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伟
村上,村树,2015年
俯瞰徒骇河兴华路大桥,2022年
楼东,雪夜,2020年
城北村庄,2015年
苇影,白鹭,2020年
神仙打架,2021年
翠鸟与麻雀的“交谈”,2020年
Q:旅游世界A:展波
A:说起摄影,我一直是个圈外人,因为我没有加入过任何摄影组织。比起其他热衷摄影的人,我只能算一个喜欢摄影的人,投入的精力也有限。现在摄影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有的人喜欢用日记来记录生活,我则是用相机或手机镜头来记录,每到年头年尾或者一些特别的日子,我会翻看一些平日拍摄的碎片,和往年同日做个比较,这很有意思。
A:接触摄影,最初是因为工作需要,我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所以免不了要和大量的图片打交道。做设计需要用到很多图像素材,当时通过各种光盘图库接触到很多摄影作品,从中寻找灵感。在选图中,我逐渐学会了辨别图片的优缺点,也初步形成自己的喜好。图库并不能满足所有设计的需求,很多时候还要实地拍一些产品和场景,一开始是找搞摄影的朋友来帮忙,后来我就置办了一套器材自己来拍。
因為当时只是围绕设计工作的需要来拍,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摄影,只能算是拍摄。慢慢地量变引起了质变,拍得越来越多,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器材不断更新换代,对摄影也越来越着迷。那时是网络论坛的黄金时代,自己拍完就往上发,发的多了,就有人开始关注我拍的图片,在帖子下留言点赞,看到这些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再往后,逐渐形成现在的这种风格,记录生活,记录流淌的光阴。
A:我对摄影的“揭露真实的特性”这个观点存疑。人们现在记录影像比百年前有了巨大进步,但时至今日,用动态影音文件都不能还原一个事件的全部真相,更不必说产生于百分之一秒的一个断面,而且拍摄者的立场不同就会导致这个断面截然不同。所以,我不会强调我影像的这种特性,只是尽量自然地记录我眼中的自然,别人如何理解我的影像,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人对某些艺术作品的解读有些过了,视觉艺术类的作品,由眼入心,嘴是多余的。
A:我没系统学习过摄影理论,如果要谈理念,那么我希望一切自然,不干涉我要拍摄的主体,无论是一个人,一棵树,一只鸟或一朵花。
如果有时间,我想做一些关于摄影和AI绘画融合的探索,超现实影像很有意思。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尽快的变成现实。
A:我觉得在城市人群中,拿着一个稍大点的相机很别扭。因为我不善于和被摄者交流,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我是个“i人”(网络流行词,它源自MBTI人格测试中的“i”,代表内向、内倾型),更不好意思拿着相机不由分说就“怼脸拍”,担心因此产生不快。但是我还非常热爱拍摄市井题材,这是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今后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虽然我知道很难。
A:最近在学习AI绘画,它能为设计和创作带来无限可能。我以前喜欢音乐,现在偶尔也会弹弹吉他。
A:还是烟火人间,这是最动人的,我会争取把我路过的人世间拍得有趣又好看。也希望所有朋友都多拍,把我们拍摄的所有碎片合在一起,让后来的人看看,我们所处一个这样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