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建设中土地流转发挥的作用

2024-03-15 06:06:16黄文慧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6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经济作用

黄文慧

摘要:现阶段,我国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实施了诸多促进和鼓励策略,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依然沿用传统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目标,但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多元产业协同发展要求。加上国内城市化进程持续深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土地弃耕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浪费土地资源。正是在这些原因作用下,我国正式出台土地流转制度,该制度主要对人均土地流转面积、人均土地耕种面积、农村劳动力转移、税费增长率等方面产生影响,能够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所以,文章结合实践,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流转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对策,旨在为更多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经济;发展;作用

土地流转可以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现阶段,我国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土地流转形式,这些形式普遍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特点,目前已经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土地流转范围,使得农业经营模式逐渐向规模化趋势发展。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土地流转如果一直采用家庭承包责任制,可以在保持土地所有者承包权的同时,将经营权进行转让。这一过程可以采用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可以说,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发挥的作用逐渐突出,所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加深研究,无论对改善农村经营模式,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来说,都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概述

(一)土地流转概述

所谓土地流转,就是土地资源所有者,将土地资源的使用权、经营权进行转让,使其他主体或组织有权利使用该土地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拥有者转让的是土地使用权,承包权依然归土地拥有者所有。我国实施土地流转制度,主要目的是鼓励农民将分散的土地资源转让给合作社或专业大户,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标。我国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提到:“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按照法律法规通过转包、互换、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可以看出,土地流转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遵循平等、资源、有偿等基本原则进行土地使用权转让。

(二)农村集体经济概述

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农民群众按照特定模式,自发组织的集体队伍,并在土地资源上通过集体作业方式进行劳动和耕作,进而形成的合作经营模式。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基本原则。

(三)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以上提到,实施土地流转,能够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资源整合到一起,进而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目标,有利于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为土地流转制度实施提供保障,通过发展集體经济,土地流转也得到了实践,这对于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有积极影响。

二、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一)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就要保证土地资源集中。土地资源的承包者将承包权和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农业从业者的土地经营规模,进而形成规模化经营模式。当前,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广大农户提高非农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收益较高,所以越来越多农户参与其中,促进大量闲置土地集中到一起,以此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如此既能够增加农户收益,也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内的海涛毛绒玩具厂,由于常年缺乏劳动力,导致订单无法及时处理,但从2021年开始,厂里陆续招聘了150名农村劳动力,切实解决了劳动力欠缺这一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村正在实施土地流转制度,农民真正做起了“甩手掌柜”,也就是将土地资源的经营权和承包权转让给其他农户,使大量闲置土地集中到一起,真正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

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目的。土地所有者将权利转移给其他人或组织,可以有更多机会转入城市从事其他工作,这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另外,新土地承包者在丰厚利益驱使下,会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改良新承包的土地资源,以此来提高土地生产力,而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例如,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中岭村2022年小麦喜获丰收,这是因为土地流转后,农户通过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新承包的土地资源进行改良,并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实施了系统化、精准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物品质和产量,相关数据统计,600余亩小麦的毛收益超过83万元。可以看出,这种科技种田方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

实施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广大农户拓展收入渠道。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大多采用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生产模式下的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居民收入难以提升。如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我国土地流转改革持续深入背景下,农民收入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农民在转让土地资源后,会获取一笔转让费用,并且这笔收益属于非农收益。另外,农民采用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到其他资金充足、技术先进的农民或经济组织手中,能够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生产,进而获得更高非农收入。例如,山东潍坊一位50多岁的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资源转让后,获得了一笔转让收益。后进入工厂学习操控电脑、机器剪裁等数控技术,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裁剪工人,每月薪资约5000~6000元。可以看出,土地流转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也拓宽了农户收入渠道。

