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五年的写作中, 我一直寻找适合自己表达的语言方式。 一开始的诗歌创作中, 意象诗居多, 大量使用了通感、 象征手法、 超现实主义……整体上炫技的成分较多。 后来读江非、 希尼、 博尔赫斯等国内外诗人的诗, 发现了适当地应用口语, 能让诗歌的表现力更加自然, 也增加了诗歌的在场感。
另外, 我保持了一定量化的阅读, 不仅学到各种表现手法, 而且激发内心深处沉睡的诗意。我最近两年养成了每天读几首好诗的习惯, 保持着对文学热爱的自驱力。
沃尔科特说“诗歌创作是挖掘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我摆脱了深度意象的写作束缚之后, 写了大量周边人都能看懂听懂的诗, 才发现好诗不能刻意地陌生化, 语感自然、 节奏递进回环、 情感真挚、 有生活气息的诗才是好诗。
我真诚地热爱诗歌, 它让我懂得了如何与草木对话, 如何与过去和解, 如何珍惜当下。 在诗歌的创作中, 重塑了我的精神世界。 后面我需要做的, 是更踏实地走进诗歌中, 真诚写作, 老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