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4-03-19 10:04孙怀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个体化血糖糖尿病

孙怀军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山东 德州,253000)

糖尿病在临床发生率极高,是一组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发病人群集中于中老年人,长时间的高血糖可能引起多种组织发生慢性损伤与功能异常,特别是心脏、血管、肾脏、神经、眼等器官组织,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1-2]。若患者的血糖水平难以得到良好控制,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大血管、微血管会遭受持续性伤害,严重时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患者病情加重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医疗费用也会不断增加[3-4]。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临床疗效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糖尿病教育与管理体系意义重大[5-6]。查阅最新研究信息可知,通过健康管理能够大幅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患者掌握疾病知识,进一步提高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病情控制的目的[7]。据临床观察,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均可干预,因此加强积极预防与干预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风险[8]。个体化健康管理是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让患者感受到疾病的严重性,从而明白遵照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在整个接受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技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病情的控制、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9]。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分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与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就其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观察组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70.56±5.42)岁;男34例,女28例;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8±2.76)年;受教育程度:文盲6例,小学11例,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专以上15例。对照组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0.01±5.23)岁;男35例,女27例;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49±2.02)年;受教育程度:文盲5例,小学12例,初中13例,高中17例,大专以上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本研究工作开展前,患者及其家属已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各项内容,了解所需配合事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10],空腹静脉血血糖值≥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11.1 mmol/L;意识清楚、思维正常,能够正常进行语言沟通与交流。

排除标准:具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表现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难以接受正常血糖监测以及运动、饮食控制干预的患者;存在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调脂、降糖、降压等药物治疗措施,同时进行为期2个月时间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具体实施如下:主治医师向患者介绍糖尿病饮食的基本原则,再配合随意运动、景观治疗等方式,让患者逐步过渡到健康饮食,有利于血糖良好控制。

观察组患者运用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实施如下:(1)组建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待患者入院后通过常规体检、自制调查表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患者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血糖及血脂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血压指标(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身体质量指数、身高等;②疾病相关信息,如初次发病的年龄、用药情况、现有症状、诊断与治疗情况,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具体表现等;③生活方式与日常行为习惯,如日常体力活动、日常膳食结构,以及吸烟史、饮酒史、家族疾病史、既往疾病史等;④社会及心理因素,如情绪表现、个体性格、睡眠质量以及紧张程度等;⑤疾病认知,主要是指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自我管理水平。(2)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计划的制订。根据以上收集、整理的患者信息与体检结果实施风险评估。罗列患者的评估结果包括以下方面:①不科学的饮食结构;②缺乏一定的体力活动或锻炼,患者每周的运动时间不足3 h;③烟酒嗜好,常年伴有吸烟、酗酒习惯,每天吸烟超过10支或患者一周喝烈酒的次数超过3次;④心理压力方面,具有较大的生活压力与思想负担,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睡眠质量较差;⑤糖代谢紊乱情况;⑥脂代谢紊乱情况;⑦高血压表现。根据每位患者的常规生化检测、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测结果,一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计划。(3)健康管理计划的具体实施。每月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现场授课,课程包括糖尿病的治疗、饮食、运动、足部护理、血糖监测等内容。①将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通过食物模型、看图对话以及表格等多种形式开展讲解,列举各类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手掌法则,教会患者怎样搭配一日三餐才是合理的、健康的,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在饮食方面已经存在的问题;②将运动的类别、强度、频率、时机、持续时间以及运动前后注意事项等制作成PPT,现场进行讲解,鼓励患者提出疑问,耐心给予解答,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生活习惯、职业特征等,与患者一同讨论明确个性化运动方案;③强调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进行“一对一”的展示,将血糖监测的正确方法、血糖值如何记录、血糖仪的质控与维护等为患者详细说明,要求患者记录好日常生活管理,包括三餐每餐前、三餐每餐后2 h、睡前血糖、饮食、运动时间与方式等;④教会患者足部护理方法,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患者讲解每天如何检查与护理足部,如何选择鞋袜等,展示糖尿病足的真实案例来达到警示的目的,让患者意识到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加强其依从性;⑤用药指导,主要是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注射、保管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讲解与教育,并为患者制订个体化胰岛素教育处方,方便患者使用。

1.4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行为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运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11]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规律运动、足部护理、合理饮食、规范血糖监测、科学用药5个维度,每项满分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优。

