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一、引言
海阳大秧歌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海阳地区人们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也成为海阳人将“年”与民间舞蹈巧妙结合的非遗文化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海阳大秧歌在表演方面推陈出新,通过言传身教、世代相传,逐渐成为海阳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2006 年, 海阳大秧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 年,海阳大秧歌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依靠自身特有的文化元素创作的舞蹈作品《我和爷爷踩高跷》,以烟台原创且独立表演的形式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使海阳大秧歌被更多人关注。
二、海阳大秧歌概述
海阳市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阳大秧歌作为集歌舞、戏曲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且遍布海阳市多个乡镇和周边。海阳大秧歌的表演风格豪放、古朴,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恢宏的气势,其内容和风格多元丰富,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充分展现了我国烟台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近年来,各地在非遗保护实践中,都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活化举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烟台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进程中,出台了《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致力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非遗舞蹈作品《我和爷爷踩高跷》是非遗保护、传承、创作、教育和推广成效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表现手段的结合。
(一)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渊源
海阳大秧歌这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与海阳地区的地理环境、民俗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海阳优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景观为海阳大秧歌的产生、延续和发展提供了肥水沃土。《赵氏谱书》中对海阳大秧歌有相关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据此可知,海阳大秧歌早期是为了庆祝而编排。清朝中期,是海阳大秧歌的盛行时期,主要是因为海阳的地理位置优越,且盐业、渔业非常发达,海阳也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海阳大街上都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从这首民谣中也能看出,当时的海阳大秧歌就已经成为节日中的必备项目,而海阳则成为秧歌队集会的主要竞技场所。
(二)海阳大秧歌队伍的结构组成
海阳大秧歌的队伍对结构要求较为严谨,主要由执事、乐队和舞队共同组成。其中最前列的执事由三眼枪、彩旗、香盘以及大锣组成。乐队是由大鼓、大锣等组成。最后是舞队,舞队中有多类角色,由几十人到上百人组成,是海阳大秧歌的主要组成部分。
1. 乐大夫
乐大夫扮相威严魁梧,举止稳健大气,是秧歌舞队部分的总指挥,在秧歌队伍中地位很高,作用也极为重要。其表演动作大多是借鉴民间武术的动作造型,如“少林拳”“八卦拳”“长拳”“螳螂拳”等,身手矫健,刚劲有力。
2. 花鼓
花鼓在乐大夫的引领下,排在舞队的最前面,为身后的秧歌队开路、打场,一般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担任,步伐矫健,动作敏捷,或“踏步”击鼓,或“扑步”击鼓,扮相阳刚健美。表演时,隆隆的花鼓声与铿锵的锣鼓伴奏声互相交织,增强了秧歌总体的气势。
3. 货郎与翠花
货郎与翠花是秧歌队中十分引人关注的人物角色,一般由年轻男女扮演。货郎与翠花的表演内容取自乡间小商贩走街串巷卖货、农村姑娘挑选小商品的生活情节,通过舞蹈互动交流体现暗生情愫的情境,生动有趣。
4. 锢漏匠与王大娘
秧歌中的锢漏匠诙谐、机敏,王大娘则泼辣、娇俏,二人的角色渊源出自民间传说,其激烈对舞、互动,体现男爱女恋的嬉戏场面,是海阳大秧歌中较为出彩的表演项目。
5. 丑婆与傻小子
丑婆和傻小子是整个队伍中最滑稽的角色,丑婆的扮相类似于乡间老妇,傻小子则是由孩子扮演,两人在秧歌表演中是可随意跑动的,不受队形的约束,一起逗笑嬉闹,是整个秧歌队伍的灵魂所在。
(三)海阳大秧歌的表演形式
海阳大秧歌演出程序分为拜进、串街、走大阵、耍小场、跑阵式、演场、拜出七个步骤。起初舞队只扮十几个角色,主要演唱秧歌剧,舞蹈部分只为招徕观众、开路打场所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节奏缓慢的秧歌剧渐被冷落,已不占主要地位,而耍小场、跑阵式这些气氛热烈的表演程序则上升为秧歌表演的主体部分。
海阳大秧歌礼仪严谨,“礼节”贯穿于秧歌表演中,这在其他艺术表演形式中是不多见的。正月初一,海阳大秧歌就开始拜祖宗、拜尊长等,再与邻村互拜,其拜法也各有不同。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出三进”,这是秧歌队员扭得最起劲、跳得最欢快、舞得最有激情的时刻,将秧歌表演推向高潮;秧歌队还有三拜九叩的拜法,整个行礼过程中庄严肃穆,与“三出三进”相比更引人注意。这段表演是大秧歌的点睛之笔,也是最精彩的部分。
三、海阳大秧歌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传承人扶持工作取得进展
到目前为止,海阳市经过国家审批的非遗传承人共两名,经过省级单位审批通过的非遗传承人共3 名,由市级审批通过的非遗传承人共15 名,由县级单位审批通过的传承人共106 名。2022 年,《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遺产保护与传承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对加强非遗记录研究、完善非遗名录体系,以及强化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
(二)原始资料搜集及秧歌队建设取得成效
海阳大秧歌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广大非遗工作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开展原生态秧歌常态化普查工作,深入各生态保护村搜集、挖掘原始资料,记录秧歌村秧歌艺人的传承谱系、民间小调。海阳市80% 以上的村建有秧歌队伍并开展常态化秧歌表演活动,是海阳市业余文化队伍的主力军。同时,在全市成立10 多支中小学生秧歌队,是秧歌队的新生力量。