(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要保证土地流转制度深入落实,政府应从政策方面给予土地流转充分支持,使土地流转真正实现市场化目标,进而提高土地资源价值。另外,结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也能够降低定向管理对土地资源价格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全面贯彻落实土地流转制度,还能够实现土地资源一体化经营管理目标,使传统分散的土地资源向集约化趋势发展,这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土地荒废程度有积极影响,并且可以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五)提高土地经济收益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土地流转实施情况,当前,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数量正在大幅度上升,这也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将土地流转纳入市场体系后,市场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平台,使土地价值得以凸显,并且在市场运作模式下,土地资源的经济收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三、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结合土地流转制度实施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情况,主要体现在缺乏长效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等方面,导致农民合法利益受到侵害。例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双方产生矛盾,因缺乏完善的调解仲裁制度,导致仲裁结果不公平,使得农民利益受损。与此同时,监督机制缺失,导致土地使用权转让缺乏基本保障制度;与土地流转相适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得土地流转受到各种阻碍。另外,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最大的担忧就是无法保障正常生活,所以一旦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也会大幅度降低,这也为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二)流转程序缺乏规范性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环节操作不规范。第一,农民私下进行土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仅通过口头约定达成流转意向;或者签订的合同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如权责不明确、内容不完整等。一旦流转过程发生纠纷,则会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第二,相关部门没有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正确指导和严格监督,导致土地流转过程十分混乱,这也是引发纠纷的关键原因。

(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土地流转必须在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所以其本身具备法律特殊性。但由于部分农民严重缺乏法律意识,所以对土地流转权利、责任理解不到位,导致各种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另外,很多农民卷入土地流转纠纷事件后,未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农地纠纷、利益受损等问题很难得到及时解决。

(四)分散经营不利于土地流转

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大部分属于较为分散的小户型土地。但在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这种土地经营模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所以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使分散的土地资源向集约化、规模化趋势发展。另外,市场不断发展,要求我国农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这一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经营权也发生转移,使农业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我国农业在长期发展中始终沿用生产到户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资源分配十分分散,加上作物种植品种复杂多样,所以很难采用机械化方式完成生产作业,进而降低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甚至妨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政府出台相应政策

政府部门作为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主导机构,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具体来说:第一,推行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办法。我国从2012年开始,相关部门就强制要求通过确权登记的方式,对农村土地资源加强管理,这一形势下,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也越来越明确。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分配管理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再次要求通过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土地资源有序转让提供保障,并提出必须在明确土地资源产权主体的基础上转让土地经营权。确权管理就是土地产权主体明晰的关键策略。现阶段,我国各个地区都在大力推行土地确权管理办法,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主体。结合大量实践来看,一旦土地产权主体模糊,则会导致土地流转混乱,甚至引发各种流转纠纷。由此可见,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尤为重要,只有全面实施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办法,才能够为土地资源有序流转夯实基础。第二,完善土地流转规章制度。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农村法律体系,在土地流转中,无论实施路径还是具体措施,都要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相适应。这也意味着,想要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如此才能够为农村土地资源流转指明方向,确保整个流转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农户土地流转还应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确保合同中的权责清晰、内容完整。与此同时,还要对土地经营、集体产权等制度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同时通过完善政策的方式为制度实施提供保障。结合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探索最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关键。为了协调土地流转双方关系,尽可能规避矛盾纠纷的产生,还要完善纠纷调解仲裁制度,在维护双方权益的同时提高土地流转效率。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所以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法律法规中的不合理之处,确保管理制度规范、合理。当前,我国实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虽然明确说明了流转形式,但并未体现在法律法规中,当前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约束土地流转行为,使得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对此,公关部门要结合土地流转常见问题,构建相应的监管机制,通过规范双方行为,提高土地流转管理水平。

