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变革 增强新能力奋力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塑造新优势

2024-03-17 23:11嘉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根军
今日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创创新能力

嘉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根军

思考深一度

破解高质量发展“熵增定律”,根本在于科技创新引领,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必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当前及未来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锚定了方向定位、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创新竞争格局发生深度调整,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格局来看,科技合作竞争同步演进——世界科技中心正呈现出“东升西降”加速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趋势,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正加快重点领域部署,特别是对战略科技人才、技术、资本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局来看,区域科技创新大势所趋——近年来,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为代表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融合业已成为显著趋势。区域创新发展既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应对激烈国际竞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从地方创新生态体系来看,多元协同生态格局加速形成——城市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和创新活动的主阵地,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节点。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主体间相协调的创新生态,是促进企业、人才、平台、技术、资本、设施、信息、市场等要素高效流动、支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双提升”的必由之路。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从国际到国内、从区域到地方的科技创新变革,嘉兴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确定的“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要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就必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奋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点燃核心引擎增强企业主体自主创新能力

从“创新主体”到“科技创新主体”,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发生着深刻转变,作用影响愈加明显。数据显示,2022 年,嘉兴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232.41 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 经费支出212.02 亿元,占全社会R&D 经费支出的比重达91.2%。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最强增量”。要发挥好科技计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长期稳定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创新科研攻关“企业出题”机制,组织不低于50%的企业专家参与市级重点研发计划指南编制,精准立项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要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改革评价体系,促进高校院所科技管理由注重数量扩张向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转变、由注重实验室成果向注重解决产业共性难题转变,深化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产业化。要增强创新联合体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牵引作用。健全完善“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参与+社会组织赋能”的四位一体创新联合体建设运作机制。支持链主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产业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开展攻关,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效益。

夯实战略基础提升高能级科创平台承载能力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高能级科创平台代表着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从创新价值链角度来看,高能级科创平台承载了基础研究阶段、技术创新阶段、成果转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商品化阶段等五大环节,这其中每一条都与我们科技创新工作息息相关,已成为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前瞻性思考,把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作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中之重来抓。将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作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来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前瞻性打造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努力实现更多“从0 到1”的突破。要坚持全局性谋划,把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置于发展大局中去布局。重点打造好高新产业园区、高端科研平台和专业孵化平台,形成梯度有序、特色鲜明、功能多元的科创平台体系。特别是要加快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建设,联动好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中心等,承接好、建设好、应用好更多“国字号”平台。要坚持整体性推进,协同做好政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配套。在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过程中,我们要统筹推进好与平台建设相关的一系列工作。政策上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政策导向作用;人才上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大力度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资金上要进一步整合产业基金力量,发挥好杠杆撬动作用;土地上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理念,盘活土地资源,为科创平台发展尽可能腾出用地空间。

聚焦关键动能释放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增强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才既是教育的目标和成果,又是科技的支撑和基石,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看得见的“阳光雨露”。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资助体系和平台载体,提供“人才计划+经费保障+办公用地+创新空间”的一体化配套,加快打造“青创之城”,让更多青年人才站“C 位”、展作为、“挑大梁”。要以战略科学家引领战略人才力量建设。重视战略科学家在重大战略规划中的智囊角色和在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创新运用“点将配兵”模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世界前沿科学问题,以首席科学家为主导,定向邀请组建海内外人才团队,逐步扩大战略科学家对人才的集聚磁吸效应。要重塑高效的人才制度托举高端科技人才。围绕战略性产业项目需求、“高峰高原学科”的建设需求、“卡脖子”技术和工程难题攻关需求发布榜单,遴选引育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大力突破人才互认、人才共享、社保缴纳、利益分配等痛点堵点,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强化系统支撑打造高品质创新生态优势力量

高品质的创新生态吸引高质量创新资源,并对企业、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具有强大的黏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最终是创新生态质量的比拼。必须构建一个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为每一位勇攀高峰的科学家、追梦圆梦的创业者构筑创新共同体。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体系优势。围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以高校院所为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体系、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内外资源、统筹一体推进,切实发挥体系优势、系统优势。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在科研项目管理、科技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等方面系统推进改革落地。要从创新主体和科创人才创新创业中最实际、最关切的需求出发,着力在破除各类体制机制障碍的重大改革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如此才能在城市创新竞争中拔得头筹、赢得优势。要持续提升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软实力”。创新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探索求真的精神文化。要科学把握科学研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企业成长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引导和鼓励各类创新组织和人才敢于打破常规搞创新,营造求真务实、勇于进取、公平竞争、宽容失败、协作共赢的创新文化。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创创新能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创走廊“乘风起”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