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
在当下的数字时代,经济运行方式、商贸交易模式、社会组织形式、政企互动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数字营商环境正在成为国际、国内营商环境建设的关注热点和重点改革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开展数字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世界银行去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成熟度”(B-READY)评价体系中,也明确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贯穿所有指标的考察维度。
浙江省营商环境工作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改革思路,从2003年“数字浙江”战略提出开始,先后实施了“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再到近年来在营商环境领域开展的数字化改革。在一脉相承的改革历程中,浙江持续完善改革理念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市场导向,开发了一批办事有实效、企业有实感的数字应用,打造服务和管理相融合的新体系,在数字营商环境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实践经验成果。
一、以“两端集成”构建数字营商环境基础支撑体系
数字营商环境改革首先面临的任务是打通“数据孤岛”、打破数字壁垒,推动各领域数据共享、系统互通、业务集成。浙江省构建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政务工作云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在政府端,将部门协同功能集成在“浙政钉”;在企业端,将涉企服务事项集成在“浙里办”,通过集成两端数据,打造全链条数字营商环境治理和服务模式。
(一)“政府端”实现灵活协同响应
搭建全省一体化智能化的数字资源系统(IRS系统),已汇集各部门3000余个数据项、6500余万条政务数据资源,实现营商办事各环节、各领域数据共享。对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各地可利用标准化的数据模块,根据需要以“搭积木”方式靈活搭建数字化应用,进而实现系统互通、业务协同。目前,全省各地基于“浙政钉”平台自建开发的应用已超4000个,省市县三级通过接口日均调用20万余条营商环境的相关数据,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到99.5%。
(二)“企业端”打造智慧化服务专区
“浙里办”以经营主体视角,将各领域涉企系统分类归集到“我要办事”“我要服务”“我要政策”“我要咨询”“我要投诉”五个板块,大幅节省企业办事“找入口”的时间。借助智能算法,为企业绘制个性画像,通过识别企业经营情况、办事需求等特征,匹配相关的涉企政策事项,实现智能引导、精准推送。上线以来,“浙里办”营商专区汇聚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归集政策达3.7万条,惠企政策兑现平均时间提速近70%。目前,浙江省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最新部署,正在升级建设“浙里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进一步加强服务集成性,完善政务咨询、反馈投诉等功能。
二、以“全景感知”升级数字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体系
数字时代新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将极大拓展政府对微观主体全景式的敏锐感知能力,数字营商环境的监测评价需要以更实时的频率、更精细的视角发现市场运行堵点,推动形成更精准解决方案、促进高效治理。浙江省以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为核心工具,基于全面大量、“零延迟”的数据抓取分析,构建与数字营商环境相匹配的监测评价体系。
(一)全景动态评价营商环境
浙江省以实时数据采集取代人工问卷,在全国首创“无感监测”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标世界银行、国家评价指标体系,协同25个省级部门,打通了21个核心系统和408个办事系统,构建涵盖18项一级指标,设置了249个监测数据采集点。以开办企业为例,“无感监测”体系在营业执照、纳税、银行开户、公章刻制等7项业务中设置14个采集点,并以信用代码为标识,归集各环节产生的用时、费用等信息。系统应用上线以来,浙江省年度营商环境评价调查人员、成本都压减约90%,并在全国率先发布了营商环境无感监测省级地方标准。目前,“无感监测”体系正在对照世行B-READY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新一轮的更新迭代。
(二)建立监测—预警—整改闭环机制
建立差异化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预警体系,由省级部门设定参考预警值,各地设置更为严格的个性化预警值。当监测指标触发预警后,“浙政钉”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到达市县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及时响应,开展整改工作并上传相关方案和实施情况,直至指标监测回归正常水平。2022年累计完成预警整改91条。通过监测整改的留痕,实现每月自动生成监测报告,各市县可在基础模板上定制所关注的内容,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报告。
(三)精准问诊民营经济
浙江省将“无感监测”的思路和工具,拓展应用至民营经济发展,打通发改、经信、市场监管等15个部门数据,首创民营经济发展指数,实现对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精准画像。对先导性、趋势性重要指标,差别化设置预警阈值,建立自动预警推送机制,推动各地加强分析研判、科学决策。例如,对标“民间项目投资增速要快于面上投资增速”目标,已对浙江全省36个地区推送预警信息,智能生成地区报告860余份。
三、以“数字赋能”拓展数字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空间
“数字赋能”以更精细、更下探、更贴近企业的视角,瞄准营商环境中的堵点、断点和空白点,发现市场主体个性化需求和市场运行深层次障碍,提供更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浙江省通过运用数字工具赋能,对市场主体需求最大程度、最快速度响应,持续推动应用迭代、数据流重构和业务流再造,不断创新深化数字营商环境相关改革。