(二)规范市场秩序

规范市场秩序是促进土地流转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详细分析如下:第一,建立稳定的市场。要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应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交易制度和规则,使交易市场形成良好秩序,为土地流转发展助力。现阶段,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例如,山东潍坊市按照“省、市、县、镇、村”五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要求,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与昌邑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合作,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昌邑市农村产权三级交易市场体系,不仅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還为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政府机构在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争取突破市场机制中的各种局限,同时弥补其中不足,进而为土地流转创建一个规范、公平的交易平台。第二,完善土地价格评估体系。从本质上来看,土地流转实际上就是一种流动性生产要素,要加快其市场化发展速度,就应保证这种生产要素有合理的市场价格,这也是农民转让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关键所在。只有保证土地流转价格公平、合理,才能够形成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进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同时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所以,从市场化发展视角进行分析,亟待构建一套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另外,在土地流转中,交易双方要严格遵守市场制定的价格体系,不得随意确定交易价格,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价格评估体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土地单位面积生产力、农民就业、土地用途等要素,确保价格评估科学合理,而后由专业部门定期公布土地流转价格。

(三)解放农民思想

在土地流转中,解放农民思想,使其全方位、深层次认识土地流转,也是发挥土地流转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上文分析得出,土地流转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还能够拓展收入来源,但从农民个体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土地是广大农民创造收入的主要来源,加上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导致很多农民不愿将自己的土地资源转让给其他人。所以,想要促进土地资源更好地发展,就要转变农民死守土地的固有思想,切实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使农民能够摆脱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进而创造更高经济收益。另外,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此来打消农民流转土地的忧虑,使其主动参与到土地流转交易中。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如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使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后,基本生活可以得到足够保障,以此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这也是促进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另外,国家和相关部门应面向农民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土地流转意识。与此同时,在农民主动参与土地流转交易的基础上,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土地流转交易活动,通过营造公平、公正的流转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且在土地流转中,农民一旦发现自身权益受损,要及时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以此来突出自己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在面向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时,应着重宣传法律法规,增强农民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四)优化资源配置

在新型城镇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想要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就要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合理分配和使用各种资源。另外,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土地流转可以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供保障。当前,科技的进步使各种新兴农业技术应运而生,使得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目标。这一形势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弊端不断凸显,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方面。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大力推行土地流转,使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得以体现。具体来说,首先,注重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村经济,这也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迫切要求。大力推行土地流转,既能够满足双方自由交易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趋势发展。并真正实现了土地资源统一经营和管理的目的,如此,既能够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还能够使农民群众获得更多非农收益,有利于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五)改善土地流转方式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土地流转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创新流转方式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社会需求、变化形势等实际情况,根据现行规范、政策,对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创新土地流转方法。在交易双方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时,为了减少矛盾纠纷,应提前收集相关材料、学习各种知识,并结合地域发展背景和历史文化,合理设计土地流转方式。而土地流转方式的创新,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而对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所以相关部门还要优化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政策,保证土地流转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六)合理调整流转规模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始终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以农户为单位开展土地经营工作,导致土地资源十分分散。加上大部分农户都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均来自土地。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对先进生产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导致生产过程习惯沿用传统农耕模式,使得土地资源产出率不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使更多农民体会到农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流转的支撑。并且政府作为土地流转管理主导部门,应针对土地流转设置专项资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背景下,土地流转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为农村经济建设带来了积极影响。但由于我国在土地流转起步较晚,所以目前依然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流转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出台各种实施和鼓励政策,促进土地流转向市场化趋势不断发展,同时面向农民宣传土地流转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其参与积极性,为土地流转发展助力,为农村经济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秀波.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概述[J].山西农经,2023(04):48-50.

[2]朱乃涛.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河北农机,2023(01):142-144.

[3]董黎霞.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农业,2022(20):80-82.

[4]张雪峰.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山西農经,2022(13):63-65+72.

[5]赵宁.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2022(05):103-104.

[6]王红艳.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上海商业,2021(05):66-67.

[7]曲忠全,蔡水玲.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J].乡村科技,2020,11(32):28-29.

[8]何佳,刘朝霞.新时代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0(15):5-6.

(作者单位:潍坊市坊子区荆山新材料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农村经济作用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35:2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2:33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33:37
浅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06:20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4:20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