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2024-03-20 06:31梁慧陈幸芳朱靓静
中国市场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业绿色金融

梁慧 陈幸芳 朱靓静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逐渐深化,产生了许多新理念、新要点,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便为其一,其作为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模式,不仅能大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绿色金融对农业生产的帮扶力度,而且还能推动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有着广阔的实施与发展前景。文章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为背景,首先以盐城农村为例,简要分析了国内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其次指出了其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多方面探讨具体的解决措施,望能为此领域实践研究带来参考。

关键词:绿色低碳循环;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金融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7-001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7.004

所谓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基础层面来分析,即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中不仅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低碳理念,而且囊括了循环发展原则、规律等内容;其实际就是从发展视角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维度来定义的经济体系类型。需指出的是,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怎样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处理好,并处理到位,且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发展转型,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此状况的驱使下,国务院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除了用全生命周期理念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之外,还分别从多环节、多层面(如生产、绿色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及基础设施等)对其中的重点任务给予了明确,这些均为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奠定了根基,且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伴随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扶持,中国农业发展现状逐步改变,但与工业等业态相比,仍不尽如人意。农村大都还是以传统农业方式种植农产品,导致农产品价值弱化,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农村面貌变化较小,农业生产集约化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做好广大农村地区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乡村振兴基调下,以盐城农村为例,围绕其农业发展情况及所存问题,从多方面就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具体路径做了探讨。

1 农村地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乡村振兴既定目标的达成。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来讲,其可进行如下概括:为切实推动农业优先化发展,以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目标,采取各种可行措施或规划,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以高产量、高效率为主要特征,让农业回归其本色,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绿色农业将有效提高农业资源使用效率,较大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

(2)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路径在农村的实践。能够更好地挖掘新时期发展新动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在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有效地利用生态环境的资源,并且激发多种发展的路径,有利于乡村的多个产业蓬勃发展。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不断地扩宽农业农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创多种新的发展领域,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 国内农村地区发展现状

2.1 农村农业发展问题

较之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其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而这些化学物质的应用,会对农村水资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此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因大量且长期性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会引发环境风险,而且会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又由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秸秆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但秸秆还田利用困难、离田利用成本高等,使秸秆逐步成了农业环境问题。加之我国地膜年用量140多万吨,覆膜面积近3亿亩,部分作物增产达30%~40%,被誉为“白色革命”。但因存在重使用及轻回收等问题,使得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状况,而这也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落脚点。比如我国多数日光温室为使用者用土法建造而成,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其投资不高于100元/m2。

2.2 農村金融发展问题

农村存在着比较严峻的金融供求矛盾。①从总量上来讲,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现阶段,在农村金融供求上,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中国三农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三农领域当中,存在着较大的金融缺口,即约3万亿元。其二,当前的农村资金存在着严重的外流情况。许多原本应该用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被挪作他用,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缺乏资金,不利于农业发展。②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多样化,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农村经营者不断增强的差异化需求。针对农业生产而言,因存在诸如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致使农业生产者无论是对资金的需求量上,还是对其使用期限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这与当前的金融机构多提供的是短期小额贷款的情况不相符。③在农村信贷当中,存在着明显的“精英俘获”状况。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农村信贷在具体的资源上,多被精英农户(存在资源禀赋优势)所占据,许多农户由于不断地被边缘化,获得信贷资源的机会逐渐丧失。一些村民还没有完全改变无偿扶持的观念,对扶助资金来者不拒,对金融资金却不愿使用,也不会使用。农户及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农村产业发展。信用体系建设欠缺、金融意识和市场化观念薄弱等问题,制约着不少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3 盐城农村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农业方面

盐城有基础、有优势。盐城是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生态最好、体系最全的平原农业区,也是长三角核心区农业经济总量唯一超千亿元的农业大市。南京市农业农村的许多工作都走在全省前列,有的还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一是总量体量大,农业规模大,发展活力足。二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是资源禀赋特,兼具湿地、海洋、森林三大生态系统。当前,盐城市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存在一定的特色优势,但也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稳粮保供基础“牢而不强”;农业产业链“前粗后细”;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有而不全”;农民没有意识使用金融政策帮扶农业发展。

