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第一段共二十五个字,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作结,简短的八个字,却为下文郑国形势危急蓄势。据注释,函陵是郑国地名,在今天河南新郑北;氾南是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查阅春秋时期地图,函陵、氾南位于郑国北部;郑国地处中原,一马平川,一旦秦晋两国攻下函陵、氾南两地,便可长驱直入,郑国危在旦夕。这些也体现在第二段佚之狐与郑伯的对话“国危矣”三字中,这一年为公元前630年。
在分析烛之武出使秦国与秦穆公对话前,需先梳理郑国的地理与历史。函陵的北面是郑州,经过郑州,北上至山东、河北,南下到湖北、湖南。《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州向上溯源是郑国,郑国原本不在现在的郑州一带,原在陕西;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叔,郑桓公初封于郑(在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目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郑桓公认为天下迟早会灭亡,问计于太史伯,太史伯献计,于是郑桓公徙其民于洛东(今天洛阳、三门峡、郑州一带);因深得人心,虢、郐献出十邑,百姓皆归附。后犬戎攻破周朝都城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郑桓公亦被杀,儿子郑武公继位,并护送周平王到洛邑。郑武公在先祖原有土地上继续扩张势力,且与周天子关系和睦。
到了郑庄公时期有了变化,郑庄公在天子面前飞扬跋扈,先是割了天子麦子,后又不朝见周天子,周王率兵讨伐,在繻葛之役中,郑庄公底下的将军拿箭射中了天子的肩膀,虽然郑庄公连夜派人去周营慰问,但周天子的威信从此没有了,这便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诸子争位,“昭厉争国”使得郑国很快衰落下去。春秋霸业从齐国称霸开始,然而齐桓公晚年宠信易牙、竖刁,最后被活活饿死,齐国早早退出争霸;宋国在今天看来可谓“吉祥物”,宋楚两国开战,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仁义之举”一直被后人讥讽,而宋襄公也因此战负伤,最后不治身亡。真正逐鹿中原当属秦国、楚国、晋国三家,秦国从陕西方向来,晋国从山西方向来,楚国从湖北方向来,这三个方向交汇点就是郑国,即现在郑州一带。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厘清秦、晋的历史、地理山川对分析烛之武与秦穆公之间的对话有着重要意义。秦国设函谷关于崤函通道,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如下:
洛阳西至新安,道路平旷。自新安西至潼关,殆四百里,重冈叠阜,连绵不绝,终日走硖中,无方轨列骑处,其间硖石(见陕州)。及灵宝、阌乡,尤为险要。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谓百二重关也。
今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渑池县至硖石驿七十里)、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地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绝谷深委,峻坂纡回。崤、函之险,实甲于天下矣。
从上述文字可以明白崤山、函谷关险要的地理位置对于秦国的重要历史意义。函谷关地处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而郑州的特殊也正在于陕西的政权——秦国。崤山是秦岭余脉,东西走向,崤山以北是黄河,再往北是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太行、王屋山南北走向。简而言之,这一带四周都是山,中间夹一条大河,形成又长又险的豫西走廊;在最窄的地方设关卡,人再多,也只能一个个通过,关卡正是函谷关,函谷关位于豫西走廊的走廊头,潼关位于走廊尾。这段路过于难行、易守难攻。走廊太长,可以自给,但也让自身的影响力无法到达中原,地处陕西的秦国想争霸,通过豫西走廊向东发展,就必须控制部分平原地区,也就是现在郑州这片区域,即郑国。晋国也一样。郑国当时处天下之中,天元的位置,是三大争霸国家角力的主战场,但也正因为秦、晋、楚三国谁也无法吞并谁,郑国很长时间都没有灭亡,经历了子产执政的强盛期,郑国一直持续到韩、赵、魏三家分晋时期。所以,烛之武指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正中秦穆公下怀,更道出秦国的虎狼之心。从秦穆公“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国历代君王都在实践东进的战略,据《史记·秦本纪》,秦国“东进事业”前后持续四百年。