(三)乡村传承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海阳市已在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设立“海阳大秧歌文化生态保护村”,且根据不同地区大秧歌的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的传承推广方式,引导生态保护村尽可能保留自己的原生态特色,避免在传承过程中被“同化”。同时在辛安镇埠后村、方圆街道西石兰村、盘石店镇大薛家村等地设立30 多处大秧歌传习展示所,保证了海阳大秧歌的传承质量和传承效果。
(四)社区传承取得进展
为了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海阳市专门打造了“非遗工坊”品牌,每个周末都会到民间邀请一些非遗传承人到馆中开展非遗传习活动。这种在家门口开展的非遗传承活动不仅能够将非遗传承带入社区中,也能将非遗技艺直接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 年,海阳市社区传承非遗文化活动共接待居民4000 多人次,惠及社区居民8 万余人次,切实将丰富的非遗文化送到市民身边。
(五)秧歌进校园初见成效
1994 年,烟台市文化馆推进文化进校园,秉持传统文化“从小娃娃抓起”的理念,在招远实验幼儿园设立了特色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开始教孩子们踩高跷、学剪纸、练民族舞蹈,引导孩子们自觉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金娃艺术团”同年成立,《我和爷爷踩高跷》中的第28 代“小金娃”的平均年龄仅五岁半。
四、海阳大秧歌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完善培育老、中、青各年龄段传承人体系
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体系,解决随着社會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承人数量减少、传承难度大的问题。
1. 老一辈传授技艺精髓
鼓励老一辈传承人及秧歌艺人将秧歌的舞步、节奏、音乐、服饰等传统元素传授给徒弟,并注重传承中的细节和精髓,保留海阳大秧歌的核心元素和特点。同时每年组织开展“送智”“送教”活动,促进海阳大秧歌“师徒传承”的进度。
2. 中年人发挥中坚力量
通过大力承办海阳大秧歌传习所、培训班,着力培养“乐大夫”“花鼓”“锢漏匠”等各类秧歌角色,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秧歌队员,打造海阳大秧歌传承队伍的中坚力量,为保护海阳大秧歌这一非遗项目添砖加瓦。
3. 青年人成为新生力量
将海阳大秧歌列为大专院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必修课程,例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多所艺术院校,陆续将海阳大秧歌设为必修课,为传承海阳大秧歌培育后备力量。
(二)积极开展相关演出交流活动
在培育传承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海阳大秧歌的演出交流活动,可以促进海阳大秧歌的创作和创新,使其活化,开发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如1997 年创排的《娃娃高跷》是金娃艺术团的传统保留节目。改编后的《我和爷爷踩高跷》在冬奥会、国际邮政大会等重要舞台进行表演,秧歌队还受邀赴济南等多地进行展演,展现了烟台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大秧歌的普及、推广开辟了新路径。2013 年,烟台市文化馆原创非遗少儿舞蹈《我和爷爷踩高跷》获得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23 年央视春晚,具有浓郁海阳大秧歌特色的少儿舞蹈《我和爷爷踩高跷》脱颖而出,位列收视率榜单第二名。
(三)丰富大秧歌内容,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
目前,在传统作品的基础上,挖掘海阳大秧歌非遗项目的内涵,寻找海阳大秧歌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重视其活化利用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推广多种传承方式,如口述、录音、录像等,丰富海阳大秧歌传承的形式和内容,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解决传统言传身教等传承方式单一的问题,并根据时代的需求和人们的审美变化趋势引入新的元素,如音乐、舞蹈、戏剧等,推出有现代感的作品,与生活更好地进行融合,创作出更具观赏性和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同时,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在“烟台文旅云”平台开设“非遗”专栏,常态化开展“非遗网络大课堂”线上传习活动,组织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录制教学视频并传播,依托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打造互动平台,通过直播、视频分享等方式营造开放共享的非遗传播公共生态,让非遗传承创新从核心文化圈向更广泛的网络空间传播,使广大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海阳大秧歌的独特魅力。
(四)以海阳大秧歌为契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以推广宣传海阳大秧歌为主题,围绕“乡村振兴,非遗同行”等主题活动,瞄准市场需求与风向,推出非遗旅游路线,策划举办更具互动性、传播性的体验活动,推广非遗文创产品,带领市民体验非遗之旅,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同时,邀请非遗工坊进驻文化街区,一方面以非遗吸引游客,发挥文化磁极效应;另一方面以旅游涵养非遗,推动非遗项目实现从存活到繁荣的跃迁。
(五)助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多方位全面促进非遗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助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使大秧歌“活起来”。如《我和爷爷踩高跷》由招远实验幼儿园金娃艺术团和莱州武校的孩子共同完成。薪火相传的步伐,加快了《海阳市秧歌进校园实施意见》的落地,从而为其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秧歌人才梯队持续性发展。以此为契机,2023 年5 月6 日,海阳市秧歌进校园活动发布暨启动仪式在海阳市育才小学举行。《海阳市秧歌进校园实施意见》将建立大秧歌进校园长效机制,采取秧歌宣传、秧歌展演、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形式,组织实施“秧歌第一课”“秧歌名家进校园”“秧歌文创课程”等活动,利用课间操、德育课、艺术课等形式开展海阳大秧歌教育,使海阳大秧歌得到全国诸多知名艺术院校的高度关注和支持,随后又推出了《红珊瑚》《春满人间》《涟涟有鱼》《沉香》等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全国舞蹈界影响深远,为大秧歌的传承不断加入新时代的注脚。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海阳大秧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地从乡村田间扭到全国舞台,这既是烟台市非遗保护传承的最佳体现,也是烟台市群众艺术创作硕果的展现。