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峰
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我国集齐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造船业“三颗明珠”。邮轮旅游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幸福产业。目前全球邮轮市场强劲复苏,全球三大邮轮巨头之一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2024年的预订数大幅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在推动邮轮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尚存诸多难点,新征程上应抢抓国际邮轮市场复苏的机遇,找准痛点,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打造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一、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20世纪80年代,国际邮轮首次停靠中国港口拉开了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序幕。进入21世纪,近十多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邮轮旅游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逐步扩大的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完备的产业链条为邮轮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一)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2006年7月歌诗达邮轮在上海开辟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国际邮轮航线后,我国邮轮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近年来上海北外滩和吴淞口、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太子湾、厦门、三亚凤凰岛、青岛、舟山、广州南沙在内的9个现代邮轮港陆续建成,温州、大连、连云港、海口4个货运港升级改造成邮轮港,总计邮轮泊位达32个,总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邮轮航线的重要始发港和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2006—2019年,年均共接待邮轮近1000航次,年均游客总规模超过200万人次。
(二)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自2016年开始,中国便超越德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2019年我国邮轮出入境旅客合计416.46万人次。我国邮轮市场潜力巨大,充足的潜在客源使中国成为国际邮轮公司竞相争夺的全球最大的战略性新兴市场。以邮轮渗透率看,疫情前我国邮轮渗透率只有0.15%,西班牙为1%,美国是3.4%。假设未来邮轮渗透率达到西班牙水平,保守估计我国邮轮旅游客量将达到1400万人次,占2019年全球邮轮客量的近1/2。
(三)邮轮旅游产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支持邮轮旅游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2018年,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丰富邮轮旅游产品、拓展邮轮港口服务功能、提升邮轮运输旅游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对邮轮旅游的需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及文化旅游专项规划等也提出要完善邮轮游艇旅游等发展政策,推进邮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邮轮港口所在相关省市,也相继出台支持邮轮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海市印发关于促进本市邮轮经济深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邮轮旅游服务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目标。福建省专门印发《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纲要》。
(四)邮轮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完备
随着我国邮轮旅游市场逐步达到一定规模,相关产业要素需求逐步显现,具备向邮轮旅游产业链转型的基础。2018年11月,中船集团与嘉年华集团、芬坎蒂尼集团签订邮轮建造合同,标志着我国首艘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及相关配套产业集群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产业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乃至千亿元级。在邮轮旅游企业集聚方面,2018年上海宝山各类邮轮相关企业总数达137家,已经初步形成邮轮经济集聚发展的态势。据国际邮轮协会“邮轮经济贡献研究”测算,2019年中国邮轮产业的总体经济贡献为358亿元,此外还带动就业6.7万人。
二、邮轮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尚存诸多难点
邮轮旅游属于跨境旅游,涉及产业链条长,目前尚存在政策法规、产业生态、产品航线等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滞后于邮轮产业发展
一是在邮轮引进政策方面,由于邮轮建造能力限制,当前主要以引进外籍邮轮为主,企业引进外籍邮轮仍执行船舶船龄须在10年以下,30年以上强制报废,这樣引进成本高,使用时间短,缩小企业盈利空间,降低企业积极性。二是在邮轮运营方面,中资方便旗邮轮无法运营国内航线,而五星红旗邮轮仅有“招商伊敦号”邮轮一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也容易造成垄断,不利于丰富国内航线。三是在油税政策方面,邮轮船舶吨税仍然较高,邮轮无法加注免税油,导致邮轮选择日韩港口作为主要停靠点。四是在出入境方面,邮轮签证政策不够便利化,过境免签时间太短,不利于促进消费。
(二)邮轮旅游产业生态不完善
一是从市场主体看,受疫情影响,近年来邮轮运营企业经济困难、实力削弱,难以应对邮轮旅游资金需求大、风险高的挑战,影响邮轮市场复苏。二是从消费环境看,尚未广泛实施邮轮“船票”制度,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邮轮运输市场秩序,客源腹地的邮轮文化和消费理念普及不够。三是从船舶供应来看,国际邮轮公司供应主要在日韩港口,国内供应主要以蔬菜、水果为主。四是从人才专业性和对外合作来看,邮轮是国际性很强的行业,国内船员的英语水平、跨文化素养不能满足国际邮轮旅游需求。
(三)邮轮旅游产品航线单一
国际上知名的邮轮公司将近70家,邮轮航线8000多条,邮轮产品更是多达20000多种。国内市场的邮轮航线仅500条左右。一方面因为国内邮轮市场还处在培育期,对于丰富的邮轮产品类别不具备消化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与邮轮商的数据对接能力,造成邮轮产品航线单一。各大分销商只挂卖短航线产品以及相对标准化可控的邮轮产品。在产品缺乏差异性的前提下,会出现邮轮价格一降再降以及旅行社低价甩单的情况。而在成本固定,收入减少的前提下,旅行社降低了邮轮在餐饮、服务、配套等方面的品质,导致游客体验感不佳。
三、对策建议
邮轮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新冠疫情更给邮轮旅游行业带来重大打击,当前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力,深化邮轮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邮轮产业链延伸,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丰富产品供给,加快促进邮轮旅游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全球邮轮旅游分工合作格局。
(一)构建邮轮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对标国际邮轮营运模式,适当放宽邮轮进口及营运年限。建议针对国内各邮轮口岸所在地市出台进口邮轮船舶零关税、免征增值税,邮轮运营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实行邮轮加注免税油政策,放宽免签时间,吸引更多国际邮轮船公司进入中国。
鼓励邮轮港口自持邮轮,打破港多船少的局面,形成母港、访问港航线常态化布局,开通中资方便旗邮轮“海上游”“公海游”和外籍邮轮“多点挂靠”运营试点、构建集航运、营商环境、配套政策、总部经济、岸电补贴、码头建设、船供退税等方面于一体的多层级、多地市的联动系统,全面打造我国邮轮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二)进一步完善邮轮产业生态
建议地方政府加大邮轮港口和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议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邮轮船票管理制度。建议协调各地口岸主管部门增设单一窗口邮轮旅客信息申报功能,打通口岸、港口、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邮轮业务数据标准化、一次申报,信息共享,打造国内一体化邮轮船票系统,提升邮轮港口群的联动服务功能。
建议推动国际货柜转运常态化,發展邮轮船供“全球采购、集中配送”模式,支持国内优质产品参与邮轮船供,建设国际邮轮补给中心。建议构建邮轮职业教育平台,全渠道强化邮轮人才培养建设,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邮轮人才培育机制。
(三)丰富邮轮旅游产品航线
建议待条件成熟,逐步开通“中日”“中韩”航线,探索开通“中国至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短中长结合多样化的国际邮轮航线。探索将邮轮作为“漂浮酒店”的创新运营模式,探索中资方便旗邮轮无目的地航线试点。鼓励南北区域邮轮母港联动,支持开通“一带一路”航线。加强与长江等内河及沿海游轮市场的衔接,形成层级丰富、特色鲜明的邮轮航线体系。
建议简化邮轮重大演出审批流程,引导和鼓励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企业积极对接本土邮轮运营需求,创新发展邮轮文化产品,提升中国文化与邮轮文化的契合度。支持举办以邮轮为主题的各类展会、论坛,参与全国有影响力的展会及宣传营销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全方位推介邮轮旅游。完善邮轮旅游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并逐步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惩戒。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