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CT 去骨技术在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2024-03-19 12:11陈柳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期
关键词:头颈剂量研究组

陈柳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放射科 广东 深圳 518033)

头颈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该疾病也极容易引发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首选溶栓或植入手术,能够尽早诊断,不仅使治疗效果提升,同时也是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关键[1-2]。头颈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等[3-4]。MRA 操作无创且不需要注射造影剂即可成像,但由于其分辨率较差、检查时间长,只能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5-6]。DSA 因其分辨率最高,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DSA 需要注射造影剂,且放射剂量大、并发症多、费用高,并不作为头颈血管疾病筛查的首选[7-8]。CTA 检查经患者右肘静脉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碘对比剂,利用CT 机在碘剂充盈受检血管高峰期连续薄层扫描,经后处理得到血管图像,是一种非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方便快捷,是目前头颈血管性疾病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复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技术[9]。本文通过探讨DECTA 和常规减影CTA 的差异,研究双能量CT 去骨技术在头颈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增加该技术的应用经验,以提高头颈血管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促进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12 例的CT 影像数据进行研究,依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研究组(DECTA检查)和对照组(减影CTA 检查),各56 例。上述患者均于检查前签署CT 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中男35 例,女21 例,年龄27 ~82 岁,平均(60.13±12.98)岁;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8 例,年龄23 ~87 岁,平均(58.05±13.9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头颈部血管病变治疗的患者;(2)均于术前完成DECTA 或减影CTA 检查;(3)所得到图像完整且清晰,可进行数据测量分析。排除标准:(1)肾功能不好或对碘剂过敏者;(2)哮喘病史或严重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两组检查均采用西门子ForceCT 机,造影剂选择碘普罗胺(浓度为370 mg/mL,剂量为45 mL,流速为5 mL/s)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患者右肘静脉注入,随后以相同流速追加注射60 mL 生理盐水。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扫描时将检测点放置在升主动脉,然后通过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检测注入对比剂后的CT 值,但检测值大于阈值100 HU 且持续2 s 后机器开始扫描。

1.2.1 DECTA 检查 仅用一次曝光扫描即可获得头颈血管的CTA 去骨图像。扫描参数见表1。同时记录检查完成后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

表1 DECTA 扫描参数

1.2.2 减影CTA 检查 先行CT 平扫再增强扫描。扫描关键参数见表2。同时记录检查完成后的DLP。

表2 减影CTA 扫描参数

1.3 图像后处理

DECTA 检查得到的三种能量数据(150 kV,90 kV,159+90 kV)都通过西门子专用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a.VB10A 进行处理分析,同时减影CTA检查后机器自动重建的数据也传到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10]。然后去骨操作由熟练操作的医生完成并记录下去骨时间。最后采用Syngo CT2011A 三维处理软件技术,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操作之后得到清晰的血管和相关的测量值。

1.4 观察指标

得到影像学图像后,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医生采用双盲法观察比较图像质量,然后依照标准给出相应的评分。评分通过血管密度的深浅、脑血管的分支级数、小血管的清晰程度等因素评定[11]。见表3。

表3 图像质量评分细则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的评分情况

两组影像学检查后,根据1.4 小节中的评分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研究。图像所得得到质量评分对应了图像的信息的强度,图像质量分数高说明检查结果中有用信息多,干扰的信息少。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中,5 分40 例(71.43%),4 分14 例(25.00%),3 分2 例(3.57%),无2 分、1 分;对照组患者中,5 分36 例(64.28%),4 分17 例(30.36%),3 分2 例(3.57%),2 分1 例(1.79%),1 分0 例。

2.2 分析图像质量、去骨时间、放射剂量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去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放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放射剂量减少25%。如表4所示。

表4 两组图像质量、去骨时间、放射剂量比较( ± s)

表4 两组图像质量、去骨时间、放射剂量比较( ± s)

组别例数图像质量/分去骨时间/s放射剂量/mGy研究组564.68±0.54 91.36±2.88 315.84±24.91对照组564.57±0.66135.86±3.78 420.93±25.66 t 0.96570.07521.990 P 0.337 <0.01 <0.01

2.3 DECTA 对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

分析DECTA 检查数据,共统计出50 处血管性病变,且都能清晰显示病灶。其中最多的为颅内动脉狭窄20 例,其次为椎动脉狭窄11 例,颈内动脉狭窄9 例,颈动脉畸形1 例,颈内动脉瘤4 例,颅内动脉瘤5 例。这些病例中,10 例头颈血管狭窄患者随后行DSA 检查,3 例头颈动脉瘤患者随后行手术治疗或DSA 检查,DECTA发现头颈血管病变与DSA检查或手术所见一致,见图1,图1a、1b、1c 为DECTA 检查结果,图1d 为DSA 检查结果。

图1 左侧大脑前动脉A3 段动脉瘤(直径约2.5 mm)

2.4 DECTA 对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的显示情况

仔细观察DECTA 去骨前的图像,共发现有53 例血管钙化病例,其中有48 个在DECTA 上显示血管钙化(见图2),5 个血管钙化灶被当作骨质结构去除。

图2 左侧颈总动脉处可见多发钙化斑块

3 讨论

CTA 检查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患者右肘静脉注入碘对比剂,利用CT 机在碘剂充盈受检血管高峰期连续薄层扫描,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n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得到血管图像,具有检查时间短、方便快捷、空间分辨率高、无创、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头颈血管性疾病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复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技术。

双能量CT 和常规螺旋CT 主要在于装置不同,双能量CT 采用的是两套X 射线发射装置以及两套探测器系统,而常规螺旋CT 只是一套X 射线发生装置和一套探测系统。双能量CT 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能量值进行扫描成像,由于不同的组织在不同X 线能量下所表现出来的CT 值不同。通过将不同能量下成像的两种图像融合重建,就可以区分两种CT 值相同或相近的组织[12]。在双能量CT 的应用中,完成一次扫描利用特殊的双能量CT 后处理软件即可获得去骨的CTA 和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头颈虚拟平扫图像。

本研究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去骨时间和放射剂量情况。两组数据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去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放射剂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DECTA 由于仅用一次曝光扫描即可获得去骨图像,所以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减少放射剂量。DECTA 对血管病变、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的均清晰显示,DECTA在自动去骨的同时,可以一键式去除血管壁上的钙化斑块,从而更形象直观准确地显示钙化斑块对血管管腔的影响。

综上所述,相比减影CTA,DECTA 有去骨时间短、放射剂量低、检查的稳定性高、图像质量清晰良好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在头颈血管成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加大普及。然而,本组研究也存在不足,研究样本量较小,DECTA 对头颈血管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旨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增加该技术的应用经验,以提高头颈血管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促进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猜你喜欢
头颈剂量研究组
结合剂量,谈辐射
·更正·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STK15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Hep-2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关于《头颈肿瘤防治专栏》的征稿通知
小儿头颈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