%,1 000~5 000人的企业占比为23.60%,5 00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为12.64%;企业类型方面,国有企业占比为27.53%,民营企业占比为52.25%,外资企业占比为14.60%,其它企业占比为5.62%。
2.2 变量测量
在问卷量表选择上,以被实证检验有效且被广泛接受的成熟量表为基础,通过预调研对题项进行完善,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符合程度从1~5依次递增。
(1)参考Wu & Zhang[19]的研究成果,外部质量管理能力测量量表分为顾客关注、合作伙伴管理两个维度,包括“公司定期评估顾客的满意度”“公司通常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等6个题项。
(2)参考Dongli、Kevin& Roger[38]的研究成果,内部质量管理能力测量量表分为流程管理、员工培训两个维度,包括“公司有标准的、成文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步骤”“公司总是定期为员工提供有关其质量绩效的反馈”等6个题项。
(3)参考Wassmer & Dussauge[39]的研究成果,互补性知识资源测量量表从特权关系、客户需求、开发知识、流程管理4个方面衡量企业与合作伙伴的知识互补性,包括“公司在建立特权关系方面的知识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相比非常互补”“公司在分析客户需求方面的知识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相比非常互补”等4个题项。
(4)参考Chesbrough & Crowther[40]的研究成果,开放式创新测量量表分为内向开放式创新、外向开放式创新两个维度,包括“公司经常利用从外部获取的技术知识”“公司愿意主动开展专业技术知识的对外交流”等4个题项。
(5)参考Kim等[41]的研究成果,企业创新绩效测量量表从新技术应用、设备设施先进性、生产方式创新、流程改造4个方面进行测度,包括“公司比竞争对手引入更多先进设备进行生产活动”“公司比竞争对手引入更多新的工艺进行生产活动”等4个题项。
(6)控制变量。由于企业年龄可能影响企业经验积累,进而影响创新水平,而企业规模与企业性质可能影响企业知识存量规模及组织结构,进而影响创新倾向。因此,本文选择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企业年龄=观测年份(2020年)—成立年份,5年及以下设定为1,5~15年设定为2,15~30年设定为3,30年以上设定为4;企业规模以员工数量表征,300人及以下设定为1,300~1 000人设定为2,1 000~5 000人设定为3,5 000人以上设定为4;不同性质企业,国有企业设定为1,民营企业设定为2,外资企业设定为3,其它企业设定为4。
3 实证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问卷数据来自于受访者的主观填写,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设计与统计检验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控制。研究设计方面,采用填写说明、反向题项、打乱排序、问卷结构等方法,以避免填写者对测量内容的预测。在问卷发放时,对每个调研企业发放两份问卷,由企业两位高管或质量部负责人独立填写。质量管理能力和互补性知识资源部分选用其中一份问卷数据,企业创新绩效和开放式创新部分选用另一份问卷数据,以此避免共同方法偏差。统计检验方面,采用Harman单因素分析法对所有变量数据进行单因子分析,未转轴的情况下共析出7个因子,其中特征值最大的因子解释方差为21.80%,未出现单个因子解释力度特别大的情况。由此说明,研究数据不存在显著共同方法偏差,各变量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3.2 信效度检验
本文通过SPSS24.0软件对量表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各变量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内部一致性较好,说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检验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性为0.000,说明问卷效度较高,适合进行因子提取。
通过Mplus8.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结果显示,主成分累计解釋变异超过60%,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各变量对应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表3结果显示,AVE值的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它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区别效度。对模型拟合优度进行检验发现,RMSEA为0.062,符合指标要求;χ2/df为2.36,小于3,在接受范围内;CFI=0.929,TLI=0.920,满足指标要求;SRMR=0.054,处于可以接受范围。
3.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SPSS24.0软件对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其中,外部质量管理能力(r=0.538,p<0.01)、内部质量管理能力(r=0.512,p<0.01)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外部质量管理能力(r=0.650,p<0.01)、内部质量管理能力(r=0.659,p<0.01)与互补性知识资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互补性知识资源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43,p<0.01),说明本研究适合作进一步回归分析。
3.4 假设检验结果
(1)本文通过SPSS24.0软件采用逐步多元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在进行回归分析前,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检验。一般认为,当VIF值大于10时,变量间存在较为明显多重共线性问题;当VIF值大于1小于10时,可认为模型中各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明显,对模型的影响较小。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模型各变量间的VIF值均小于3,表示变量间无显著多重共线性问题,结果如表4所示。
(2)主效应检验。如前文所述,本文选择企业规模、企业年龄、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内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互补性知识资源及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首先,将企业创新绩效设为因变量,模型4表明,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β=0.357,p<0.001)、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β=0.259,p<0.001)均显著正相关,假设H1a和H1b通过验证。将互补性知识资源设为因变量,模型2表明,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β=0.370,p<0.001)、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β=0.404,p<0.001)均显著正相关,假设H2a和H2b通过验证。
(3)互补性知识资源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5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互补性知识资源后构建的回归模型,用以分析互补性知识资源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根据中介效应检验过程,模型5结果显示,互补性知识资源与创新绩效(β=0.295,p<0.001)显著正相关。同时,将模型4和模型5中质量管理能力(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系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模型5中质量管理能力(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回归系数明显小于模型4中质量管理能力回归系数,且内部质量管理能力的显著性水平由p<0.001降低为p<0.05。上述结果说明,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假设H3、H4a和H4b通过验证。