3.2 能源方面

自2021年12月全容量并網发电以来,发电量超2.9亿度,可满足约8万户城市家庭一年用电量,风机可利用率达98.7%。“十三五”期间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817万千瓦,占江苏省的56%;“十四五”期间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902万千瓦,占江苏省的70%。未来规划有2400万千瓦的深远海风电资源。盐城是江苏打造“海上三峡”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农村地区出现新型工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经营模式光伏农业,但是没有普及,大量农户还是使用传统种养方式。

3.3 金融方面

绿色金融不仅有助于乡村产业的不断振兴,而且能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撑。当前,盐城市许多金融机构不断强化与县区政府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与当地产业特色相符的绿色农业项目清单,有目的性、针对性地提供各种绿色金融产品或者是服务,以此为绿色项目(如支持生态农业等)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助力。此外,其还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战略,深耕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加强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结合盐城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及行内授信政策,深度开发各种绿色项目领域,不仅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绿色农业,而且有风力发电、污水处理及光伏组件制造等。

但需指出的是,金融机构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质,在乡村振兴的建设进程中绿色金融服务也存在收益率低、收益周期长的特点。目前,开设农村绿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以国有的几家全国性的涉农大银行为主,而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很少参与。由于地方性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资金较少、抗风险能力低,并且绿色金融近几年才在我国试点推行,能否盈利仍需进一步观察,因此地方性金融机构普遍持观望态度,价值驱动力不足。又由于乡村居民对于绿色金融产品不会给予过多关注,乡村土地分散,多数以家庭单位运作,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专业化和合作化,并且与外出务工相比,农业生产的收益率较低,农村居民对土地耕作缺乏热情,耕作方式通常较为粗放,导致农业生产很难产生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4 盐城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思路

4.1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切实推动生态种植以及生态养殖的发展,不断强化有机农产品以及绿色食品的认证与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各种可行措施,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与优化,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2)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效率,强化农膜污染的综合治理广度与深度。

(3)做好耕地质量的维护工作,有步骤、有条理地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工作。

(4)大力推动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推动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5)推动农业节水,广泛推广各种实用且符合地区实际的高效节水技术。

(6)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并且减少农药、兽用抗菌药的使用,不断促进产地环境的净化。

(7)依法强化养殖水域滩涂的统一规划,不断健全相关水域的禁渔管理,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8)切实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深层融合,比如文化、旅游及教育等,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化、同步化发展。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要想使盐城农村的农业体系更好地朝向绿色领域发展,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应将绿色生态当作农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制定出完善、优质且实用的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将盐城农村的资源禀赋、种养基础设施等情况,并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新型农牧循环发展体系,为农业的更好发展与繁荣提供切实支撑;积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促进粪肥利用渠道的畅通,健全还田利用渠道及利用机制;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推动种养结合,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高效化发展。

(2)强化金融支持与主体培育。应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加大对种养循环发展的资金投入,推动资金向绿色种养循环重点领域不断聚集,为相关种养循环企业提供扶持,同时可以提供化肥环保处理、施用服务,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形成绿色种养循环的农业发展产业链,推动“全链条”的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

4.2 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

(1)始终将节能放在首位,不断健全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之间的双控机制建设。另外,还需要促进可再生能源再利用比例的提高,强力推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建设,并做到因地制宜地推动水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等的发展。

(2)应切实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电网汇集、外送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

(3)根据盐城农村地区实况,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广度,提高农村生物质能的利用度。

(4)促进盐城农村地区燃煤清洁高效的开发与转化利用度,同时需要不断提高低污染、大容量且高参数煤电机组在整个煤电装机当中的占比。

(5)提高盐城农村地区的能源输配效率,可制定详细的城乡配电网建设与智能升级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推进农村电网的广泛性升级改造。

(6)加快盐城农村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做到互联互通。

除了采取上述措施之外,还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推动光伏发电示范区的建设。在盐城广大农村地区深入开展“千家万户沐光行动”,采取各种可行措施,加快推进各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建设,如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及盐城经开区等。

