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菲利普.格拉斯的简约主义电影音乐

2024-03-15 05:12贾天雨
当代音乐 2024年2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格拉斯菲利普

贾天雨

[关键词]菲利普·格拉斯;简约主义;电影音乐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作为美国简约主义音乐流派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以其独到的创作理念和别具一格的创作技法将20世纪下半叶简约主义音乐风格带到了新的阶段。格拉斯的创作实践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其创作涉及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众多领域。本文以格拉斯的电影配乐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电影音乐是格拉斯创作中富有声誉的领域之一,也是笔者对其音乐创作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同时还基于目前对格拉斯及其电影音乐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

目前国内音乐学界对于格拉斯及其音乐创作的研究还处于较为贫乏的阶段①,对其电影音乐创作的专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格拉斯作为简约主义流派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音乐实践过程和创作技法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简约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因此,从音乐学视角对格拉斯及其音乐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简约主义音乐及其新领地:电影音乐

“简约主义音乐”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简约主义艺术”在音乐上的延伸。作为一个美国本土产生的音乐流派,“二战”后美国复杂多变的社会秩序间接推动了这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音乐风格的发展。这种颠覆主要体现在简约主义音乐“重复”和“静态”的音乐特征上。“重复”是指将相同的音乐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地呈现。因此,简约主义音乐的和声是“静态”的,节奏是稳定的;“重复”造成的“静态”也使得音乐不再具有矛盾冲突,旋律不再和浪漫主义音乐一样富有情感和表现力。简约主义电影除了与传统好莱坞式电影音乐一样起到辅助电影画面进行、强调电影主旨等基本作用,还因其特殊的音乐风格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首先,“重复”和“静止”的音乐特征虽使简约主义电影音乐不具有爆发式的情感渲染作用,但它能够做到将整个场景沉浸在特定的情感当中,用最低限度和最小变化的音乐表达电影的整体情绪,更有助于保障画面和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为电影提供一种更加强烈的统一感。其次,如果说传统好莱坞式电影配乐是对电影的“明喻”,那么简约主义电影音乐更像是对电影的“暗喻”。静态性的音乐特征使简约主义音乐不具有强烈的音乐冲突,情感变化也十分缓慢,虽不能像传统好莱坞式电影配乐一样生动、准确地刻画片中人物的性格、表达情感的变化。但这正是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使得观众对于角色的认识、故事情节的理解不再具有“强迫式”的限定,而是可以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空间中基于自己的感受来理解电影内容。

正是简约主义音乐低调、隐喻的音乐风格,使它在出现不久便被作曲家运用到了电影配乐中,在多元并存的电影音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例如,菲利普·格拉斯、特里·赖利、斯蒂夫·莱奇等很多简约主义作曲家都参与到电影音乐创作,并且影响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传统好莱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在其后期的电影音乐创作,如为电影《少数派报告》等创作的配乐也呈现出简约主义风格特征。甚至我国的一些纪录片的配乐创作,也会运用简约主义手法。

二、菲利普·格拉斯的电影音乐创作

(一)风格特征

格拉斯的第一部电影配乐是为佛朗索瓦·德莫尼尔(Francois de Menil)的电影《北极星》(North Star)所创作的配乐。但是格拉斯个人对这部作品并不满意,认为这部作品只是音响与音乐的合成,因此格拉斯通常将1982年为纪录片《生活三部曲》(Koyaanisqatsi、Powaqqatsi、Naqoyaqatsi)的配乐作为自己电影音乐创作的开端。由此可以看出,格拉斯并没有像特里赖利和斯蒂夫·莱奇一样从实验性短片创作配乐人手,而是直接投身纪录片的配乐工作。在《生活三部曲》的配乐取得成功后,电影音乐成为格拉斯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自1982年至今,格拉斯共创作了52部电影配乐,涵盖了纪录片、故事片、动画片和广告。