(4)开放式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首先对内向开放式创新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将互补性知识资源设置为因变量,再引入控制变量、质量管理能力、内向开放式创新,最后纳入质量管理能力和内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见表6中模型6~10。由模型8可知,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和内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对互补性知识资源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β=-0.078,p<0.05),假设H5a通过检验。由模型10可知,内部质量管理能力和内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对创新绩效不具有显著负向影响(β=-0.010,ns),假设H5b未通过检验。
表7为外向开放式创新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将模型中的调节变量替换为外向开放式创新,然后纳入质量管理能力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见模型11~15。由模型12可知,外向开放式创新对互补性知识资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22,p<0.01);由模型13可知,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和外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对互补性知识资源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076,ns),假设H5c未通过检验;由模型15可知,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外向开放式创新的交互项对互补性知识资源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001,ns),假设H5d未通过检验。
(5)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运用Process插件对开放式创新的调节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各路径分组下的效应值如表8所示。其中,内向开放式创新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关系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效应值为-0.032 0,95%置信区间为(-0.083 2,-0.003 0),不包含0,假设H6a通过检验。内向开放式创新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关系间未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效应值为-0.005 5,95%置信区间为(-0.059 3,0.051 9),包含0,假设H6b未通过检验。外向开放式创新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关系间未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效应值为0.029 0,95%置信区间为(-0.015 2,0.094 1),包含0,假设H6c未通过检验。外向开放式创新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关系间未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效应值为0.000 6,95%置信区间为(-0.0416,0.0487),包含0,假设H6d未通过检验。
4 结语
4.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以互补性知识资源作为中介变量,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聚焦动态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构建以互补性知识资源为中介变量的概念模型,以探讨企业借助不同类型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1)外部和内部质量管理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也能够通过互补性知识资源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质量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动态竞争优势,企业与合作伙伴以共同市场利益为基础,通过建立联结获取互补性资源,克服路径依赖,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内向开放式创新对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其中,内向开放式创新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和互补性知识资源关系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当内向开放式创新水平较高时,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对互补性知识资源的正向中介效应减弱。进一步地,内向开放式创新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可能原因在于,组织植根于环境中,对资源具有依赖性。内向开放式创新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严重,会抑制企业对合作伙伴失责行为的监督,而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做出“败德行为”,进而扩大知识共享范围,提升知识共享程度,扭曲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阻碍外部质量管理能力正向影响互补性知识资源的传导机制。
(3)外向开放式创新对外部、内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可能原因在于,虽然外向开放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直观收益,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面临核心技术泄露等知识溢出风险,导致外向型开放模式受到的重视不够。此外,外向开放式创新会向外转移资源,专利出售时间周期较长,因而对质量管理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本文中的问卷数据是调研期间的截面数据,结果呈现偏向静态,不能完全反映上述动态演化过程。因此,外向开放式创新在质量管理能力与互补性知识资源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4.2 理论贡献
(1)采用可操作性关键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打开了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黑箱”。区别于传统质量管理界定,本文认为,质量管理能力应摆脱传统体系的局限,由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升级为持续创新的管理理念。以中国本土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质量管理能够促进企业从合作伙伴处获取互补性知识资源并加速创新,拓展了质量管理能力研究视角。
(2)揭示了知识资源作为核心竞争要素在质量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现有研究虽对资源禀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但缺少对知识资源的定性与分类。本文发现,互補性知识资源在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本土企业质量管理向创新绩效转化的有效途径。
