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华
所谓任务单,就是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学习支架。设计学习任务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行探索知识,获得认知体验,也能优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和方法。从认知的角度讲,它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该学什么的现状。在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设计学习任务单是动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语文素养都有着良好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任务单。例如,专项学习任务单、综合实践活动任务单、整本书阅读任务单、单篇课文学习任务单。每种任务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也有差异。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明确具体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合理设计任务单。
笔者针对单篇课文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助力学生提高阅读效果。以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为例,笔者详细标注了课前阅读任务与课堂互动任务,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现状,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课前阅读任务:对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梳理,结合注释了解这些生词的意思及使用方法;了解文章內容,对有关阿长的事件进行详细概括,将文章分段;初步分析阿长的长相。
2.课堂互动任务:结合阿长事件的梳理进一步探究,分析作者在描述阿长时是如何安排事件顺序的;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手法,这样的手法有什么特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最后,进一步分析阿长的形象,阐述自己的观点。
围绕单篇课文设置学习任务单是引导学生自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它能有效改变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期间不知如何下手的现状,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
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单阅读课文,可以集中注意力,针对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完成该学习任务单,学生要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1.结合材料优化阅读,提高任务完成度
按照任务单的要求,学生整理基础知识进展顺利,能够如期完成。在梳理和提炼课文内容时,学生会遇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所以,笔者在设计课前阅读任务的基础上提醒学生“针对部分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材料辅助阅读”。例如,针对鲁迅童年“爱《山海经》而不得”的事情,便有学生提出了质疑“既然作者对《山海经》产生了兴趣,买一本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会没有机会买到呢?”学生搜集资料,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这个问题,为完成后续的课堂学习任务打下了基础。
2.挖掘阅读中的矛盾,在辩论中升华
受到智力、非智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的学生在分析某个问题时,容易产生不同的看法。不论是完成课前阅读任务阶段,还是课堂互动探究阶段,这类现象都会发生。对此,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围绕矛盾点展开深度辩论,充分发挥学习任务单的作用,进一步解放学生的语文思维。例如,针对《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使用了何种创作手法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课堂互动讨论,得出“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不过,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按照前面对阿长妈妈的描述,作者的态度怎么会那么快就发生改变呢?仅仅是因为买了书吗?”其他学生则指出:“礼轻情义重。阿长妈妈不识字,买《山海经》的过程肯定吃过不少苦,这才是改变作者态度的关键。”随着辩论与探究的深入,学生也不知不觉地进入深度学习中。
3.总结疑难问题,形成问题记录单
事实上,设计学习任务单,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学,一方面也是为了找出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习任务“分析作者在描述阿长时是如何安排事件顺序的”,有的学生指出“作者对阿长的态度,是否存在前后矛盾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反问的方式启迪学生思考:“作者对阿长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分别对应哪些情境?这说明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作者在文中对阿长的态度是前后一致的,即尊敬、感激、怀念。只是在不同的情境和事件中,这种态度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这也恰恰和作者当时的年纪与心境有关。
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既体会到了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地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合理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能促使学生找到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例如,在课前阅读任务单中,有的学生虽然可以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提炼,但是在深度分析问题,尤其是概述阿长的外貌特征时,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究其根由,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弱。基于此,在设计拓展性学习任务单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情渗透专项型练习任务。如拓展阅读《孔乙己》,通过文字的描述分析孔乙己的外貌特征,进行文字描述。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重要的转折阶段,如果初中阶段无法打好基础,会给他们的高中学习带来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学习任务单设计,利用它改变初中生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