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平 赵云丽 朱晓军
俄罗斯是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影视是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广电智库(2019)的调研:中国影视作品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接触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影视无疑是俄罗斯公民接触中国文化的窗口,中俄两国影视文化交流更是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元素。
2001年,中俄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正式以法律形式约定。因此,笔者以2001年为时间分割点,通过研究中俄影视文化交流的历程和现状,旨在探析中俄影视交流所留存的提升空间,助力该领域的研究。
研究中俄影视文化交流历程有助于我们找到其发展的脉络和关键节点,揭示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伊始,中俄影视交流先后进入引领、停滞和复苏阶段,尽显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的生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影视文化交流主要表现为:中国学习苏联的影视技术和管理经验、译制发行苏联影片以及与苏联合拍影视作品。
1.中国学习苏联的影视技术和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影视合作主要表现为中方向苏联学习影视摄制和管理经验。1953年1月,应文化部电影局邀请,“苏联电影部派出5人专家小组到京,协助我国编制电影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1]1954年6月,电影局代局长王阑西率团访问苏联,全面参观苏联的制片厂、学校、研究院、影院等,回国后向中共中央上报了《电影工作者赴苏访问团工作报告》。1955年5月,苏联电影艺术总顾问茹拉夫廖夫率团来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向中国提出一些关于艺术和技术问题的建议。当年,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后,各电影厂便相继开始效仿苏联模式进行体制建设和调整。
2.中国译制发行苏联影片
据长期从事中苏文化交流研究的梁沈修介绍,20世纪50年代,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电影教学和观摩片,还将获得奥斯卡奖的作品无偿转送中国译制发行。1950—1963年,中国每年生产的电影不足10部,但每年都要进口30部左右的苏联电影。据统计,从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中国共放映了468部苏联影片,其中长片265部,短片203部[2]。这8年间,苏联电影在中国的观影人次高达14.97亿,部分红色电影的观影人次更是高达2500万次以上,体现了苏联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热度之大。
3.中苏联合摄制影视作品
1950年10月1日起,苏联15个大城市上映了中俄合拍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文献纪录片向苏联人民展现了中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并共同获得斯大林文学艺术一等奖。随后,中苏又联合摄制了《锦绣山河》系列彩色纪录片。其中,格拉西莫夫导演的约19分钟的《人民的上海》为观众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喜庆、祥和的氛围。[3]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合拍了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风从东方来》,展现了中苏人民间深厚的友谊。
这一阶段,中国限制了影视发展,封存了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所有的国产影片,还彻底中断了与苏联的影视交流。这十年共有93部创作,多数为革命样板戏和歌颂性质的纪录片。1963年至1976年间,除《攻克柏林》《列宁在十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等几部用于政治需要的复映影片外,中国民众几乎接触不到其他任何苏联电影。苏联方面也对中国采取冷淡和敌对态度,不再关注中国的影视发展。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各行各业重新步入正轨,中国影视的对外宣传重新启动,为两国影视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契机。中俄通过互办文化活动以及影视工作者互访来推动影视交流。
1.互办文化活动
1984年至1988年,我国电影工作者赴苏联连续参加了三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并屡获荣誉。1987年3月,苏联电影回顾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举办,放映了20部苏联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此相对应,莫斯科于1987年6月展出了20部中国影片。1997年10月,中国文化节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地举办。1998年4月,俄罗斯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举办,这是当时中国在国外举办的最大的一次综合性文化交流活动。
2.影视工作者互访
1986年6月,文化部副部长丁峤、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和知名导演白沉等人到苏联访问,与苏联电影家协会著名导演展开影视文化交流。中苏双方约定每年选送影片交换播映,中方购买了苏方多部电影,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89年,中国电影导演陈凯歌、许鞍华、杨洁等人前往苏联,参加苏联电影节和苏联电影作品展览。对方的导演也会来中国参加中国电影节和中国电影作品展览。
