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瑛与寒翠石

2024-03-20 11:15笑笑
现代苏州 2024年1期
关键词:玉山草堂昆山

顾瑛,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昆山人。其家业豪富,以园林馆阁称胜,有拜石坛、钓月轩、芝云堂和东亭并蒂莲池等三十多处园景,时称顾园,后又称玉山佳处、玉山草堂。

顾瑛工山水花卉翎毛,以诗画隐,多蓄古书名画,尤嗜石。他说自己“素有米颠之癖,凡遇废园坏宅,见奇峰怪石,辄徘徊顾恋,不忍舍去;或百计求之,不得者必图写其形似,标诸草堂壁间,以为几格供后。”寒翠石便是他在废园中倾心得遇的奇峰异石之一。

那是至元四年四月下浣,顾瑛二十九岁,他去昆山东城新安尼寺拜访老僧岩叟。寺即故宋周太尉宅,宅之断垣外有一座荒废的假山。他情不自禁爬了上去,发现很多峰石已被人捷足先登挽载而去,唯独有一块无人问津,虽然有一点残疾,但“上有老坡题识觞咏之语”。“老坡”即苏东坡。于是“易之以粟”,他将该石请回了自家的庭院。因为题识漫漶不清,这时候尚不清楚石之源委,只觉得“石之挺挺拔拔,如老坡独立于山林丘壑间,愈见其孤标雅致也。”

翌年,书画家、鉴藏家柯九思来访,“见而奇之,再拜题名而去。”他留下诗篇曰:“烟笼寒翠石真奇,生长灵山孰转移。当日草堂留胜迹,名流题遍锦囊诗。”顾瑛因此在石前建造了拜石坛,供四方名士前来叩拜、观赏。三个月后,政治家、书法家泰不华前来游赏,他顺着柯九思的意韵,为坛题了古篆“拜石”二字,又为石题了隶书“寒翠”二字。从此该石正式被冠名“寒翠”,石即更加闻名遐迩,只是至此仍然不知石上苏东坡题识之源委。

至正十五年冬,也就是顾瑛四十六岁时,周履道带来苏东坡手帖相赠。他打开一看,竟然是苏东坡写的《答忠玉提刑快哉亭饮后》,上面的内容与寒翠石上的题刻内容十分相像。经过一番查证,发现“忠玉”是王规父侄孙,当年苏东坡在维扬,后渡江,苏东坡答其诗有“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之句。可见帖上所说的忠玉即维扬王忠玉,终于明白“石乃维扬故物,帖则王忠玉家宝也。”维扬即今扬州,至于扬州王忠玉家之石,何时到了昆山,又是怎么到昆山的,就不得而知了。“快哉亭下坡仙友,拜到丹丘三百年。”顾瑛不禁感叹,石之在山不知其几千万年,因苏东坡之题凿而出山又不知其几百年,如今石和帖二美并来,这是他玉山草堂的造化吧。

感叹之余,顾瑛又想起了十七年前曾来拜石的柯九思和泰不华,不到二十年他俩皆已驾鹤仙去,如果苏东坡在天有灵,会不会于风清月白之夜,挟他俩一同逍遥于拜石坛呢?想着想着,他于次年正月写下了长文《拜石坛记》,详细叙述了寒翠石的来龙去脉,并请朱珪刊刻于它石,以期后世永传。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玉山草堂就在元明易代的战乱中被毁,顾瑛随子迁徙到临濠,并于明洪武二年逝于该地,他和寒翠石的缘分前后不过三十年。

据道光《昆新两县志(一)》记载,明季该石归顾秉谦家,清嘉庆八年移置半茧园。清张潜之《寒翠石歌》曰“曾识眉山大苏面,快哉亭下欣相见”“曾落顾家阿瑛手”“半茧园中独賸尔”“拜石有记今犹存,拜石有坛今无痕”“前有千秋我不见,后有万古我不知”,生动形象地唱出了寒翠石的一生。

确实,后有万古我不知。光绪二十七年,半茧园成了樾阁学堂,后来又被修成了公园。民国二十二年,范烟桥曾有游览寒翠石后的诗曰:“为看寒翠石嶙峋,残照秋英半茧新。”民国二十六年徐剑萍《昆山景物志略》中也说到了公园中的寒翠石,但在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寒翠石消失了。今半茧园位置已建成昆山第一人民医院,整修了土山、古亭、老树和旧池等遗迹,寒翠石仍不见踪影。

冠云峰、瑞云峰、绉云峰和玉玲珑被誉为江南四大名石,如果有朝一日寒翠石重见阳光,那么江南四大名石或许将改为五大名石了。

猜你喜欢
玉山草堂昆山
月季盆景欣赏(二)
月季盆景欣赏(一)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新年献辞
草堂旧事
附式石盆景欣赏
草堂诗歌奖在杜甫草堂颁奖
薪草堂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