②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运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结合糖尿病综合治疗主要内容制订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调查问卷从6个方面开展调查,总计24个项目。评价标准分为浅认知、中等认知、深度认知3个级次:浅认知表示患者了解0~8个项目,中等认知表示患者了解9~18个项目,深度认知表示患者了解19~24个项目。认知度=(中等认知+深度认知)例数/总例数×100%。

③血糖与血脂水平检测。对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糖、血脂水平进行检测。

④护理效果。采用护理效果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护理效果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经护理后,观察患者身体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指标接近或处于正常范围,情绪、康复效果均有明显改善,患者自述护理满意度良好,可评价为显效;经护理后,身体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血糖指标得以控制,情绪、康复效果有所改善,患者自述护理满意度一般,可评价为有效;经护理后,观察患者身体、情绪无改善或加重,患者自述护理满意较差,可评价为无效[1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评价指标、血糖水平检测指标)的正态性分布经(±s)表示,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均以t检验;计数资料(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护理效果评价指标)经[n(%)]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干预前均有较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规律运动、足部护理、合理饮食、规范血糖监测、科学用药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时间规律运动足部护理合理饮食规范血糖监测科学用药对照组62干预前 4.35±1.48 5.48±1.15 4.96±1.25 5.24±1.37 5.19±1.24干预3月后11.24±2.8310.39±2.4311.35±2.3710.61±2.8310.25±2.92 t组内比较 16.988 14.381 18.778 13.448 12.559 P组内比较<0.001<0.001<0.001<0.001<0.001观察组62干预前 4.36±1.37 5.57±1.38 4.85±1.12 5.35±1.34 5.15±1.47干预3月后14.09±3.5113.06±3.7114.61±2.4515.47±3.1815.13±3.82 t组内比较 20.333 14.899 28.528 23.092 19.199 P组内比较<0.001<0.001<0.001<0.001<0.001 t组间比较干预前 0.039 0.394 0.516 0.452 0.164干预3月后 4.977 4.740 7.530 8.990 7.992 P组间比较干预前 0.969 0.694 0.607 0.652 0.870干预3月后<0.001<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n(%)]

2.3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较干预前均有较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s,mmol/L)

组别例数时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照组62干预前6.83±1.4216.48±2.3810.87±2.533.02±0.72干预3月后3.79±0.9311.84±1.03 7.76±1.791.38±0.45 t组内比较 14.102 14.088 7.901 15.209 P组内比较<0.001<0.001<0.001<0.001观察组62干预前7.07±1.5816.57±2.4310.92±2.673.13±0.81干预3月后1.81±0.64 7.21±0.92 5.48±1.241.02±0.24 t组内比较 24.296 28.365 14.550 19.666 P组内比较<0.001<0.001<0.001<0.001 t组间比较干预前 0.890 0.208 0.107 0.799干预3月后 13.810 26.398 8.244 5.558 P组间比较干预前 0.375 0.835 0.915 0.426干预3月后<0.001<0.001<0.001<0.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n(%)]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病程较长,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终身治疗,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惰性心理,加之老年人的记忆力较差,对于疾病的严重危害认知上存在不足之处。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1年12月起将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方式运用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让其感知到疾病的重要性,认识到遵照医嘱的必要性,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指标的目的[13-14]。整个护理期间,要求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减轻胰岛素负荷,积极防控并发症风险。

本研究结果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规律运动、足部护理、合理饮食、规范血糖监测、科学用药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属于较复杂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且治疗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15]。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让其全面了解饮食疗法、药物疗法、运动疗法、自我监测、疾病预防知识等,意识到糖尿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治疗方案的实施,不断提升患者的内在动力[16]。

本研究结果所示,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较少,而长时间的用药,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而身体长期处于不良状况,患者大多伴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7-18]。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方式的运用,一方面促进患者正确了解、看待糖尿病,从而积极配合药物治疗,确保血糖指标的平稳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不良情绪对于血糖水平的影响[19]。

本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的整个过程不断引导患者深入认识、全面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围绕患者自身的现状,纠正错误认知,最终形成正确的疾病认识,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本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到相当突出的作用,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情况,难以理想控制血糖水平,此时根据病情、身体状况的差异性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调节情绪,舒缓心情,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提高疗效[20]。

综上所述,个体化健康管理护理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由此获得了丰富的防控糖尿病的技能与经验,同时建立健康行为方式,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个体化血糖糖尿病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