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初
电影《热辣滚烫》剧照
这个春节档,营销最成功的,莫过于贾玲导演的新片《热辣滚烫》。贾玲和发行方制造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巨大悬念—减肥100斤。而贾玲迟迟未见真身,真假难辨,这个吓人的数字在社交媒體上炒翻了天。
等影片上映后,减肥的话题度再度拉高,人们对真的瘦下来的贾玲津津乐道。可以说,贾玲的身体、身材和容貌,成了这部电影的最大宣传点。当然,《热辣滚烫》的成片质量,也没有辜负这场盛大的营销。
营销不分对错,但分好坏。近些年来,很多电影铆足了劲,却带来灾难级的营销,甚至可以说是群魔乱舞。一度让影迷们怀疑,噱头赚足的国产电影,已经只剩营销,无关作品了。
电影《消失的她》剧照
比如,元旦档上映的爱情片《一闪一闪亮星星》,戏外花样更丰富。提前一个月开始宣传,高达3.5亿的预售,一些城市的影院还精心设计了票价高于普通场两三倍的“下雪”场次。片末,女主角喊出经典台词“张万森,下雪了”的时候,影院人工撒雪,把观众浇得“狗血淋头”。
尴尬的奇思妙想,却换来观众更密集的失望—剧情过于乏善可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外的戏比电影里的更多,喧闹与聒噪早已超越电影本身的热度,半哄半骗甚至半威胁观众对电影感冒。
在流量时代的商业社会里,争夺人们的注意力就是争夺被看见的先机,被埋没在流量洼地的佳作太多了。营销,成为商业片别无选择的“被动卷”。
近些年,互联网进入与个体衔接愈发密切的阶段,社会议题更新换代的速度之疾,让商业片方纷纷开始学会与年轻人普遍关注的话题挂钩。
电影的好坏,与戏外的热闹,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2023年两部营销典例《消失的她》和《孤注一掷》。前者,抓准了永不过时的情感问题,利用“渣男”等口号和原型新闻事件将观众引入影院,狂赚30亿;后者同样扼住近两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社会议题之一网络诈骗,“大尺度”“缅北”等刺激人们眼球的关键词,最终斩获38亿超高票房。它们都把最吸睛的部分,放在短视频平台疯狂营销,网友调侃,精彩的片段,都在抖音上看了。
新冠疫情后影院复苏,国产电影的整体质量还没见着多么明显的质量提升,电影票房的竞争之激烈,倒是肉眼可见地愈演愈烈。
《坚如磐石》也一顿操作猛如虎,大尺度片段一个接一个,但大多是删减的,最后为了突出演员表演,还整出老戏骨拍摄现场“每天震惊张艺谋800次”的尴尬戏码,让人直呼张艺谋才是真的老戏骨。
营销,可以有,但切入点必须小、精、准。相较之下,那些一上来就“爱情”“父爱母爱”等宏大人类情感主题的电影,扑街概率大大上升。
电影《孤注一掷》剧照
一个典例就是去年七夕档的《燃冬》,恰到好处的时间节点,恰到好处而暧昧不明的海报,所有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笃信不疑这是一部爱情片,至少是对多数人而言是足够通俗的爱情片。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燃冬》堪称去年营销事件翻车最惨烈、口碑最滑铁卢之一的院线片。
2023年3月,文艺片《脐带》正式上映前,被爆出首映礼有偿聘请群演。500元,分别表演“铁汉落泪”“哭到眼镜模糊”“收到明星糖果后破涕为笑”。电影上映后,其实评价并不差,回想起场外劣质的情感营销,倒有些显得掉价了。
电影路演,最早是千禧年初,被张艺谋、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英雄》首映礼带起来的。发展十余年,全国各地跑路演早已成为惯例。
2015年,叫兽易小星执导的《万万没想到》在35天跑完100个城市的500场路演。名义上,路演是一种面向观众的福利,对演员主创而言,不过是一种工作流程的售后服务。
