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估的“启蒙运动”及自毁之险

2024-03-15 09:28潘一禾
杭州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利戈尔丁小说

英国作家戈尔丁的中译小说《启蒙之旅》非常吸引人,一方面这本书是作者的巅峰之作,曾获1980年布克奖,另一方面,作者于1983年又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戈尔丁与康拉德、托尔斯泰、麦尔维尔等是同一类文学大师,不仅天赋文学才华,而且写作志向远大、思考深入,重视技巧、寓意深刻。

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的一艘破军舰上。现代读者都知道,凡是发生在火车上、船上、旅馆里的故事,往往是一个个各色人员集中但又封闭的小社会场景,具有现成的规章制度、有经验的管理权威和梯队、一段时间内众人需要的生活物资。这艘旧舰要从大英帝国驶向殖民地新西兰的对跖岛,隐喻就是从老欧洲驶往“新大陆”,从战乱的“传统”驶往理想的“现代”。舰上除了水手和士兵之外,还有去寻找新生活的各种移民和一些鲜活家禽。

▲ 《启蒙之旅》封面

小说的核心情节是一个有心理和道德缺陷的新晋牧师科利,“意外地”在船上被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群殴”,尤其是在一个众目睽睽的“过界仪式”中,他先是被人灌醉,然后脑袋被很多人反复按入污水中……他曾向粗暴的舰长安德森和其他人求助,无人理会,最终他仿佛因羞愧(自己的“圣职”受到羞辱)绝食而死。这条旧军舰破破烂烂、散发恶臭,航路漫长、无聊单调,人群阶层混杂、心绪杂乱。科利因为性格偏弱,引起地位强势的水手们的关注和厌恶。他一开口就讨好谄媚,自以为谦虚,其实是见到“强者”就内心胆怯。他在一个全新环境中受各种鄙视,同时又经历全新诱惑和吸引。船上有人利用他的弱点诱引他犯错,更有人希望他当众出丑或遭(应有)报应,这些反映的都是阴魂不散的旧宗教思维和传统恶俗。由于作者讲究技巧,所以读者看到的科利之死,并不是简单的他杀或自杀,而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社死”。作者有意让主角死亡的原因保有一定的神秘、怪诞和含糊,从而像是引爆在社会群体中的“哑弹”,是一个更恐怖的非恐怖故事。科利死亡之后,人们在为他进行的葬礼过程中,纷纷轻松地解脱了自己的干系,船上也很快举办另一场迎接新生儿的仪式。这也是很恐怖的“正常”情节。

由于小说中译后题目有“启蒙”二字,不免让中国读者马上意识到这一船人虽属不同等级,但都是经历过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后,欧洲文明史上的16世纪“文艺复兴”和18世纪“启蒙运动”就成为了中国年轻人的常识。作为促成西方现代文明的两次大规模思想运动,其主要功绩就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霍克海默),或使人敢于运用“自己不经他人引导的知性”(康德)。一般世界文明史书上都说当时这两大运动是如何激烈和令人向往,使得西方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摆脱上帝阴影后获得彻底的独立。19世纪欧洲科学技术的诸多发明、生产效率的普遍提高和物质文明上的巨大成就,就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但从这个文学故事看,“启蒙运动”会让未来社会美好的预言显然是夸大了。且不说死去的牧师肯定是受过教育、经过入职考核的,就是船上其他职业人如船长、航务长、军官、法务人员、画师等,也都应该是受过教育或能自主思考的社会上层人士。但这些“芸芸众生”中真正优秀的人实在稀缺,而且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未起什么作用。所以若以平常心看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破除制度和观念上的成见,让一部分想优秀的人先优秀起来,主动地、自己努力地先优秀起来,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等级制和分配制,来划分人群的高低阶层和受教育机会。具体过程中就是先通过专家思想家呼吁,再鼓励大家参与,然后自然就会带动整个社会都更文明、更理想。可惜现代文明不那么容易取代原始黑暗和野蛮,现代人又过于自信自大。不仅如此,西方人还因为科技和物质文明,高调“引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结果是理性被神化、自由被滥用,不得不启动没完没了的“反思启蒙”。

这部小说的叙述技巧就是借年轻的旧贵族子弟塔尔伯特来侧面描述恐怖故事,他用写日记方式向施恩长辈(爵爷与总督)汇报自己的所见所想。虽然口气是变化的,态度和立场是居高临下和飘浮的,伴着随性、任意和缺智,他本人在这个经历中多少得到一些震动,或者说社会教育。这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并没有一些启蒙思想家所期待的那么快速地让人成熟,只能说生活的残酷性让这个上层年轻人感到了恐惧、不安、困惑和有了某种成长。他若不是有过硬的靠山,也可能被船长、水手和陌生人欺侮到死。这样的复杂化叙事也意在“不可靠”和不完整,作者不仅让读者与叙述者保持距离,还加上了主要受害人写给姐姐的信来“双线”叙述和彼此对照,从而相互补充或提醒:所有个人的观察、体会和陈述,都有不完整性和各自的偏见,这也让读者必须“参与性”地介入故事,才能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可以说作者是有意指东打西、间接点睛,刺激读者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启蒙过程。

▲ 甲板上的船员

戈尔丁擅长写人性之本恶和复杂两面,揭露面对明显的各种恶意恶行,人们普遍都软弱无力、浑然不知,甚至成为恶事件的无意识帮凶。这个真相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结束后的社会现实真相来揭露,充满深刻的失望。不过除了寓意深刻之外,这部小说也显得没有必要的艰涩复杂,情节线索完全还可以修改得更清晰一些,否则阅读太缺乏快感。据说是因为作家晚年酗酒,常常不是太清醒,这篇作品又写得很快,花了约一个月的时间。出版商估计也是不希望他修改,着急出版,毕竟名人之作,肯定好卖,能快速挣大钱。本来读第二遍应该会理解得更多,问题是多数读者可能会不愿意马上再读一遍。

作为中国读者,也可主观上更清醒地认识这类反思启蒙运动的好小说,它们暗示的救赎之路(比如爱和信仰)仍是更针对西方现实危机的。对中国人而言,“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也是我们经历过的大规模思想运动,在这些岁月的卓绝努力和辉煌成就之中,也同样呈现出传统价值观向现代转型的艰难。所以,需要不断进行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否则也会遭遇被高估的“启蒙运动”及自毁之险。

猜你喜欢
科利戈尔丁小说
山东科利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劳动不丢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威廉·戈尔丁作品在中国译介中的问题分析
少年的回声
性依存叙事曲
捕捉爱的摄影师
从尼科利奇访华看中塞关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