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俊
2004年7月,刚刚师范毕业的我,通过上岗考试成了一名乡村语文教师,在村小一干就是11年。2015年,我被调至乡镇学校任教务主任,同时也从语文教师转为数学教师,于是便开始专注于数学教学能力的提升。从研究课标、教材、教参,到不断坚持观优课,参照数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不断在课堂上去实践、反思。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自认为能够完全胜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但同时自己的成长也遇到了瓶颈,除了参加赛课以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进一步成长。正值迷茫之际,金沙县成为“吴正宪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我有幸成为种子教师的一员,迎来了“成长的春天”。
遇见吴老师,才理解什么是最美的教育
从示范区启动仪式到吴正宪老师的线上培训,我认清了一个现实,自己真的很渺小,巨大的落差狠狠地给了我一记耳光,让我变得无比清醒。从那以后,我从网络资源中特意筛选吴老师的课例,在工作之余不断观看,同时也买来吴老师的著作《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吴正宪数学教学教例与教法》《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同步阅读。从中,我深深感受到,吴老师的教学是一种爱与美的旋律交融,也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最美的教育。教育的美,在于看得见儿童,让学习真正愉悦地发生。这样的学习样态在吴老师的每一堂課例中都在发生,我好想回到童年,成为吴老师的一名学生,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于是,我迫切地给自己制定了成长计划,把听课例、读书籍、写反思作为每日的必做工作。渐渐地,我爱上了阅读,也更加坚定,阅读才是教师最真实的备课、最生动的学习、最踏实的成长。
我总是想将阅读中获得的教育理念用到课堂上。成为种子教师的第一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无法参加线下研修,但每一次线上学习我都收获满满。我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边界,广泛涉猎。教师只有不断修炼,才能让课堂更加美妙。还记得在一次展示课活动中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从学生问题的提出、围绕问题的探究、学生学习的呈现等几个关键环节,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他们的学习体验,给他们“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虽然延迟了3分钟下课,但在评课环节中学生对我的喜爱以及时隔半年后的电话问候,真正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美的教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一路学习和阅读的坚守中,我终于遇见了最美的教育,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遇见吴老师,更坚定做一名教育“摆渡人”
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之前我从未想过。自成为种子教师开始,在一次次学习中与最美的教育相遇,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我应该行走的方向。做教师要有大格局,作为种子教师,到底是只注重自己的成长,还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帮助更多教师成长?基于服务更多教师的想法,我以自己的行动引领更大范围的课堂改革,努力做一名教育“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路成长,担任校长期间,每每遇到校级教研、教师研课磨课,不管什么学科,我都围绕“教师眼中是否有学生”“你教得轻松吗”“学生学得快乐吗”这几个问题和教师们一起反复磨课、试教,当看到一节节课堂精彩呈现时,当看到教师们的成长内驱力被唤醒时,我体验到了带领团队一起行走的幸福。
种子教师的身份,改变了我的成长轨迹,也根植了我的教育情怀。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只有不断出发,做一名心中有光的教师,才能享受到教育的美好,为自己点亮心灯,也照亮别人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