(3)丰富了质量管理能力情境研究。开放式创新范式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方式,但以往文献对开放式创新这一构念关注较少,国内尚未有学者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探讨质量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质量管理情境因素。
4.3 管理啟示
(1)Prajogo & Sohal[5]研究表明,践行质量管理的企业可以通过营造环境工作氛围提高自身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因此,我国企业既要兼顾内部质量管理,又要实现外部质量管理。对于研发、生产部门,应强化内部质量管理能力,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对各时段、各工序、各节点的科学管理和精确控制,提升工作效率,保持稳定生产;对于营销运营、客户关系部门,应强化外部质量管理能力,增进与供应商的信任,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客户满意度,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2)Luis等[42]研究表明,质量管理能力可作为知识传递的环境工具和管理工具。同时,知识资源可以扩大企业知识基础,降低技术研发所需的外部知识网络成本,从而促进创新。因此,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动态化知识资源库,明确自身创新发展瓶颈,准确识别可用互补性知识资源,通过构建合作关系网络,加快互补性知识资源搜寻与内化。例如,通过拓展企业与供应商、客户、行业协会的边界加强合作者间的联系,加快产学研合作与知识共享,不断提高互补性知识资源搜索广泛程度。此外,企业不仅要拓展联系广度,也要关注资源深度,加深与外部合作者间的联系。密切联系能够为企业带来低成本的知识信息与资源,帮助企业培育创新能力并提高创新绩效。
(3)内向开放式创新负向调节互补性知识资源在外部质量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应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开放式创新环境中,企业边界更加模糊,虽然有利于企业更快地获得外部稀缺资源与信息,但自身知识产权与核心能力也受到威胁。上述情况下,企业应加强对关键资源、商业信息以及核心技术知识的保护,避免创意被模仿甚至被超越。此外,企业应避免因过度依赖与外部环境的资源交换,导致自身功能被锁定,使得认知与行为产生偏差,进而降低所获得的互补性知识资源质量,形成高阶关系壁垒,阻碍新合作伙伴进入,最终抑制组织创新。
4.4 局限与展望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呈现偏向静态。未来可以将时间序列数据纳入研究范畴,通过动态跟踪进一步揭示质量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开放式创新分类和概念定义有多种,开放式创新过程中,跨组织资源流动是动态和复杂的。未来研究可以基于不同角度阐释和测量开放式创新。本文发现,知识资源能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其它资源禀赋。此外,本文未考虑外部环境特征,未来可以考察区域经济水平等环境影响因素对模型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企业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 陈小洪, 李兆熙, 等. 国有经济布局演进轨迹、影响因素与未来动向[J].改革, 2009,23(3):63.68.
[2] SORIANO D R.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pplying the European model to Spain's urban hotels[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9, 40(1): 54.59.
[3] 张颖, 刘梦晓, 胡蕊, 等. 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的中介变量研究——基于组织文化智力视角[J].管理评论, 2021, 33(8):116.127.
[4] 谭狄溪, 张群祥. 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理论构建与研究方法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19):191.196.
[5] PRAJOGO D I, SOHAL A S.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TQM practices in determining qual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examination[J].Technovation, 2004, 24(6):443.453.
[6] PERDOMO.ORTIZ J,GONZLEZ.BENITO J,GALENDE 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a forerunner of business innovation capability[J].Technovation, 2006, 26(10):1170.1185.
[7] SLATER S F, NARVER J C. Customer.led and market.oriented: let's not confuse the two[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10):1001.1006.
[8] WANG M C, CHEN P C, FANG S C. A critical view of knowledge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mediation role of firms' knowledge integration capa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8, 88:222.233.
[9] 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0/11):1105.1121.
[10] 姚錚. 开放式创新中企业资源禀赋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6.
[11] COLURCIO M. TQM: a knowledge enabler[J].The TQM Journal, 2009, 21(3):236.248.
[12] 奉小斌. 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真的相悖吗——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5, 27(5):88.98.
[13] BEI X.Trademarks, specialized complementary assets,and the external sourcing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709.
[14] 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15] GULATI R, NOHRIA N, ZAHEER A.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203.215.
[16] CARMONA.LAVADO A, CUEVAS.RODRGUEZ G, CABELLO.MEDINA C, et al. Does open innovation always work?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1, 162(5/6): 120316.
[17] SENGE P. It's the learning: the real lesson of the quality movement[J].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1999, 22(6):34.40.
[18] KAYNAK H, HARTLEY J L.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to the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26(4):468.489.
[19] WU S J, ZHANG D. Analy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3, 144(1):281.289.
[20] LPEZ.MIELGO N, MONTES.PEN J M, VZQUEZ.ORDS C J. Are qual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conflicting activities[J].Technovation, 2009, 29(8):537.545.