对于格拉斯电影音乐的创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作为一个简约主义作曲家,格拉斯将先前在歌剧、钢琴音乐等领域创作经验运用到电影音乐的创作,沿用了“附加模式”和“循环结构”的创作技法。“附加模式”和“循环模式”是他基于对印度音乐的理解而独创的简约主义音乐语汇,也是他区别于同时期简约主义作曲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创造技法。所谓附加模式,就是音乐以一个基础的旋律单位重复演奏,每次重复时,都要对这个旋律单位的内部进行增、减的处理,如增加或减少一个音符、改变节奏型等。随后按照一定规律将这些新的旋律单位进行组合,并循环进行下去。格拉斯将这种创作技巧运用在电影音乐中,使电影主旨在主题音乐一次次无形变化中不断深化。第二,对于电影音乐的创作,格拉斯认为应当尽可能地追踪整个拍摄过程,与导演建立相对密切的关系,真正参与电影的创作,而不是将音乐创作归为后期制作的一部分,在电影完成后才加入。例如,在为《失衡生活》进行配乐时,格拉斯与导演高佛雷·雷吉奥一起到巴西的金矿,通过与矿友的交谈感受采矿生活来创作符合电影发展的音乐。这便是为什么单独欣赏格拉斯的电影音乐时会可能因为极致的重复而感到乏味,但一旦融人电影的画面和情节,便成了卓越之作。第三,在处理配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方面,格拉斯在音乐“评注”画面和音乐“同步”画面两种电影音乐创作方式中选择了后者①。并且充分发挥了简约主义音乐独有的优势,强调真正完成一部作品的是观众,要准确地保持图像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在画面和音乐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感知和“创造”一些故事情节。第四,格拉斯配乐的電影体裁是十分的多样和广泛的。如有战争片《汉堡山》,魔幻片《使徒传说》《糖果人》,纪录片《生活三部曲》,动作片《秘窗》等很多不同体裁的电影。由此可以看出格拉斯的简约主义音乐更适用于悬疑、奇幻、战争等一些需要细腻、隐喻并且富有深意的音乐来配合画面的进行和情节的发展。以上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格拉斯独特的电影音乐语汇。

(二)代表作品分析

下面笔者选取了格拉斯配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故事片《时时刻刻》,具体分析他的电影音乐风格以及他如何将附加模式和循环结构的创作技法运用到电影音乐的创作,从而实现音画同步的创作理念。

《时时刻刻》(The Hours),是根据迈克尔·康宁汉(Michael Cunningham)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于2001年,由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导演。这是一部广受赞誉且获奖颇丰的作品。其中,格拉斯所作配乐②在2003年获得了安东尼·阿斯奎斯最佳电影配乐、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6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提名,以及BAFTA最佳电影音乐奖等奖项。

这部电影以弗尼吉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小说《达洛卫夫人》为线索,讲述了生活在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因精神疾病被丈夫带到与世隔绝的乡村生活的女作家伍尔夫、生活在二战末期的洛杉矶家庭主妇劳拉·布朗和一名普通的纽约妇女克拉·丽莎各自一天的生活。作为一部意识流风格的影片,《时时刻刻》的电影画面和故事情节都不断地在三个时空转换。因此配乐在这部电影中的作用就体现在结构和意义两个方面。在结构上要做到不着痕迹地完成三个时空的转换,将这三个貌似没有联系的故事串联起来。在意义上,通过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细腻的音乐语言,来刻画人物的形象,表达三个女人内心丰富情感变化。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格拉斯依照附加模式和循环结构创作而成的音乐是怎样成为片中另一种意识流③而配合影片发展的。

其一,从局部来分析音乐是如何配合、链接画面的。主要从“相同画面不同配乐”和“不同画面相同配乐”两个角度来分析。影片开始三位主人公第一次出现时,都是在清晨从睡梦中醒来躺在床上的画面。电影的拍摄手法、角度,画面的色调都是统一的,唯一变化的就是音乐。谱例1、谱列2、谱例3就是三位主人公出现时的三个音乐主题。

