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水稻专家和业内同行,你们好!
跨过岁月的门槛,迎接新年的曙光。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驱散了冬日的风霜。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稻米》编辑部全体同仁在此向长久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稻米》发展的各位领导、编委、作者、审稿专家、读者及各位朋友,向辛勤工作在水稻领域的各位专家和同仁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祝大家幸福安康!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 年,我国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 896.9 万hm2,比2022 年增加63.6 万hm2,增长0.5%。其中谷物播种面积9 992.6 万hm2,比2022 年增加65.8 万hm2,增长0.7%;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 845 kg/hm2,比2022 年增加43.6 kg/hm2,增长0.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6 419 kg/hm2,比2022 年增加40.0 kg/hm2,增长0.6%;全国粮食总产量69 541 万t,比2022 年增加888 万t,增长1.3%。其中谷物产量64 143 万t,比2022 年增加819 万t,增长1.3%。这一伟大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农业战线同仁和亿万农民的辛勤付出,他们用汗水和辛劳守护了我们的饭碗。
2023 年是我国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 周年,也是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这一年,虽然我国水稻播种面积(2 894.91 万hm2)比2022 年降低1.71%,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创历史新高(达7 136.8 kg/hm2,比2022 年的7 079.6 kg/hm2高了0.81%),总产量20 660.3 万t,仅比2022 年减少0.91%,稻谷总产连续13 年超2 亿t,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团队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有望将杂交水稻单产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升15%;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将试验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为可持续秸秆利用和土壤酸化修复提供了新的见解。409 个稻品种通过国审,通过审定的优质稻品种数量在增加,其中米质达到国标1 级优质米品种50 个、较2022 年增加6 个,兼具高产、优质、绿色的“三好品种”28个、同比增6 个。稻谷最低收购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 kg 126元、129 元和131 元,早籼稻比2022 年上涨2 元,连续4 年上调,中晚籼稻和粳稻保持平稳;国内稻谷(米)市场平稳运行,稻谷价格稳中有涨,国际大米离岸价格2023 年7 月底大涨,现已涨至2008 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2023 年,伴随中国水稻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稻米》亦取得一定成绩。《中国稻米》再次入编新一版(2023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再次被《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位于Q3 区,高于许多农业科学综合期刊。2023 年,《中国稻米》发表论文143 篇,与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合作,组织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二十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受到广泛好评。在发行纸刊的同时,还通过自办网站、国内外众多数据库网站收录,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超星数据库、博看网、英联邦CABI、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向全球传播,重点是服务我国水稻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引证报告》统计,2023 年《中国稻米》影响因子为1.290(2022 年为1.050),创历史新高;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报告,2023 年《中国稻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448,亦创历史新高;中国知网等WEB 下载量大幅增加。
这是与过去一年挥别的时刻,也是前进的起点;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2024 年是《中国稻米》创刊30 周年,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精彩的年度,共同书写更加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