[21] SPINA G, VERGANTI R, ZOTTERI G. Factors influencing co.design adoption: drivers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2, 22(12):1354.1366.
[22] PERDOMO.ORTIZ J, GONZALEZ.BENITO J,GALENDE J.The intervening effect of business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9, 47(18):5087.5107.
[23] CHOO A S, LINDERMAN K W, SCHROEDER R G. Method and context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reation in quali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4):918.931.
[24] 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35.67.
[25] MCEVILY B, MARCUS A. 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11):1033.1055.
[26] HUBER G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 2(1):88.115.
[27] 姚艳虹, 张翠平. 知识域耦合、知识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环境不确定性和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23):76.84.
[28] 高孟立. 合作创新中组织顾客破坏性行为对组织间合作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 2020, 41(1):211.222.
[29] GULATI R. 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5):397.420.
[30]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99.120.
[31] MARITAN C A,PETERAF M A. Invited editorial: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resource accumul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1, 37(5):1374.1389.
[32] HUNG K P, CHOU C. The impact of open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rnal R&D and environmental turbulence[J].Technovation, 2013, 33(10/11):368.380.
[33] BAHEMIA H, SQUIRE B, COUSINS P.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for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 in NP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17, 37(10): 1366.1385.
[34] 許庆瑞, 郑刚, 陈劲. 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探——理论溯源与框架[J].管理学报, 2006,3(2):135.142.
[35] 白景坤. 组织惰性生成研究——环境选择、路径依赖和资源基础观的整合[J].社会科学, 2017,39(3):55.65.
[36] 童红霞. 数字经济环境下知识共享、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 2021,43(10):49.61.
[37] HU Y, MCNAMARA P, MCLOUGHLIN D. 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in bio.pharmaceutical out.licensing[J].Technovation, 2015, 35:46.58.
[38] ZHANG D, LINDERMAN K, SCHROEDER R 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30(1/2):12.23.
[39] WASSMER U, DUSSAUGE P. Network resource stocks and flows: how do alliance portfoliosaffect the value of new alliance form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7):871.883.
[40] CHESBROUGH H, CROWTHER A K. Beyond high tech: 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J].R&D Management, 2006, 36(3):229.236.
[41] KIM DY, KUMAR V, KUMAR U.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30(4):295.315.
[42] LUIS M M, JAVIER L M, ANTONIA R M.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3):682.701.
(責任编辑:张 悦)
Effect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in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n Innovation
Sun Wei1,2,Zhao Bingxin1,Ren Lia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 Key Laboratory of Process Control and Efficiency Engineering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Quality management exists widely in the normal running of enterprises, and it combines with the enterprise spirit, development goals and 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necessity and independency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re particularly projected.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the ke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promote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Some schola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quality management may generate a posi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tends to hold the opposite view, and the mechanism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as not been clearly clarified. One of the reasons lies in the fact that enterprises hav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different capabiliti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bring different performance. Besid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nceptual level, the identif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s not considered, and the profound studies on the mediating factor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 have not been seen. Hence, it's academically and practically important to clear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effects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n innov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nd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odel with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s as an intervening variable, and open innovation as an adjustment variable. In addition, 6 sets of 15 hypothes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model.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are chosen as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dents;a total of 680 questionnaires are issued and 356 valid questionnaires are finally collected. Then, SPSS24.0 and Mplus8.0 are us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and hypothesis testing, among which 9 hypotheses pass the test. The fact that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re favorable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s are helpful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partially mediat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can create dynamic competitive advantages for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common market interests, connections with partners can be established to obtain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short.term behaviors and path dependence in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make the enterprises gradually transform from the factor.driven made to the innovation.driven mode. Introversive open innovation nega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ex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it also plays a moderated mediator role. The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enterprises are rooted i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y have great demands on resources. Enterprises are excessive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inbound open innovation, which shall lower the guards and supervision of partners' misconduct, and the decline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shall not be fully perceived. Enterprise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information may have "immoral behaviors", distort market mechanism function, and hi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sitiv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x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By dividing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to external and internal capabiliti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different dimensional capabilities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contributes some findings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of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Then it clarifies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resources as a core competition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innovation and empirically opens the black.box of the mechanism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Lastly by taking the open innovation as an adjustment variable, the study define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expands the situational research for quality management.
Chinese enterprises shall develop effective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should first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management, and have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one aspect across different departments. Secondly, they should build the internal and dynamic knowledge repository, discover the bottleneck in their ow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 the search for and internalization of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s. Finall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open innov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voi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 data leakage, and prevent excessive dependence on the resource exchange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 Capability;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Resour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pen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