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红
作业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以往的语文作业局限性强,缺乏创意,通常是以抄写生字、生词、古诗词等为主。这种作业模式不但枯燥乏味,学生在写的时候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摒弃这种机械式的作业形式,从多样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作业,带给学生“玩+学”的神奇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作为一门语用类学科,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妨设计生活型作业,融入语用训练,让学生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秋天的雨》为例,在这篇课文中,学生接触到了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修辞手法,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元素设计以下作业。
1.以“秋天”为主题,结合自己对秋天的认知,使用至少6个词语形容秋天的某一个特点。
2.运用6个词语进行造句练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刻画秋天的特点。
上述作业是让学生围绕生活经历展开语用练习,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与描述能力。学生根据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总结,用精准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比如,在常人的印象中,秋天是金黄色的,如金黄色的麦田、金黄色的落叶等。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提炼词汇“金黄色”“麦田”“落叶”“麦浪”等,再围绕这些词语进行语用训练,比如运用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描述秋日麦田的广阔无垠——“秋天用画笔将稻田涂抹成金黄色,风一吹,宛如金色的海浪……”这段描述将秋天人格化,比作一名画手;用金黄色的大海比喻麦田,体现麦田的辽阔与绚丽。这种立足于生活的语用练习不仅能优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更能加深其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还要通过观察、分析,收集信息,再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实践练习,优化学以致用的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设计实践型作业旨在打破书本的束缚,促使学生的表达、聆听与创造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类作业与生活型作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以将其比作生活型作业的升华与延伸。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狐假虎威》为例,针对学生聆听、表达与创造等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围绕课文设计以下实践型作业。
1.创造型:针对《狐假虎威》中狐狸骗了老虎的事例,对文章进行续写,具体描述“老虎得知自己上当之后,准备报复狐狸,而狐狸这一次又是如何逃脱虎口的呢”,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在续写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将文字内容编改成剧本。
2.表现型:围绕上述创作的剧本开展舞台表演活动。学生可以组成合作小组,组内不同成员扮演老虎或狐貍,在课余时间背诵“台词”,加强训练,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由于不同的小组的剧本都不同,教师还可以融入竞争机制,让各个小组比一比谁的表演更有趣。
从创造的角度来讲,小学生对《狐假虎威》这类开放式结局的故事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设计实践型作业,能充分满足学生想象与创作的渴望需求。在创作的基础上,学生将续作改编成剧本,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能让他们在互动表演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受到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若教师盲目地“一视同仁”,用相同的作业供学生练习,难免会顾此失彼。在设计多样化语文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分层理念,设计分层型作业,鼓励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学情的作业。这样既能使能力弱的学生收获成功的快乐,又能确保能力强的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针对学生的学情差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1.梳理并总结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制作思维导图;运用生字、生词及课文涉及的修辞手法进行造句训练。
2.对文章中出现的所有论证方法进行梳理,结合这些论证方法进行造句训练,进一步验证文章的论点。
3.结合文章的论点进行思考,站在质疑的角度分析论点说的是否正确。
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相对薄弱,他们可以选择第一个作业,巩固对课文生字、生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运用。中等生虽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扎实,但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可以选择第二个作业,巩固论证方法方面的知识;第三个作业适用于优等生,旨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与质疑精神。
游戏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小伙伴”,深受他们的喜爱。教师可以将游戏与作业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学生能收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以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为例,为了锻炼学生运用汉字及成语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游戏型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游戏主题:勇闯汉字王国。
2.游戏规则:将飞行棋改成“汉字棋”,不同的格子安排不同的任务。
游戏型作业,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其在紧张、刺激的角逐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总而言之,教师设计多样化语文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领略语文知识的美妙,提升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形成丰富的学习经验。
作者简介: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