然而,在烛之武退秦师之前的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伐虢,先后灭掉了虢国和虞国,还无意中占据了崤函通道的咽喉之地(函谷关所在区域),堵死了秦国的东出通道,秦国就此被晋国隔绝在中土西隅,有心逐鹿中原却鞭长莫及。烛之武的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字字诛心,道出了秦国的现实困境,“难”有着深层现实含义,秦穆公想得到中原之地郑国,但奈何晋国擅长利用函关天险,秦国越过崤函通道到底有多艰难,我们可以以后来的秦晋崤之战为例。
烛之武退秦师后二年,即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在同一年相继去世,秦穆公野心膨胀,误以为晋、郑两国结盟破裂,想去中原大展拳脚,然而崤之战给了秦国当头一棒。后秦穆公多次进攻晋国,找回了一些面子,但秦晋国力的差距还是让秦穆公不得不止步。秦国实现“东进梦想”首先是要打通崤函通道,崤函通道完全控制在秦国手中,秦国才好东出。所以一旦郑亡,由于晋国和郑国接壤,从国力角度而言,郑国土地也将被晋国占有,这正是烛之武话中所包含的预设。如果此刻秦国国力雄厚,纵然郑国并入晋国,秦晋开战,秦国也不是完全没有胜算;然而晋国实力胜于秦国,再有郑国的后援补给,那么秦国“东进事业”将更加受阻。烛之武的发问“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成功警示并刺激了秦穆公,晋国势力一旦增强,就意味着秦国的势力相对削弱了。
当时陕西主要是秦国,与巴蜀接壤,山西主要是晋国。1900年,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出逃选择西安方向,也有基于地理位置的考量。八国联军被挡在娘子关外,因到处都是山(地处第二阶梯山脉),山势险峻,现代化枪炮作用有限。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陕西离中原近,秦国以豫西走廊为保障,进可以出关图天下,退可以闭关自守,想打东方国家因势乘便,别国却很难攻打秦国,然而却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中原没有一个统一而强有力的政权挡着,或者中原各国的统治政权七零八落。
如果中原地区的诸侯势力整合到一起,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会远胜秦国,秦国便无法东出。晋楚两国在郑国拉锯,晋献公为了保证宠姬之子继位,将未继承君主之位的儿子赶出国,用异姓的臣子辅政。楚国则不同,据《史记·楚世家》,楚国一直到屈原任职都是屈、景、昭等王室大姓掌权朝堂,楚国由于隔三岔五政变,在晋楚争霸中越来越落下风,晋国于是登顶霸权。依《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去世后,晋国曾联合中原各国使得晋国在“后晋文公时代”依然称霸八十年,秦国无可奈何。然而晋国桃子最后被人摘了,异姓大臣势力太大,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但是照样能把秦国挡在崤函通道内,因为韩、赵、魏三家采取了和晋国同样的方式,让秦军无法出关。历史再次验证了烛之武对秦穆公提到的“君知其难也”。
秦穆公于公元前621年去世,秦孝公时采用商鞅变法,秦惠文王时攻占蜀地,蚕食楚国,空前强盛。此时的韩、赵、魏已经式微,挡不住一个强大的秦国。当然,戰国时期,韩国灭郑国定都新郑,看中的也是地理优势。而秦灭六国,从韩国开始,正是秦穆公时期制定的计划,也是想率先拿下郑国这个中原补给站。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采用范雎远交近攻策略,也是避免因中原各国联合,而让自己无法出函谷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国问鼎中原的宏图历经四百年终于实现了。
烛之武的话反复强调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且一针见血提出晋国若“东封郑”,必“欲肆其西封”,晋国国力占上风,必定将秦国作为下一个目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郑国归属于谁,将直接决定春秋争霸的形势以及子孙后代东进的事业,秦穆公审时度势,从长久来看,留着郑国对秦国有利无害。虽然秦国暂时出不了崤山、函谷关,但可充分利用这一地形阻挡东方各国,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中原让与晋楚争霸,把东进蓝图留给后代,徐而图之。此刻晋国国力强盛,对秦国构成威胁,秦国自然不会“阙秦以利晋”。晋文公眼看秦郑结盟,认为没有必要树下秦国这个强敌,选择退兵。结局有力验证了文章开篇时佚之狐对郑伯说的话“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