(2)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基地建设。加大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广度与深度,积极推进农村种养基地生物天然气项目建设;加大循环农业示范项目的建设与完善,积极找寻生物天然气,并将其以一种合理、妥当方式并入城镇燃气管网当中;对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烧电站项目建设进行统筹布局,不仅要将环保治理工作做好、做到位,而且要着力有效破解设施“邻避”的这一难题,切实推进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飞灰处置、炉渣资源化利用等,最终为盐城市区及农村地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保障,促进此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3)推进“风光+”综合应用示范。积极推进能源企业与养殖装备企业、海洋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加强海上风电、漂浮式光伏与现代海洋牧场之间的融合化发展。采取各种可行措施,促进风光电力与海水淡化技术之间的联动创新,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风光水”淡化海水成套装备,并将相关设备出口,以此为世界沿海城市及岛屿提供“盐城淡水”方案。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应不断优化储能配置方式,切实加大“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的建设力度与广度,促进海上电力消纳利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并强化其容量支撑能力。此外,需要大力建设风光制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打造深远海海上绿氢、绿氨基地,形成完善的绿氨生产体系。

4.3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政策上坚持“绿色导向”。研究制定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及相关专项方案,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制定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的投入补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专业化担保及保险支持力度,引导支持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切实推动绿色信贷与绿色直接融资的发展,围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强化对其的评价考核力度。另外,还需结合盐城农村实况,做到绿色债券标准的统一化,构建完善的绿色债券评级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切实推动绿色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的作用。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应支持条件满足的绿色产业企业的上市融资;并支持金融机构与相关企业之间的绿色融资,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推动盐城农村地区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

在推动盐城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切实推动绿色信贷的发展与完善。对于绿色信贷而言,就是利用各种实用性强的环保调控手段,借助一些金融杠杆工具来最终实现的信贷路径。需指出的是,通过适当加大生态农业贷款的投放力度,对于减排固碳、减少污染等,均有积极意义与效能。因此,在推动绿色信贷体系发展时,要不断加强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广度、深度,通常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积极打造对农村绿色产业发展有利的金融機构。比如在政府部门当中专门设立监管部门,用于协调、推动农村绿色产业的优质化、健康化发展,并且需要与金融机构之间做好对接工作,为各项政策的有序、顺利推进与实施提供切实保障。

(2)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合理化应用(比如生态云、农业云及区块链等),构建以绿色金融服务为轴心的“三农”数字平台,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激发出其在农村产业发展当中的优势,最终形成与地方特色相贴合、相适应的新型生态农业产业,以此为各地乡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优质且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3)应始终秉持“以市场为主、政策为辅”的发展方向,大力创新出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产品,为农村各产业的优质化发展提供助力,增加农户及涉农经营主体的授信额度,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获得感、体验感的不断提高,并为农村绿色信贷体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盐城农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奠定根基。

5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乡村振兴应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进一步推广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使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辅助,并将低碳产业当作其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才能推动农业的高质化、高效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宜居宜业且农民富裕富足。此外,还需指出的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与不断完善,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使之朝着绿色方向不断发展,可以为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吕美晔,李丹.江苏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研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109-115.

[2]唐琪,王志强,王润沛.低碳经济背景下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J].农业展望,2021,17(3):126-130.

[3]王浩.西部地区绿色物流发展与低碳循环经济的匹配度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80-82.

[4]刘文静,付传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探索——以清远市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2,42(13):167-170.

[5]蒋金娜.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J].消费导刊,2014(12):229.

[6]任其俊.论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6):10-11.

[7]赵梦雪,冯相昭,王敏,等.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绿色低碳绩效评价及对策建议——基于石家庄市深泽县和无极县农户调查[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45(2):116-122.

[8]刘绍楠.“双碳”目标下烟台市农村低碳经济发展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22):165-167.

[9]李雪林,唐青生.绿色经济视阈下农村金融发展对碳排放有何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农村金融研究,2020(1):44-51.

[10]李占锁,孔文华.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以保定市为研究对象[J].人民论坛,2012(32):220-221.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业绿色金融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