纵观1949年至2001年间中苏、中俄影视交流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在传播模式上主要以俄单向中国传播为主,且停留在官方主导层面,深受外交政策和影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在传播的影视作品内容方面,引进的俄罗斯地区的影片大多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走入俄罗斯地区的影片则大量宣传我国革命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2001年,中俄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以法律形式约定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俄影视交流在传播模式上逐渐从俄单向传播转换为双向传播。中俄互办文化节、联合摄制影片。这期间,官方媒体交流依旧肩负对俄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责任,但随着新媒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渐渐在中俄影视文化交流中占据一定的席位,政府牵头、企业落实更是新世纪中俄影视合作的重要模式。
自2006年中俄互办“国家年”开始,根据中俄达成的互办影展协议,隔年互办一次电影周活动。2013年,中俄达成加强电影交流的共识后,将隔年互办一次的电影周升格为电影节,并改为每年互办一次。2013年6月27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建立合作。自此以后,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联合举办中国电影节和俄罗斯电影节。目前,双方各自展映对方影片已超过100部次。
2005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俄罗斯联合摄制的19集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该剧是全部由俄罗斯演员出演、中国团队制作的中俄合拍电视剧。2010年,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与俄罗斯REN-TV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猎人笔记之谜》,是中俄首部两国合拍两国播的电视剧,也是中俄文化交流史上一次成功的重大实践。2017年7月,中俄合拍的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更是获得了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2016—2017中俄媒体交流年”优秀项目奖。
2001年9月,俄罗斯联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媒体部组团来华,与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商议两国在广播及影视领域的合作问题。[4]2016年,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专门为全球受众提供多语种节目,其电视剧板块译配了《都挺好》《小别离》《欢乐颂》等11部近500多集反映中国家庭伦理和职场生活的电视剧。同时,CGTN俄语频道还译配了50多部200多集的中国纪录片,展示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壮美山河、社会发展和美食文化。2022年8月,在京启动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俄罗斯驻华使馆联合主办的“中俄影像交流展播活动”,《经典里的中国智慧》《看中国》等精品节目在俄罗斯主流媒体进行展播,向俄罗斯观众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2013年时,中国领头影视内容提供商华策集团已经和10余家海外媒体共同建设覆盖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节目播出平台“华语联播体”。2017年,华策还在YouTube、viki、Dramafever等俄罗斯观众常用的平台合开了“海外华剧场”。截至2017年,已经累计将超过10000小时的中国影视作品授权发行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2019年,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等开启海外平台建设,将中国影视通过国际版APP传播到海外。
由国家广电总局牵头的“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自2019年推出以来,入驻264家国内知名企业,对接境外企业4000多家,与40余个国际化节展对接合作,累计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机构推广优质节目,助力版权交易7000多次。2022年,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委托,承办“中国联合展台”线上展示专区,参加了莫斯科春季世界内容市场;参展的18多个中国公司和机构展示优秀的中国作品约120部。根据统计,每年联合展台促成中国视听内容出口占全年出口额的40%左右[5]。
整体而言,2001年至今,随着新媒体和经济的发展,中俄影视交流愈加频繁,更加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越来越多的对方国摄制以及中俄合拍的电影进入观众的视野,使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对方文化,民心更加相通。
从中俄影视交流的历程和现状来看,随着中国一步步走近国际舞台中央,中俄影视交流的趋势也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全面照搬苏联的单向传播模式,到中断交流,再到复苏后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演变成当下的双向传播。中俄影视交流明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留存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2年成立的中俄电影文化交流中心至今仍未有足够的知名度,而且也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产品。[6]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有所提升,2013年之前票房累计8780万元;2013—2017年间,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票房便达到了2.83亿元。但与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相比,收入仍不可观。2014年至2017年俄罗斯电影在中国的主要观影网站上总播放量达到4亿多次,但是也不及欧美电影在中国的播放量。
此外,笔者针对俄罗斯受过高等教育及学习过汉语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在102位学过汉语的18-60岁的人群中,83位(81%)看过中国的电影,但48位(47%)看中国电影的频率较低,只有2位(1.9%)经常看中国电影。整体而言,目前俄罗斯人群观看中国电影的积极性还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