这三段旋律均以钢琴主奏、弦乐伴奏,采用了附加模式的创作手法。其中,劳拉的主题旋律由低声部的半分解三和弦和高声部连续的八分音符琶音构成,是整段音乐的一个基础性音乐材料。随后出现的“弗吉尼亚”主题旋律在此基础上将高声部发展为连续的三连音,低声部则简化为柱式和弦。最后丽莎主题旋律的低声部变回了开始的半分解三和弦,高声部则由更加紧凑的六连音和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交替进行构成。这三段旋律又依照循环结构,配合电影中三个时空的切换,不断地重复进行,成为整部电影配乐的一个核心。除此之外,格拉斯还在不同的画面和情节中使用相同的音乐来连接三个时空。主要体现在电影中三次离别的场景中。分别为劳拉站在窗外看着丈夫离开、弗吉尼亚和姐姐告别时以及丽莎与理查德争吵后离开其住所时。这三个场景所发生的事其实都是主人公内心情感变化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高潮点,而格拉斯在这三个片段的配乐都采用了谱例4中的主题旋律。带有一丝紧张感的弦乐伴奏与钢琴的全音符级进下行相互配合,使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纠结在这一段旋律的烘托下表现得更加深刻。不得不提到的是,在一般的电影音乐创作往往会运用较为复杂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剧中主人公情感的高潮点。但是格拉斯却反其道而行,采用了全音符级进下行这种在他的电影音乐创作中都十分罕见的旋律进行方式。这既体现了简约主义音乐作为电影音乐的独特优势;也是格拉斯创作理念中在画面和音乐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给观众留有思索余地的具體实践。

其二,从整体来看,格拉斯为《时时刻刻》创作了11段带标题的音乐作品,笔者经常会在听觉上混淆这11段配乐,但这也正是《时时刻刻》的配乐成功之处。用最小变化的音乐来表达电影的整体情绪,更有助于画面的连续性,为电影情节提供一种更加强烈的连续性。这种作用的实现依然源于格拉斯惯用的附加模式和循环结构的创作技法。即建立一种韵律,之后在这个韵律的基础上,依据剧情的起伏来变化和声色彩、增加变化的音型、调整音色与力度,在整体上保持音乐风格的一致性。并且格拉斯不仅在每部作品的内部采用了这种创作方法,在不同标题的段落之间,也使用了这种创作技法。如谱例5、谱例6、谱例7这三段旋律所使用的主要节奏型和旋律走向是大致相同的,只是在调性、声部分配和伴奏旋律上有所不同,使得三首不同的音乐作品在听觉上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复。在不同的情节中起到了刻画不同人物形象、表达不同故事情节的作用。

结语

电影《时时刻刻》的配乐是格拉斯附加模式和循环结构这一简约主义创作技法在电影音乐中的实践。这部作品体现出格拉斯电影音乐创作的大部分特征。循环的和声、流畅的旋律以及连续的踏板都使得音乐变得更加和谐和悦耳。这既体现了格拉斯在为不同体裁的电影进行创作时会运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也是格拉斯创作后期折中主义倾向在电影音乐领域的表现。

除此之外,以《时时刻刻》为代表的故事片配乐创作的成功,也说明了简约主义音乐并不因为其重复和静态的音乐特征就只能配合纪录片这样直接和写实的影片。也同样可以为故事片配乐,深刻地表达了影片的内涵和人物的情感。正如爱德华·斯特里克在其著作《简约主义:起源》的第一页提到:“简约主义音乐已经对电视和好莱坞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①虽然目前音乐学界对于简约主义电影音乐还没有足够的关注,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简约主义配乐。而格拉斯的简约主义电影音乐,则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格拉斯菲利普
先来后到
自己的歌
绚烂花车(环球360)
活跳板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手持王Paul Greengrass(保罗·格林格拉斯)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