一场路演,凡有较高人气的演员明星,票价无一例外都会被炒到原电影票的数十倍。去年初的《流浪地球2》,部分城市路演票价最高被黄牛叫到2200元一张,甚至有黄牛表示,能花钱提问或与到场主创人员合影。
高价路演票的逻辑很简单,即将看电影变成一次明星见面会。而在如今娱乐圈的某种流量逻辑里,“见偶像要花钱”是约定俗成的。因为稀缺,所以昂贵,所以市场无处不在。
区别只在于,路演和首映礼这种场合,是片方和影院自发营造的单独市场。于是,见面会的性质和目的,常常盖过观影和电影本身。
去年10月,笔者参加过电影《志愿军》的路演。影院很大,电影3小时放映过程中几乎只坐了一半,直到全片近结束的倒数十分钟,才窸窸窣窣猫进来大量观众,以年轻女性为主体,落座在各自的位置里,等待电影结束后的明星入场。
路演现场变成游乐园、杂技舞台和动物园,明星们卖笑卖力,观众花大价钱追星买笑,争奇斗艳五花八门。《三大队》路演期间,现场观众提出让张译跳网红舞蹈“科目三”被拒,后网友骂其大牌,又是好一通炒作。《忠犬帕尔玛》上映时,片方极力营销“狗都看哭了”,没错,是真的狗,他们真的把狗带到影院,拍出它们“泪眼汪汪”的眼窝。
把观众哄进影院,这当然也是一种市场规律,无可厚非。但各方都心知肚明的是,电影的好坏,与戏外的热闹,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花里胡哨的路演和首映礼,与其说是电影的附加服务,不如说更像为了缓冲电影质量的瑕疵和争议。
在中国,最朴素的恐惧、欲望、亲情,是撬动基层票房的最大杠杆。
伦敦“Barbican”车站把站名改成了“Barbie can”
对注意力四处发散的现代人来说,大面积营销倒真不见得必然是讨厌的事。一般而言,越是风格与类型鲜明、话题性强烈的电影,越方便线下营销,找准重点,不必卖情感和情怀也可以实现比较好的效果。
同样于2023年上映的《芭比》,靠着极具辨识度的“芭比粉”打通线下市场,让人在视线接触到这一颜色的瞬间就想起电影。在国外力度更甚,一些地标性建筑换上限定芭比粉皮肤,伦敦“Barbican”车站甚至暂时把站名改成了“Barbie can”,润物无声地宣传渗透。
而同期上映,但最终票房不足《芭比》一半的《奥本海默》,虽然收获好评如潮,但也变相证明了营销在現代商业电影工业链的重要性。
我们大可承认,在现代商业社会,营销某种程度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大部分影片而言,又不具备《芭比》这样鲜明的先天优势,片方只好绞尽脑汁从同期竞争影片里脱颖而出,至少不至于亏本。
在中国,流量池的集大成者—短视频平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短视频的核心抓手,就是情绪。
2023年最惹眼的票房大爆片《孤注一掷》就是利用短视频进行情绪营销的一例典范,电影呈现的缅北诈骗流程,在短视频平台上,数秒的冲击性镜头就足够抓住大部分观众;被称为电影界最会营销的陈思诚,同样善于利用这种集体情绪,《消失的她》在“恋爱脑”“噶腰子传闻”“赌狗”等社会议题包装后,成功达成了价超所值的效果。
而这两部营销界的“课代表”,利用的都是同一种传播逻辑,即下沉市场。在中国,最朴素的恐惧、欲望、亲情,是撬动基层票房的最大杠杆。
内容上的“下沉”,本意是贴近全国占比最多数的人民生活经验,形式上的“下沉”,则是希望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攫获尽可能更多受众的注意力。然而,假如一个想要有表达的人费尽心思点头哈腰去“下沉”,一个空虚浮躁的东西被包装成集体性流行文化产物,二者都有些可笑且可怜。
例如电影《非诚勿扰3》,即便有曾一度稳坐中国喜剧头把交椅的冯小刚坐镇,为了贴合年轻人,宣传上花了很多心思,大肆宣扬多巴胺配色,一切都是为了契合时代潮流,为了抓住年轻人的心,低姿态不甚明显。可惜,多姿多彩的配色,盖不住苍白的剧情。
电影是一种工业产品,需要商品的思维,但电影也不只是商品,它自诞生开始,就不是让观众在一个竞品和另一个竞品之中挑选的商品。太过明显的销售思维,会让它显得廉价。
观众不需要被奉为上帝,也不希望被当成傻子。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