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叶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患者糖代谢正常或出现糖耐量减退情况,在妊娠时期才确诊的糖尿病[1]。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在孕妇中的发病率接近5.0%[2],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GDM 可增加危险妊娠的发生率,如流产、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感染及早产等,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失衡有关,对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和胰岛素抵抗具有积极作用[3-4],体内的维生素D 能够有助于刺激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并能维持体内正常葡萄糖水平[5]。然而,怀孕期间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的人群中普遍存在,对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构成威胁。由于产妇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和新生儿人体测量指标之间的关联数据有限[6]。本研究旨在探究国内孕妇孕早期补充维生素D 对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1 一般材料 纳入并记录2021 年7 月至2023 年5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0 例孕妇,将其分为对照组(386例)和观察组(614 例)。纳入标准:(1)所有孕妇孕周<12 周;(2)所有孕妇均无妊娠糖尿病;(3)无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及脏器功能损伤者;(4)产妇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该研究。该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的孕妇;(2)存在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对照组中,产妇年龄15~44 岁,平均年龄(29.24±4.54)岁;观察组中,产妇年龄16~44 岁,平均年龄(29.36±4.64)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的产检方案,定期对孕妇进行产检。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常规产检方案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定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检查,若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正常,则应每日补充400 U 维生素D,若患者体内25(OH)D3缺乏,则剂量可增加至1200 U,具体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12 周)及维生素D 干预后第17、36 周血清25(OH)D3含量及空腹血糖水平。同时记录所有孕妇在孕期的不良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25(OH)D3含量比较 在干预前(<12周)观察组孕妇的血清25(OH)D3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第17、36 周的血清25(OH)D3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的血清25(OH)D3含量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25(OH)D3含量比较[(±s),ng/mL]
表1 两组血清25(OH)D3含量比较[(±s),ng/mL]
注:与同组干预前(<12 周)比较,*P<0.01
?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在干预前(<12 周)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第17、36周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同组干预前(<12 周)比较,*P<0.05
?
2.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比率7.25%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比率35.83%,且观察组产妇妊娠期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3.41%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64.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n(%)]
2.4 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出生情况的发生率为18.65%,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率24.0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n(%)]
GDM 已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流行病,患病率迅速增加,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GDM 的发病率为17.5%[7]。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维生素D 的作用不仅影响钙稳态和骨骼健康[8]。维生素D还参与广泛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炎症途径的修饰以及基因组稳定功能的维持[8]。25(OH)D3是评估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有效指标。维生素D可作为类激素样物质的受体,从而发挥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在怀孕的前几周,25(OH)D3增加了2~3 倍[9]。此外,胎盘和蜕膜中维生素D受体及其代谢酶的表达增加,表明这种营养素对母体和后代的结局有潜在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对胎儿正常发育和孕产妇健康的重要性[10],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如先兆子痫和妊娠糖尿病,威胁母亲及其婴儿的健康[10]。因此,早期诊断及预防GDM 的发生意义重大。
本研究通过对孕妇早期(<12 周)补充维生素D,观察孕妇的血清25(OH)D3含量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孕妇在补充维生素D 后25(OH)D3含量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补充维生素D 后空腹血糖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所降低,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果说明在孕早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 能够增加孕妇血清25(OH)D3含量,降低体内血糖水平。
另外本资料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 后孕妇GDM、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及新生儿黄疸、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结果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迄今为止,不同的研究表明,在怀孕期间,维生素D 不足与先兆子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胎龄低体质量和妊娠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AMIRI 等[11]评估了29 项研究发现,25(OH)D 缺乏与GDM 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排除一项体质量异常的研究外,25(OH)D<20 ng/mL的孕妇发生GDM 的风险高达26%[OR=1.26(95%CI:1.13~1.41)]。研究显示妊娠中期25(OH)D 缺乏会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且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 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水平,且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2]。
综上所述,孕妇在进行常规产检护理的同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 可有效增加血清25(OH)D3含量,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同时降低GDM 的发生率,减少孕妇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