(一)数据集成提升改革实效
针对涉企高频关键事项,进一步加强数据集成,实现改革实效的聚合提升,切实解决企业痛点。以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为例。2021年,杭州市以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启动年报“多报合一”改革,率先整合企业年报和税务年报,推动跨部门联动监管和协同服务。到2022年,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在全省全面推行,改革打通了市场监管与税务部门数据填报通道,实现420项年报数据双向共享,减少重复填报项62项,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提升了数据质量,降低虚报作假风险。改革获得了广大企业的认可,省年报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从改革前532.61万户增加至2022年714.74万户,企业年报率从92.75%提升至95.91%,企业年报主要财务指标全零申报率从改革前的6%降低至1.6%,数据合规率也逐年提升。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作为数字赋能营商环境改革的成熟典型案例,已被写入最新颁布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二)多跨協同打通改革堵点
把市场的呼声诉求作为第一信号,精准定位难点堵点、靶向施策,提升服务质效。金华市婺城区聚焦涉诉信息调取事项,针对各部门提交标准不统一、审批出具期限不明确、需线下多次跑等堵点痛点,重构第三方信息调取、使用、封存流程,实现多跨协同联办。原先律师查询涉诉方信息,需向法院申请后,分别到人社、公安、资规等部门依次调取,委托方需承担产生的各类费用。改革后,通过法院线上出具文书和在线回函流转,将委托人的查询权利临时赋予律师,批准审核后发送至相关单位,各单位在线反馈,变重复递交身份证明为人脸识别认证,缩减窗口工作人员审核时间。律师调取信息平均工时从7日降到1日,每年节约办理成本600余万元。
(三)线上线下弥合改革断点
坚持企业视角,针对企业遭遇的营商办事断点,强化线上线下协同,实施联动治理,确保改革闭环。德清县创新设立“兜底办”机制,专门聚焦因政策变动、职能调整、边界不清等给企业带来的办事断点,打通大厅窗口、12345热线、“我德清”APP等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建立多级响应机制,实施限期整改,办结率接近100%。
(四)填补营商环境改革空白
以数字化的泛在性和穿透力,发现营商环境改革空白地带,推动地方大胆创新。海宁市创新涉企遗产继承一站式服务,聚焦企业经营人员及股东去世后遗产继承、贷款抵押担保处置等空白领域,汇集市场监管、公安、民政、档案等部门数据,成立全国首个公民遗产服务中心,为超150家企业办理股权继承公证,解决企业融资8000余万元。
四、以“敏捷治理”助推新经济业态高质量发展
面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所带来的竞争失序、监管空白等问题,数字营商环境需要能迅速匹配相关监管和服务,实现监管不缺位的同时,不越位干扰创新活力。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数字营商环境的建设,始终以解放和发展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为目标,通过敏捷治理,实现规范管理快速跟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经济社会高能协同,为经济创新发展留足空间、引导方向、增添动能。
(一)规范平台经济监管
随着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等加速发展,为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营商环境,推动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打造全国首个平台经济数字化监管系统“浙江公平在线”。针对平台经济通过用户绑定容易形成垄断的风险,重点监测交易和竞争的关键环节,对不同的业态,采取个性化的数据抓取规则和识别模型。比如,针对平台企业非法胁迫商户只能在自家平台上架的“二选一”行为,系统将重点比对分析各平台上的开店、关店信息;针对差别对待老用户的“大数据杀熟”行为,系统则通过抓取舆情信息进行分析。目前“浙江公平在线”已覆盖480家电商平台、1900万家店铺。
(二)引导新业态健康发展
在设置好监管“红绿灯”的同时,加强对监管规则的宣贯、解读和操作指导,为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导航”。提供合规检查服务,协助排查新业态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尽量降低经营主体因对规则不熟悉导致的损失,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例如,诸暨市开发上线“浙里直播共富”应用,主动为电商直播间提供法律指导,应用语义分析模型对直播脚本开展“预检查”,指出违规信息并提出修改建议,现已关联直播间6207家、主播7261人,直播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从平台上线前的46%降低至5%以下。
(三)保障新业态从业者权利
紧跟新业态从业、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新趋势,根据劳动者信息画像,在就业相关平台上主动匹配就业登记、合同签订等服务。加强相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放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社保、医保的参保限制。金华市开发“新业态者在线”平台,提供工作、生活、权益保障等服务,建模分析择业创业前景,推送相关支持政策,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新活力,惠及52.1万人次,新增就业创业1.59万人、参保2.23万人次。
(四)强化要素政策供给
数字经济具有跨行业、跨地域、技术含量高等特点,进一步优化要素、政策等供给支持,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成本,更大激发科创活力。温州市积极探索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资本”,挂牌上市全国首个技术产权证券化产品,解决抵押不足问题,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142项技术产权,率先获得2亿元的长期限、低成本融资。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